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赏他的口才,刘公公又一次猜对了皇帝的心思,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荣宠的绝招。

    皇帝心中高兴,愈发兴奋起来:“要不是李湛上那份要马的奏折正好被朕看到,朕都要忘了西北大军的骑兵是不参加调防的。毕竟,其他地方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骑兵。”

    刘公公垂着眼帘,心里再一次为李湛哀叹,可不是咱家不帮你,恰恰是照你说的把那奏章挪到前头来,弄巧成拙也是你自己的主意,可别怨我。

    皇帝冷笑道:“他不是嫌军饷不够么,骑兵最费钱,朕替他负担一部分,他该谢谢朕才对。”

    刘公公试探着问道:“那他提的加税之事……”

    “朕已经同意让他便宜行事了。既然他觉得有必要加通关税,朕自然是同意的。我看他也忒谨慎了些。事事都要上奏,什么时候能放开手脚给朕大干一场。”皇帝看着桌子上两叠差不多高的奏章,那分别是反对的意见和赞同的意见,他在收到李湛的上奏的时候,就已经拿定了主意。

    西北大军要靠钱支撑,凉州向来消耗大于产出,这件事他自然是清楚的,他也并不是从此往后就让凉州自给自足了,他只是想用这种方法逼李湛对世家动手,李湛搞不定,就让凉州乱起来,然后他再出手收拾残局。如今的凉州大军一半是江南兵,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科研,已经不是那支对柳正言、薛进一呼百应的劲旅了,天武军的实力又逐渐增强,他根本不怕凉州生乱。

    既然自己不准备给李湛拨款,自然要给他税权,何况,他征得越多,那些世家的反弹就越厉害。

    现在看来,李湛虽然手还是不够硬,但还是冲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

    皇帝抻了个懒腰,又对刘公公笑道:“摆驾裕祥宫。令熙那孩子真是可人疼,我看她眉眼上还是像她母亲,你说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二章 竞争

    涵因这些日子把精力都放在了马场上,嘉麟县郑钧的庄头带着人来见涵因,从佃户家里挑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涵因看过之后表示满意,对庄头说道:“这些人我都留下了,让他们在马场帮忙,学养马。回头我会给哥哥写信的。”

    庄头笑道:“二老爷早一个月就派管事来吩咐,如果姑太太有什么要用得着的,让我们都听姑太太的安排。”

    涵因笑道:“我就知道二哥会替我着想。”之后吩咐婆子给了庄头赏钱,让人带他下去休息。

    过了两天,于贵带着马场的几个新任命的管事和老资格的养马师来见涵因,他们都是原来索家马场和赵家马场的管事。索家马场是总马场,因为比较大,于贵提拔了五位副管事,而赵家马场则是分马场,原来的赵家管事因为把于贵赶了出去,涵因便把他送回了赵家,现在负责这里的是原先的两个副管事,直接归于贵领导。

    不论索家马场还是赵家马场都对涵因和于贵不满的。毕竟那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忠于旧主的,当初索家接下史家马场就清除了不少人,现在亦是如此,虽然于贵把那些对涵因和自己有明显有敌意的人都清除一空。不过还是不能保证有表面服从,暗中下黑手的。

    涵因隔着帷帽轻薄的面纱看着眼前这些人,他们垂首肃立,看起来很是恭顺老实,但她很清楚,能从一个奴婢混到这个位置,他们也许不是最精通养马的,但他们确实最会管那些养马人的,也最擅于揣测主人的心思。

    索家被抄,赵家被压服,让他们认定涵因不是个好说话的主人,第一次见涵因最好给她听话恭敬的印象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因此涵因一个个问他们话的时候。他们都是问什么答什么,多一句也不说,多一步也不走。不过对于涵因问得有关马场的基本问题倒是都回答得清清楚楚。

    涵因走回座位,对他们说道:“你们都是最有经验的管事、养马师傅。马场的招牌换了几次,你们仍然在这里育马、养马,这个马场不仅是我的产业,更是你们家,因此我希望你们像从前一样,用心的养马,用心打理好马场。这不仅仅是为了我,更是为了你们自己。我们天云马场和其他的马场不同,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往后,各位的工钱都会加倍,每年出马期都要对你们进行考核,从产马的数量。产好马的数量等等,每次拿第一的我给重赏两千两,养马师傅也是。谁养出的好马最多最好,赏一千两,如果谁能繁育出顶级的战马,每一匹都加赏两百两。不过相应的,如果谁两年连续都是最末,那么也就别再想吃这碗饭了。具体的评判于管事会和大家一起制定。只要你们好好干,我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

    众人都相互看看,他们的身份是奴婢,给主人干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马师们每个月有几吊的生活费就不错了。养出来的马再好,卖的价钱再高都跟他们没有关系。而那些管事,每年的工钱也不过二三百银子,平时多是靠在账目中做些手脚获利,两千两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现在涵因把竞争机制引入了马场之中。每个人的眼中都透出光来。

    涵因打发走这些人之后,又单独叫住于贵,把娘家庄子送来的人教给他:“让他们从头学起。”

    于贵应了,临走的时候,对涵因一笑,露出满口白牙:“想不到夫人竟比外头那些生意人等懂得人心。”

    祈月笑道:“那是自然,那些人哪能和我们夫人相提并论。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多嘴。”涵因打断了祈月的自吹自擂,笑着对于贵说道:“往后你会知道跟着我干的好处,五年的时间,你慢慢会体会到的。”说完就带着祈月回去了。

    皇帝同意李湛在凉州收取通关税,和要将骑兵调回京畿的两道诏令在同一天到达。李湛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他见到涵因便说:“你早就猜到了是不是?”

    “什么?猜到?”涵因不解的看着他。

    “猜到皇上会把骑兵调走,所以那天才说我很快就不用考虑那些骑兵不听号令的问题了。”李湛笑道。

    “真的下旨召走骑兵了?”涵因没有直接回答。

    李湛点点头:“五千骑兵一个不落的都调回关中,拱卫京畿。皇帝说了,现在突厥人有异动,要把骑兵调回长安,居中调度。如果真有突厥人或者吐蕃人打过来,就据城而守,说姑臧城向来城墙坚厚,而且吐蕃人、突厥人都不擅攻城,三十万人坚守半个月不成问题,到时候援军就到了。”

    涵因冷笑:“呵,我们一直在边关,突厥人有异动我们怎么不知道?我一猜你那诏书一上,他必然有这个主意。”

    “天武军已经有两千骑兵了,这五千骑兵调回去长安周围就囤了七千骑兵了,那里又不打仗,要那么多骑兵干什么,真是的。”李湛冷笑。

    “其实我们这位陛下胆小得紧,辽东那次的事情把他弄怕了,怕有人又趁长安空虚生乱。”涵因太了解自己这个弟弟了,从小就胆子小,自从搞掉长公主的阴谋成功之后,便自大起来,以为自己可以成就一世君王伟业,所以贸贸然发动东征,战事不利又差点被人搞下去,之后就变得疑神疑鬼的,现在终于搬掉了柳正言这块绊脚石,自然要抓住兵权不放。

    他要西北大军的骑兵,一部分原因是的确这一支骑兵是大隋骑兵中的精锐之师,另一部分原因骑兵的确不好培养,皇帝自天武军成立之初就开始训练骑兵,但是到了现在也只能当仪仗队用。骑兵的训练不仅仅只是穿上铠甲骑马而已,还要学在马上作战,只有经过实战的骑兵才能成为真正的劲旅。皇帝不是个有耐心的人,而且战场都在边境,天武军的骑兵自然没有参加实战的机会。

    陈成是天武军的大将军,自然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他透过曲惜柔把这些事情告诉涵因,因此当涵因听到李湛上奏西北骑兵的问题,她就知道皇帝会忍不住伸手,把这些身经百战的兵马掌控在自己手中。

    “你怎么这么了解我们这位陛下呢?”李湛似是不经意的回问了一句,“我们”二字略略加重,不知道是稍稍疑心,还是暗暗吃醋……

    涵因听在耳朵里,知道他到现在还是一直在意那件事的,于是收起调侃的语气,认真的压低声音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他不仅是至高的君王,也是夫君的对手,因此也是我的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湛对皇帝一直心存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