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没有遇到。不过也听说了不少这种事。”李湛笑道。

    小二说道:“我可是亲眼见过有商队被抢的,只好从半途又折返回来。”

    盼晴从客房的离间走出来,待李湛问完了,方说道:“敢问小二现在这里市集上的物价怎么样?”李湛知道盼晴这是受了涵因的吩咐,才出来问的。

    小二见她一副男装扮相,本没有注意,听她的声音才意识到这是个女人,不过他也并不惊讶,这里胡汉混杂,民风很是彪悍,也没有关中、山东那些个规矩,很多女人,包括汉人女子也都毫无顾忌的抛头露面。

    因此他也只是稍微愣了下,马上答道:“现在各地都不安稳,过来的商队越来越少,小商队几乎都不见了,只剩下那几个大行商还在运货,因此货比往年少了不少,紧俏得很,价钱比往年翻了一倍不止,而且只要有人出手,立刻被那些蕃商抢购一空。姑臧那边更是这样呢。”

    李湛又掏了一把铜板给小二,小二千恩万谢的去了。

    “怎么?还在打商路的主意?”让盼晴和云际都回去休息,李湛进了里间,笑着问涵因。

    “你都是这个地方的老大了,还不准我这个小民借借光。”涵因笑道。

    李湛笑道:“运到凉州也不过是个辛苦钱,能送出关去才是高利润,咱们是插不上手的。只可惜柳相那事情一闹,这边就算是完全断了。朝廷的每年的定额许可还是那几个世家才拿得下来。”

    “哎,现在倒是羡慕那些蕃商。”涵因叹气。原来大隋为了鼓励藩人来大隋,以显示国威,可以根据蕃商带来的货换一定的中原货品份额出关。因来往蕃商很多,戍边的巡检官不可能一一核对他们有没有超额,渐渐的,只要是蕃商也就没有人去管了,他们通常都是想带多少就带多少出去,实在太多了,就贿赂一下关隘的守卫。

    “没想到我到了这边,反而挣不上这份钱了。”李湛一仰身子倒在榻上。

    “干嘛去挣那份钱呢,你好不容易从这里头脱身,何必再去沾一身腥。能挣个辛苦钱也不错了。”涵因笑道,皇帝正瞪大了眼睛盯着,想要把李湛的错揪出来,何必再留把柄。钱是挣不完的,命才是最重要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上任

    求粉红,求推荐!

    出了长安西行,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姑臧。这里南依祁连山,北接沙漠,由长安而来的三条官道在此交汇,扼守着大隋西出的门户。

    起伏的山峦在这里逐渐变得平缓,狭长而平坦的河西走廊起自于此,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滋润了这片土地,给这里带来了丰饶的物产。

    自汉代设立武威郡起,姑臧便是治所,南北朝乱世,这里先后历经五个凉国在此建都,后来这里改郡为州,称为凉州,治所依然设在姑臧,并且这里是右屯卫大将军府所在,西北大军的驻地便在县城之外。

    姑臧虽然是个县城,却做过一国之都,城墙高厚,夯土结实,为了抵御外敌,城外还有壕沟,战时可做防御。

    来往的客商在此地汇聚,这里常年市集兴盛,商业繁华。虽然因为地面上不太平,运到这里的货比往日价钱高了不止一倍,但仍然不能减弱商人们的热情,东西越难得,贩运过去后的利润反而更高。

    因此,姑臧县内依旧热闹非凡,不一样的只是城外的窝棚和城内的乞丐骤增,给这座以繁华富裕而出名的增添了几道不那么亮丽的风景。

    李湛一行人到达姑臧的时候,车队都停在姑臧的驿馆。跟他们会合之后,李湛方派人送了帖子给即将卸任的前凉州刺史卢锡,跟他交接班。卢锡早就想把这个烂摊子交出去了,账册、事务早就准备好了,一条条一件件全都整理的井井有条。一天便交接完毕,之后就让人把早就收拾出来的东西抬到驿馆,搬出了刺史府。李湛在驿馆摆了酒宴为他送行,卢锡临走很是好心的对送行的李湛颇有深意的说道:“子玄万事小心吧。”

    卢刺史的夫人郑氏算是涵因出了五服的同族。跟涵因说了说这里各大家夫人的情况。涵因都一一用心记了。不过卢夫人是卢夫人,她是她,到底这里的世家夫人们是什么样子,还得她自己接触。

    之后李湛便带着自己的人搬入了刺史府。

    凉州刺史府分为办公的衙门和刺史私人府邸以及幕僚府三部分,是在之前凉国的皇家园林基础上改建而成。一百年前。大隋军队攻克武威。将凉安乐帝李轨擒拿回长安,凉国灭亡,这里的皇宫也被战火破坏,后来的历任刺史经过重建、修葺。成为了刺史府,是凉州城最大的建筑。

    办公的府衙是原皇宫的中轴线,只是殿堂的形制有所缩减,但依然肃穆壮阔。严格来说这里是逾制的,只是山高皇帝远,也没有人管那一套。何况这里蕃人聚集,不服管束,若是府衙没有威严,如何震慑地方,因此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行人进了成为未来几年居所的刺史府,跟着先行来此打扫的管事四处参观。

    刺史的私邸在衙门的西侧,这里原本是凉国皇宫的御花园,里面还有一片不小的池塘,围绕着池塘有各色亭台楼阁。池塘由西南向东北呈弓背向东南的不规则月牙形,命名为明月池,由附近的水系引活水入园,再出府绕原凉国皇城一周。

    府邸正南是主建筑,上面一块匾,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醉卧居,这是一个三进院落,一侧带跨院,前厅面阔三间,二进是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高阔厅堂,庄重大方,这间厅堂中也挂着一块匾:“平沙堂”,这三个字比之院门口的那块匾多了几分凌厉苍劲,还有透着一股沧桑的味道,不知道是什么人所提。

    第三进则是两层重檐楼阁,阁体面阔五间,前抱厦间面阔三间,向前延伸出大而复杂的斗拱,支撑起平展的飞檐。三重院落与两侧的厢房高低错落,交相辉映,线条简洁古朴,有舒朗大气之美。

    第三进的这座二层楼阁便是内眷的居所,叫照水阁。因其毗邻池边,取娇花照水之意,暗喻女子如花。正房的楼阁取名带着闺阁之风,略失庄重,在前面厅堂肃穆的名字反衬下,倒也别有意趣,不知是哪任刺史或者哪位刺史夫人取的名字。

    从醉卧居后门出来便是明月池,池中莲叶接天,荷花映日,随风传来阵阵清香,沿岸种着杨柳,根本看不出这里是西北比邻沙漠之地。

    沿着池边小路走不远,便到了池东岸一个狭长的两进院落,古朴简洁,并无其他装饰,窗子也都采用直棱窗,院内一株苍松更添几分古拙之意,这处院落叫做朔风馆。这里往东有一道门和刺史衙门相连,出入十分方便,若是府衙有什么要事,直接通过这里就可以通知到府里。

    继续沿着池边前行,沿湖还有散落着零星亭台楼阁,在明月池东南有一座长桥横跨水面,衔接东西两岸,桥上有亭,飞檐上翘,如同展开的鸟翼,名叫飞翼亭。

    由此路折向西往前是一座小山,由挖掘明月池的土堆砌而成,小山上树木高大葱郁,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沿石阶往上,山顶上建了一幢面阔七间的三层楼阁,叫做玉关楼,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姑臧县城的美景。

    从小山上下来,折向北,在明月池的月牙内凹的弧形之处,也建有一座院落,叫做秋水斋,雕梁画栋,工巧华丽,其间回廊曲折,院中花木苍翠,移步换景,纤美精致。池边有阁跃于水上,四面只有栏杆廊柱,夏风拂过,凉爽舒适,波光粼粼与阁上所挂的五色琉璃珠帘交相辉映,将这里映照在一片斑斓的光影之中,恍若梦幻。

    秋水斋西侧是一个花圃,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香气宜人。花圃再往那边,是一溜十来间下人房,是专供照顾花园的园艺婆子住的。婆子是官府派的。已经在这里许多年了。

    从秋水斋出来到明月池西南最细之处,也有一座单孔拱桥,过了桥,便又回到了醉卧居。

    众人都啧啧称赞。没想到刺史府修建的如此之好。李湛也笑着说道:“从前随薛帅进过这里。现在又改了不少,布局都变了,院子的名字也改了。

    凉州富裕,每年官府都会有一笔不菲的款子用于修缮府邸,钱不花或者花不完都要交回官库。因此历任刺史都会随自己的喜好装修官邸。

    本来。若是把二房全体都带上,这里正好可以注满人,可是后来只带了涵因一个来,这里便显得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