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写,脑子里面却止不住的运转。既然皇帝出降公主给崔家的目的没有能够达到,那他必然要用其它的手段。正如王家不愿意让崔家的势力倒向皇后一样,皇帝也并不希望再给王淑妃的孝王增加砝码了,崔家本就和王家世代姻亲,虽然现在没有表态,但却难以保证其立场。皇后家渤海高氏虽然也属于山东高门,但早就衰落了,比较之下,一等门阀自然更倾向于和他们有姻亲关系的孝王,而关陇世家刚被皇帝压下去,现在他们只能低下头观望,不敢贸然下注。

    寒门的力量多是长公主的旧势力,长公主骤然死去,这些人暂时群龙无首,皇帝要收拢他们还需要费些时候,而且,皇帝对他们也心存隔阂,并不能完全放心。而他自己的班底又并不强大,这一次的胜利,完全是取巧,通过背叛长公主的信任而获得的。而且如果皇帝自己没有实力独吞掉胜利果实,那么那些门阀和寒族是绝对不会放弃掉到嘴边的这块肉的。

    接下来,皇帝会怎么做呢,涵因对自己这位皇帝弟弟能做到什么地步,突然间充满了期待,胸中的烦躁稍减,再看自己临的字,一勾一划之中也充满了急躁愤恨的情绪,微微的自嘲了一下,把之前的字团了丢掉,深吸一口气,终于心平气和的写出了一横。

正文 第十三章 打架

    嘉宁公主出家,皇帝有意出降公主到崔家的传闻自然戛然而止。皓轩会赢取王氏嫡女的传言又喧嚣再起。

    为皓轩请封世子的奏章已经上呈了一个多月,皇帝却留中不发,既不同意,也没说反对。外面的猜测重重,有人说皇帝现在要乾纲独断,现在正是拿这些勋贵作法立威;还有人靖国公已经遭了忌惮,皇帝下一个就要收拾他。

    靖国公府此时却低调的很,靖国公却整日埋首于公事,有时竟不回家,靖国夫人仍然称病不见外客,停了一切交际应酬。而王夫人心里着急,面上却不露,只是整日在老太太面前奉迎。

    这日皓辉拉着郑钦跟平日一起厮混的狐朋狗友一起在翠华楼喝酒。这些人都是些世族子弟,却和皓辉一样不努力进学,只凭着自己是世家公子成日里挟鸡斗狗,一味胡闹。郑钦看不惯他们的做派,他刚从边关回来,对长安流行的吃喝玩乐一无所知,和这几人又说不到一处去,便勉强吃了几盅酒便推说自己头晕,告辞先走了。

    皓辉看郑钦走了,也大感无趣,也嚷嚷着要散,这些人怎能放他。

    便硬要拉着他坐下灌酒,吵嚷之中皓辉正撞上了走过来的一个人。

    这人穿着石青底织金团花圆领长衫,腰束玉带,缀一块羊脂玉,手机指上戴着一枚戒指,其上镶一块芸豆大小红宝石,手握一把檀木骨折扇,一派富贵装扮。一双三角眼,两撇小胡子,神情倨傲。

    这人是正是内卫府指挥使刘锦的外甥梁松之。平日里仗着永和巷的凶名无人敢惹,也是长安城一霸,刘锦对他也颇为头疼,教训了好几次,只是这小子从小失父,寡母溺爱,养成了个骄纵的性子,就只是在自己舅舅面前避猫鼠似的,转过脸来该怎样还怎样。皓辉也听说过他,只不过当时士庶界限分明,两人虽都是纨绔子弟,却没有什么交集。

    梁松之被皓辉一撞,一个趔趄,扇子掉在地上摔坏了。皓辉没有理会他,一看挣开那些狐朋狗友,便要转身下楼去寻郑钦,却被怒气冲冲的梁松之拽住了袖子。只听梁松之一手拽着他,一手举着摔坏的扇子,嚷嚷道:“小子,想走没那么容易。”

    皓辉看见那扇子坏了,也自觉理亏,便掏出二两银子递给梁松之:“陪你。”

    梁松之看他无所谓的表情,心生怒意,也不接银子,说道:“你这是打发叫花子吗?这是阎立本的真迹!你赔得起吗?”

    皓辉也不耐烦起来,揪下自己的玉佩,说道:“这个够了吧。不够的话拿着这个去靖国公府。”

    梁松之是寒门出身,虽然在长安横着走,但那些士族子弟却从来不正眼瞧他,他早就对这些人心生不满,要不是舅舅刘锦多次郑重警告,不准他跟士族子弟起冲突,他早就跟他们大闹一场了,此时看到皓辉眼神轻蔑,怒意大胜,拽过玉佩“啪”的摔在一边:“爷爷我不要这俩臭钱,你给爷爷磕三个响头,这事就此揭过,否则没完。”

    皓辉也不是什么善茬,一用力甩开梁松之拽着袖子的手,掸了掸衣服,狠狠的说:“爷倒想看看你想怎么没完。”

    此时两方的人围了上来,因忌惮对方身份,谁都没敢先动手。其他的食客看情势不对,纷纷下了楼,小二倚着楼梯急得直冒汗,却不敢上去,怕遭了池鱼之灾,这两位活祖宗他一个都惹不起,嘴上把佛祖菩萨玉帝太上老君都求了个遍,希望这两位千万别打起来,心里面却把他俩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怎么生出这两个祸害来,还碰到了一起。

    “什么一等高门,呸,不过是仗着自己祖宗作了个鸟官!”

    皓辉开始还有些顾忌,一听梁松之辱骂自己的家族,便忍不住一个拳头挥了过去。梁松之骂得正起劲,一个不防脸被打了个正着,腮帮子便肿了起来。他哪吃过这个亏,也挥拳打了回去,两人扭在一起。两方的人哪见得自己人吃亏,也纷纷动手,瞬间便成了群殴。

    内卫向来消息灵通,刘锦很快就得了消息,自己的外甥又在外面闯祸了,这次打的还是靖国公的儿子,他一边大骂梁松之不争气,一边点齐人手飞奔了过去,结果扑了个空。这两起子人已经被今日轮值的金吾卫一并绑走送到京兆府官署去了。刘锦一阵郁闷,满胸的怒气无处发泄,便迁怒于自己的手下,狠狠的骂道:“你们就用这种速度传消息的!每次都吃人家的剩饭!你们不如都给我回家!”

    内卫们对自己头头的不满感到很冤枉,不是他们消息传得太慢,而是这位梁大少爷太会挑地方,翠华楼在东市最热闹的街道上,金吾卫隔三差五就来巡查一回,等他们消息传到再过来,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够人家巡逻三五回了。何况翠华楼能在这种地界站住脚,背后不定有什么权贵的背景,肯定也是和金吾卫打了招呼的。这边一闹腾,那边就来人了,他们怎么赶得上。

    刘锦也知道这事不怪手下办事不利,他也只是撒个火而已。扔了几两银子算是给掌柜的赔偿,便带着手下去找京兆尹了。

    几个小子已经被松了绑,一个个鼻青脸肿,乌眼鸡似的大眼瞪小眼,却都老老实实的坐着。刘锦进来的时候就是这一副场景。刘锦看到梁松之那副模样,心中大怒,上去就要训斥。旁边却过来一个差役,对他说:“我家大人有情。”

    刘锦见京兆尹要找他,忙强压了火气,随李淼进了内堂。京兆尹韦世楠正端坐正中,旁边座着一人穿着体面,敦厚身材,正满脸堆笑的奉迎着。

    韦世楠也是京兆韦氏,和败了的镇远侯韦家同宗,不过不是同一房,韦世楠向来做人左右逢源、滑不留手,从不给人留把柄,谋反大案发生在长安地界,他这个地方长官却一点事都没有,仍然稳稳的坐着京兆尹。当然,韦家在京兆数十代的经营,势力盘根错节,虽说中枢的势力暂时被打了下去,但京兆地区的地方官员,还是牢牢把持在手中,长安素来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一说,意思就是长安城的韦家杜家权势冲天的意思,皇帝也只敢借此事件打压,却不敢动其根本。

    旁边站着的人刘锦也认识,这人正是靖国公府的大管家郑显,他家世代为靖国公府的奴婢,他从小就以书童的身份陪在靖国公左右,人又机灵,办事妥帖,深得靖国公的信任,靖国公袭了爵之后就让他跟着老管家学习,老管家退了之后他便接手成了大管家。靖国公府的很多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他一手处理的,有些甚至不必上报给靖国公,他就能做主了。这人在京里人脉深厚,常常上下打点,跟刘锦也经常接触。

    韦世楠见刘锦来了,忙站起来相迎:“哎呀,刘兄好久不见,你贵人事忙,也不来找兄弟喝酒。”

    刘锦其实和韦世楠交情一般,见他自来熟,忙拱手见礼:“家里孩子不听话,又给韦兄添麻烦啦。”

    韦世楠忙让座,又指着郑显要引荐。

    郑显却知机的说:“小的郑显给刘指挥使请安。”

    刘锦拉住他:“你小子还跟我来这套。”

    几个人哈哈一笑,郑显说:“我家老爷已经得知了此事,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