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翰林院是参与起草任免将相、宣布大赦等重大诏书的机构,是皇帝近臣,也参与议事,对皇帝影响极大,比负责起草一般官员任免的中书舍人更为重要。也是世宗时期开始设立的,最初是因为世宗觉得草诏的中书舍人受世家大族摆布,给他掣肘过多,于是创立了这个机构,委以亲信,为的是扩大皇权,和世家大族把持的相权抗衡。

    后来这个机构就分了中书舍人拟诏之权,又逐渐分了一部分相权。

    自世宗设立翰林院百余年来,近百位宰相之中有半数之多出自翰林院。世家大族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因此翰林院后来也演变成了世家大族必争之地。长公主掌权之后,大力提携寒门士子入翰林院,这些年翰林院才成了寒门士子进身的阶梯。皇帝只不过是将这个政策更进一步。

    众人知道皇帝是趁机进一步提高科举取士的地位,见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两位宰相都无异议,便也只各怀心思的应道:“皇上圣明。”

    “那承旨就草诏吧。”皇帝对自己这一招很是得意,声音也轻快了许多,“靖国公回去好好休养,小崔卿家就听赵承旨的安排吧。”

    众人领旨退下了。

    回去的路上,皓轩小心翼翼的看着父亲的神色,只见靖国公闭目养神,也不知心情如何,心中忐忑。

    到了府里,便乖乖的跟着父亲进了书房。

    本以为父亲会大怒,靖国公只是微微沉下脸:“你可知错了。”

    皓轩忙跪下:“儿子知错了,请父亲责罚。”

    “哎,你这次过关,颇为侥幸,天威难测,你莫要小看这里面的厉害。早就知道皇上这心思,没想到却是借了你的由头。”

    “是儿子毛躁了。”

    “你知道就好,现在我们崔家行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烈火烹油固然煊赫,却非长久之计,如今我父子俩皆在朝中,更是要步步小心。你现在进了翰林院,这素来是清贵之职,行止更不可轻浮。须知这是皇上的恩典,也是告诫,你要警醒。”

    “是,儿子知道了。”崔皓轩老老实实受教。

    “去祠堂跪一天吧。好好反省下。以后做事前多思量,大事要跟为父商量。”

    皓轩应了,退出去跪祠堂去了。

    见儿子走了,靖国公脸上露出带着得意的笑容,心道:这次真是祖宗保佑。儿子的前程无虞了。至于自己,看来皇帝只想让自己收敛,并不是真要打压。儿子的文章还真是不错,果然是我崔家的子孙,秉承我博陵崔氏以文传家的家风。(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八十九章 笼络

    后宅听闻皓轩从宫中回来之后就被罚跪祠堂,都慌了,不知皓轩闯了什么大祸。连老太太都坐不住了,遣人来问。靖国公只说让这小子躬身自省,叫老太太、太太不必担心。

    众人想打听又不敢多问,纷纷猜测。

    祈月听沁雪念叨下人们的议论,偷眼瞅了瞅涵因的神色,见她毫无担心之神色,平平静静的坐在绣架前绣花,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姑娘就不忧心么。”

    “若只是跪祠堂的话,不仅不用担心,还得恭贺他了。”

    “姑娘这话我可听不懂了。不去求情就罢了,为何要恭贺?”

    涵因微微露出些笑意,却不答话,只专心在那绣活上。

    祈月很是迷惑,又不敢再深问。只好在一旁静静伺候着。

    靖国公和幕僚们商议了半日,直到晚间才回了内宅。

    全家的女眷都在老太太那里磕牙,甚至包括姨娘们,到了晚饭时分,却没有一个人有走的意思。

    老太太心里搁着皓轩的事,早不耐烦了,但她也知道这些人就是为了探听消息才赖在这里不走的。就算把她们打发走,她们还是会四处探听,与其让她们瞎猜,传出些不好的流言来,不如等靖国公正式的消息,既然靖国公已经说了无妨,想也不会有太大的事。遂也不传饭,随她们在这里慢慢等。

    靖国公一进老太太的屋子,便见到看全家人的目光齐刷刷冲着他,险些失笑,也怪自己思虑不周,皓轩是国公爵位的继承人。出了些事情,这些人自然会各怀心思了。

    他过去给母亲行礼。女眷们也给他行礼。

    老太太便问今日面圣的事情。此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靖国公就照实说了,并且说皇帝虽然不怪罪,但是皓轩此举确实轻浮,为了让他长教训才让他跪祠堂在祖先牌位前反省。

    老太太和大太太又再三问了,这才放下心来。

    “入翰林院可是极好的前程。”老太太松了一口气,旋即想到了这次得的好处:“这是可喜可贺的好事。我们这回大办一番,好好给皓轩庆祝庆祝。崔家这些年都再没有走翰林院出身的了,真是祖宗保佑。”

    靖国公说道:“此事不急,等旨意搬下来吧。再说,钦儿那孩子中了探花,今日皇上有意授予科举一甲三人翰林院正式职务,他一入仕就是翰林院编修。这也是亘古未有的大荣耀,更是可喜可贺。不如倒是一起庆贺吧。”

    老太太下意识的扫了旁边的涵因一眼,笑着点点头:“是吗,还有这等好事。那的确是天大的荣耀。你说的是正理。”忽的又想起什么,对大太太说:“我老糊涂了,今日竟忘了嘱咐你给钦儿那孩子道喜。”

    大太太站起来说道:“老太太老早之前不久准备好了贺仪么。今天一得着消息就送过去了。老太太可还有什么要添减的?”

    老太太笑呵呵的点点头:“是了,你办事总是妥当的。你再从库房寻些摆设给孩子们送去,如今也是官身了,房间里也不可太清简,叫人看着不像。还有再挑几个妥当的丫头伺候。”

    大太太忙应了。

    老太太又对涵因说道:“你那两个哥哥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如今前程定了,我也安心了。等正式旨意下来了,我们一家人再好好一起乐一乐。”

    涵因冷眼瞧着。想这大太太还真是个乖人,明明老太太心里忧虑皓轩,早把郑钦的事扔在脑后,她这一番做作倒是滴水不漏。怨不得老太太虽不喜她那沉闷的性子,却对这个儿媳妇也说不出什么。

    她脸上堆起笑容:“下午红绸姐姐就送过去了。哥哥们是托了外祖母、舅舅、舅母的福,才得了今日的好事。已经是感恩不尽了。本打算进来给老太太磕头,可今天府里事多。哥哥不想添乱,便想着明日再进来。”

    老太太和颜悦色的点点头:“你的两个哥哥都是知礼的孩子,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以后他们和皓轩同朝为官,彼此亲戚,要相互照应才是正理。”

    涵因笑着应了。

    老太太吩咐摆饭,各姨娘便都退下去了。大太太、二太太忙捧饭摆箸。

    涵因被老太太留下来,老太太让她坐在身边,她一一让了,方坐下。

    今日靖国公也陪老太太吃饭,老太太心情好,饭也多吃了几口。又叫人捡了几个菜给郑钧、郑钦兄弟送去。

    郑钦这些日子忙得不得了。接受了皇帝的召见,之后还有探花宴,然后和同榜进士一起去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这叫“雁塔题名”,是极其荣耀之事。

    皓轩虽没有这等热闹,但他偷偷参加科考,本被皇帝点中状元,却因已有封爵在身,被取消了科举名次一事也传开了。

    他的文章被众人传阅,声望反而有超越今科三鼎甲的趋势。

    郑钧很为弟弟的成绩高兴,但神色中总有一丝没落。涵因知道他当年也是名满长安的才子,从小就有人赞他“神童”,十一二岁时写的文章被人争相传阅。可因家中的事,年纪小小便百般坎坷,耽误了这些年,如今也只能走武举之路。

    “二哥和三哥一文一武,咱们家真是文武双全了。”涵因知道二哥一时之间无法释怀,只捡好听的说。

    郑钧笑着喝了一口酒:“只求家门复兴,上对得起祖宗,下无愧于后代罢了。”

    “其实我朝也有不少武举出身转文职的。”涵因接着开解他。

    郑钧有些欣慰的笑笑:“妹妹真是大了,也知道哄哥哥开心了。”

    涵因一笑,转移了话题:“哥哥怎么安排回老家的事?”

    “三弟那里已经问过上峰了,考中的学子可以先回家报喜,等到吏部安排了职务再回来上任。三弟是探花,今科皇上恩典,探花可以直接授翰林院编修,但可在家呆上两个月再回来正式入职。我已经请了假,过两天咱们就一起回去。”

    涵因点点头:“但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