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份嫉恨,却在罗家迎亲之后,被完全逆转了过来。
罗家迎亲,本是一桩大事,汤氏早早的就做了鲜亮衣裳,又给文慧、文竹也做了两身,陶氏更是不必说,早早的就将文淑的穿戴定了下来,甚至还去奇珍楼里定制了两套头面。
但因为文竹的亲事,陶氏心中颇为不悦,便跟汤氏商量,只道文慧与文竹的亲事已经定了,自当在家中好好做针线,这种场合就不用去了。
汤氏倒没想这么多,但还是问了二人的意思,文竹不置可否,她本来喜静,这种热闹并不喜欢。而文慧最近的心情也不好,便也应了。
于是,到得那日,汤氏与陶氏带着一身盛装的文淑去了罗家。
“哼不就是怕你我抢了二姐的风头谁稀罕”文慧虽应了,却心有怨言,一面说着一面跟文竹一起绣着荷包。
手上的富贵牡丹的荷包已经绣了一半,文竹揉了揉眼睛,轻轻叹道,“二姐转年就十六了,从定亲到出嫁,怎么也得半年一年的,若是那男方家讲规矩,说不得两年都是有的。总不能等她十八、再出嫁吧?那可真是老姑娘了”
“哎,照你这么说,那可千万别,要知道,长幼有序,若是二伯母说,二姐嫁不出去,咱们便也要等着,那可就完了”文慧说着又叹气,倒让文竹心中有些好笑。
“你是要回乡待嫁的,有祖母在,谁敢留你?不过,四姐姐就这么着急嫁出去呀?”文竹的话刚落,便被文慧瞪了一眼,这才住了嘴。
二人又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绣花,文竹还特意派了琉璃去厨房,再把青杏叫来,让催管事帮忙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良家男子,只要人好,便要装琉璃放出去,青杏笑着应了,又保证不会说出去,文竹这才罢了。
直到晚上,三人才回了府,但文淑却被小丫头们直接带去了自己院子,听说竟是捂的严实,连脸都看不到。
庄家客院的花厅之中,看到进门的汤氏一脸凝重,文慧与文竹都是一愣,按说今儿是大喜事,可是汤氏的脸上看不到半点喜色。
“婶娘,可是出了什么事了?”二人都担心不已,文竹端了一盏热茶,而文慧又上前扶了汤氏坐下。
汤氏叹了口气,接过文竹递过来的细白瓷茶碗,却道,“哎,不管如何,你二姐姐也算如愿了”
文竹惊讶的与文慧对视了一眼,都知道文淑定然是闹出了事。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送别
从汤氏的嘴里,还有水莲四处的打听里,文竹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文淑终于如愿了,虽然极不光彩,却终于嫁给了安王世子,可惜却不是妃,其位份,还要等世子妃嫁过去之后才能定夺。
文慧也辗转知道了此事,不由语气中带了不屑,“哼二姐姐终于得偿所愿,嫁入了皇家。可那又如何?只说现在还没有名份,且还没嫁过去就得罪了安王府,等她真嫁过去了,又有什么好果子吃”
据说是安王世子前去相贺,不想喝多了,走错了地方,冲撞了文淑。但文竹和文慧都能猜得出来,定然是文淑使了计策,这才有了冲撞一说。被人算计了,安王府怎么可能高兴的把人娶回去?
但不管是谁冲撞了谁,这亲事却是做定了。陶氏不由得脸上带喜,对她而言,这个结果,却是比嫁入段家更让她满意。
两年前,文淑便打了做世子妃的心思,但连边儿也没有轮到,就被长女文竺抢了风头。文竺溺水亡故之后,陶氏还想着把文淑嫁去做侧妃,最终还是不成。如今这亲事果然做下,虽还没有位份,待正妃过门之后,想来侧妃也就自然是自家女儿的。
于是,面对文竹、文慧,甚至是汤氏,鼻孔都要朝到天上去。在陶氏的眼里,她已经是世子的岳母了,浑然不曾想过,只有正妻的娘家才是岳家,文淑再怎样也不过是个妾。
只是让陶氏不爽的是,因冲撞之事,文淑在出嫁前,都不好再出门了。
八月初五,老家的回信到了,说是待过了年,便由大少爷一家上京,顺带着将文竹的嫁妆送来,说是嫁妆,不过是公中出的银钱,到了京城再置办。信中还提到,小六子自立秋以来,身子便不是太好,让汤氏早些回去。
汤氏一见便急了,嚷嚷着要早些回去。连中秋都来不及过,将回乡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九。
初八的傍晚,文竹与文慧又一次坐在客院的石凳上。因着怕到时候事情多,秦姨娘便在昨日置办了送别宴,宴上少不得虚情假意了一番,今儿个汤氏又被陶氏请过去说话。
两人相对无言,连着青杏与青桔都躲在屋子里说着悄悄话。文慧这一去,便要远嫁千里,而文竹却是要留在京中了,这一生不知道几时方能见到。
“这签文果然说的很准”文慧拿出一根泛黄的竹签,轻轻放到了石桌之上。
文竹拿过来一看,“富贵荣华南柯梦”她不由吃惊的道,“这,这是兴化寺的那支签?”
那年的冬天,跟着祖母,也是姐妹三人,在那大殿之上,求了三支竹签,不想却被小和尚混在了一处,分不出谁是谁的,但最后却是三人各拿了一支。
“我的那支签应该也在,却不知道被收到了哪里”文竹说着叹了口气,“四姐莫要太过相信,那路家极讲诚信,家教定然也不好,路公子虽是白身,却指不定哪一日出息了也说不定。”
文慧将竹签收起,却又道,“前些日子,咱们去红螺寺求的签倒也很准,轻风拂柳百花羞,江南一处,可不是红花绿柳之地?”
文竹摇摇头,“却不见得,我那支签,还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呢?可是我却嫁到了京中,哪有如此准的事情,四姐姐莫要多想了”
二人又说起文华来,文华虽然小,如今也要说人家了,一时又感慨起来,只盼着文华能嫁的离家乡近些。
只顾着说话,却不想,院门出多了一个影子,“二位妹妹这是说什么呢?”那脸上止不住的得意,不是文淑又是谁?
“二姐姐如何有空?”自从赐婚之后,文竹便没再跟文淑说过话,就算是在任姑姑那里,文淑也是对她一脸的不待见。
文淑凌厉的瞥了一眼文竹,虽然段家的婚事她不满意,但文竹却是轻轻巧巧的就得了贵妃的赐婚,怎能不让人嫉恨?但她又一想,若不是文竹得了段家的亲事,自己还不见得有机会嫁给安王世子,这样想着便对文竹也不在意了,也不用别人让,自顾自的走到了石桌旁,轻轻坐了下来。
“如今不比从前,安王妃已经说了,让我在家好好呆着,只等着嫁人。”说着轻轻一笑,又看向文慧,“妹妹明儿个要走,姐姐我是不能相送了”
文慧脸色一冷,是了,文淑要嫁的是世子,而自己嫁的不过是个白身,这是到自己面前炫耀来了。她却是轻轻一笑,回了同样得意的神色,“二姐姐不用客气,我虽嫁到南边,但那人也不是长子,以后若是有机缘,说不得还会来京城。咱们还是有机会再见的”
再怎么说我也是正妻,若是分了家,便是一家主母,不见得就比你这个小妾要差文竹却是想着顾玉桐若真的是世子妃,文淑的日子说不定还会好过一些,总比那个阮瑶珠要强的多了。但顾玉桐再好,跟她却没有什么利益关系,若是争的是自家的男人,就不见得这样了,她想劝上一劝,让文淑略收敛些,却又叹气一声,文淑才不会听自己的,她可是有主意的很。
听着两边又不阴不阳的对上了几句,文竹适时的装了哑巴,两边的火药味虽浓,却是打不起来的,她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
好在汤氏的出现把这场战争提前结束了,文淑见了,忙上前行礼,又遗憾不能相送,汤氏倒也不在意,只嘱咐了文淑以后要谨言慎行,莫要做错事,王府可不比庄家云云。
虚虚的应了是,文淑却没有放在心上,汤氏见了也不好再劝,只得放她回去。转过头来,又细细的嘱咐文竹,文竹听的用心,这个婶娘对自己的确是不错,便让青杏取了自己做给小六的衣裳,交给汤氏。
汤氏也取出一小盒首饰,却是给文竹添妆的,文竹一时眼中含了泪,如此一别,相见不知几时。
待到第二天的一早,文竹的眼圈,还是红的。马车极早就出了府门,驶了半日,方到得通州的码头,自有庄家的管家跟船,只是来时的崔管家被留了下来,准备在京城赁一处小院,只等大少爷一家来京。
今天的天气略有些阴,此时又是午后,码头上的人很少,崔管家已经先去打点,而主子们的马车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