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是中秋,罗姝娘事先就知道去大房未必能混上饭,所以早就备下了不少用来过节的吃食,一盒秋宜斋的月饼,几斤猪肉和两只杀好的鸡,时令鲜蔬和小半篮的香瓜葡萄,甚至还有一小坛子的米酒。
罗姝娘在厨房里准备着酒菜,时值佳节,这还是自罗姝娘重生以来头一个中秋,而且一应事务,似乎都顺顺当当的,陪自己过节的又有活蹦乱跳的乖女儿和宛若新生的姬誉,算来当是罗姝娘这么多年来,最舒心放松的一个中秋了。
姬誉也跟着罗姝娘一道准备,他的刀工比罗姝娘还要好上许多,而且似乎一点也不觉得在一个大男人在厨房里是件丢人的事,反而乐在其中,自从学会了烧火,那更是如鱼得水,罗姝娘觉得若不是姬誉还要抽出时间来温习参考,怕是这家里的厨事,都要被某人给完全接手过去呢。
“我爹说,这个灯到了晚上,点起来就会自己动。等天黑了,你们再来看。”
自己的宝贝被小伙伴们赞叹,大妮儿也很是与有荣焉,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话里有着赶人走的意思。
“自己动?”
田二丫的嘴巴张得能吞下一个鸡蛋去,这盏漂亮的小花灯用手指拨着能动已是精巧得不得了了,居然还能自己动,那得多神奇啊!
“嗯,那我今儿吃了夜饭就过来!我带着我家的南瓜灯过来。”
张狗儿已经在幻想夜里花灯点起来的模样了。
几个小家伙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夜里怎么玩儿,就听隔壁那田奶奶的大嗓门亮了,“大丫,还不快回来看着你弟弟!恁大个闺女了就知道瞎跑!”
大丫应了一声,赶紧丢下那几个无忧无虑的小家伙们,跑回去了。
厨房里姬誉和罗姝娘正合力做着白切鸡,一个管刀工,一个管调味。
听了院里的动静,罗姝娘不由得轻叹一声。
“这大丫倒也可怜。”
田家两女一儿,这田大丫是最大的。
田家爷奶重男轻女,当初田嫂子生田大丫时肚子尖尖,活动自如,大家伙都说是个男娃,结果却让田家人大失所望,对这个孙女也不甚上心,等后来又生了一女一儿,田大丫身为老大,彻底成了田家的小透明。
田二丫虽也是女孩子,不怎么招田家爷奶喜欢,但田二丫的性子活泼,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只要能顾着嘴,那小花样儿厚脸皮的事都做的出来。
所以性子内向文静的大丫反成了家里干活最多,最不受重视的一个。
前世罗姝娘进京时,田家因为出了田嫂子帮工卷入**案进了大牢,这缺了个挣钱的劳力不说,还上下打点的,把家里的余钱也掏净了。
后来田嫂子出了牢,还病了一场,这田家实在穷得过不下去,就把田大丫给卖了。
罗姝娘也是后来才听说,田大丫的命着实不算好,虽是有福进了个小官家当丫头,开始也过了段吃饱穿暖有月钱的日子,但凡攒下点好东西都给了家里,可惜没过几年,就得了急病去了,竟是连成年都不到。
想到这田大丫上辈子的悲剧命运,再看看现下,就算是田家没什么祸事,这大丫成天被田奶奶使唤着做活,小小年纪,那双手倒是如枯树老皮一般,也就是田嫂子舍得,若是自己的女儿,哪能让孩子吃这个苦头?
姬誉这些天也听了一鳞半爪,心里也是觉得这个闺女很是可怜。
不由得发一声感叹,“这也是那田大郎之过,为人之父,却不称职。”
田家一大家子,劳力众多,哪怕给大丫些轻省不伤手的活呢,哪里就用得着七八岁的小女娃洗洗涮涮了?
姬誉瞥见罗姝娘神色凄然,也不知是不是触及了她从前的伤心往事,便安慰道,“姝娘放心,咱家的闺女,断然不会如此,个个都是宝贝。”
55 中秋之夜
更新时间2014…5…31 20:48:04 字数:3021
“嗯,大妮儿有你这个爹,可算是她命好。”
罗姝娘听了姬誉这话,自然觉得十分受用。
想到前世大妮儿先是一生下来就不被生父所喜,后来到了罗府,又成了寄人篱人被府里上下人等瞧不上的乡下妹子,等罗姝娘三嫁之后,更是成了拖油瓶儿。
虽然说罗姝娘个性强硬,又护着闺女,那赵仙芝起先也装模做样地对大妮儿示好,但装的就是装的,既不长久,也易穿帮。
罗府里总有那么一些不长眼的,或明或暗地欺负大妮儿,就是后来罗姝娘又生了老二,也有人挑拨姐妹俩个的关系。
如今自己不必三嫁,大妮儿的命,自然会是翻天覆地变化,那老二,也不会出生了吧?
说到这个老二,罗姝娘心里就复杂的很。
唉,这么好的良辰佳节,想起那些纠结的事做甚?
罗姝娘压下对往事的感慨,含笑听着姬誉继续说下去。
“我看田家的三个孩子里,倒是大丫最为聪明,田大郎若是能把放在田三宝的精力拿出一两分来,也能把大丫教好,为田家出一份力呢。”
罗姝娘不解地问,“这话怎么说,大丫再聪明也才八九岁,就算是长大了,也要出嫁的。”
出嫁了的闺女,那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若遇到那各色的婆家,闺女几年也不得回一趟娘家也是有的,所以说,大家都不愿意生女儿,生了也是给别人家养活的,所以有什么资源,都是儿子优先。
姬誉眨了眨眼,道,“若我是田大郎,就送大丫去学绣艺或是制衣,要不就是其它一门手艺,做上几年学徒,等到了十二三岁就差不多可以出师了,到时候挣的工钱怕是比田家一家人都能挣得多。就算是……嫁了,那有什么关系,难道大丫还能一点也不管娘家不成?”
话说,在本朝,收女子做学徒的行当不如收男子的多,但女红,纺织,厨艺,女医这些,林林总总地加起来,穷人家的女儿也不是没地方送去。
罗姝娘唉了一声,“你说的虽然不错,可惜田家哪里舍得这头几年少个听使唤的劳力,还要搭上一份拜师礼啊?”
其实也不只是田家,整个四条巷可不都是这样,女孩子们有点手艺也都是从家里跟亲娘或奶奶姥娘这些女子长辈们学的,女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个好相公了,谁会专门去想让她们可以顶门立户,撑起家业啊。
姬誉轻叹道,“这许就是这些人如此穷困的缘由吧?”
见罗姝娘眼神懵懂,便解释道,“一男一女组成一家,若是这家的男人女人都有技艺和本事,这一家的生活岂非能过得更好?而且母亲聪明能干,生出来的孩子也要强些,如此一代一代传随下去,这一家一族,才能越来越兴旺啊……”
罗姝娘还是头一次听到这般说法,觉得很是新奇,不由得笑道,“相公所说倒是很有道理,可惜如今世俗偏见,意是把个女子无才便是德挂在嘴边,弄得就是那大户人家里的小姐,也有好些只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罢了。”
姬誉摇头笑道,“真是代代流毒,贻祸天下,可笑之极。”
俗语有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
此时罗姝娘就处于这个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状态。
姬誉此时所言,就是罗姝娘这个经历良多的悍妇心里所想的,只不过一直都是心头在懵懂未明,而此时被姬誉一下子点破,就好像突然眼前一亮似的。
看着姬誉那张侧脸,只觉得无一处不妥帖起来。
且在心里不由得思忖,看他说起这些来,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语气,想来跟他亲近的人和环境都是这般认为的。
所以说他不但是出身教养良好的名门世族,而且这个世族,一定是对女儿的教养也十分看重的那种有大智慧的,这样的家族,在本朝说起来,好像也并不多见啊。
又听着姬誉已是随口说着将来要教会女儿的,尽是什么兵法,武学,骑马,射箭,经算之类,不由得嘴角一抽,这哪是培养小娘子啊,就是培养出个女将军来也够格了。
不过又一想,反正日后自家女儿又不缺银子花,学了这些也都是用得着的,比如说兵法吧,若是嫁到那等家里有些纷乱的人家自然就学会了应对……
嗯,不能,这世自己誓要擦亮眼,断不可能再把闺女嫁到那不省事的人家去,不过,这世事多变,也许今儿瞧着很不错的人家,明儿它就有变化也是可能的,所以说自己有本事就不易吃亏。
这学武也很是有用处,起码在家里,跟男人打起来不吃亏,还强身健体,比如说自己吧,要不是身子骨好,又哪里能最后把那姓赵的给熬死了,悠然过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