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兴忙说是,接着就商量什么时候在祠堂里拜礼,这事得由田老爷子出面商讨,因他是田兴的长辈。田田刚刚听到堂伯说要捐两百两银子给族里建祠堂,也知道如爷爷所说的这是孝敬,便轻轻的走到田兴的旁边,凑嘴巴到他的耳朵里说着悄悄话,田兴边听眼睛越来越亮,笑着点了下头。
田老爷子他们商量完之后,已是一个时辰之后了,田兴站了起来,说:“刚刚我和田侄女商量了一下,有件事和族长长老们说一下。”
田长擎愣了一下,笑到:“说吧,田丫头的鬼主意多着呢。”
田田吐了吐舌头,田兴回到,“我准备在昌县开一家作坊,制豆酱油,豆酱油可以使刚做出的菜变得美味,豆酱油的原料是大豆,这豆酱油的秘方是田丫头出的。我俩刚刚商量着,这豆酱制作的时间得需四个月,过几天回去开始建作坊买器具,收购大豆就开始制作,这四个月的时间得抓紧时间收购大豆,田丫头说可以向村里的族人收购,家家户户都有,到十一月中旬就可以收获了,这样对族人都有帮助,以店铺多三文钱的价格收,若是以后族里每年都种大豆,我都会想村里收购。”
田长擎愣了一下,满脸笑容,“这个主意好,对族里的人以后也多条赚家用的路。”
田兴想了想,“这大豆需求甚大,以后定是会固定向族里收购。”田田闻言点点头,“还有,生豆芽也需要大豆,若是有大豆的但是不多可以到我家去卖,我家会生豆芽到镇上去卖。”
田家的五位长老俱是高兴,田老爷子满脸笑容,得意的看着长老们,这可是我的孙女,不禁想起那和尚说过的话。
------题外话------
今天是中秋节,祝大家中秋快乐,幸福美满。
☆、第三十五章 去昌县
商量好拜礼之事后,田兴带着田江氏回了昌县,说是准备作坊之事,留下田子恭在田家村整修老宅。田兴回到昌县就派人到田家村整修老宅,田老爷子就在一旁指导田子恭如何处理宗族之事,一边指导老宅整修需要注意什么。
田兴派来整修房子的工人,伙食都是由田家田李氏和两个儿媳妇整治的,田富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这几天忙着事,也就没帮上田子恭的忙。田田没事的时候就跑到祠堂的书房里看书去了,家里生豆芽的事有田孙氏,大姐田青每天都在家里绣嫁衣,二姐田红忙活菜园里的菜,田父每天早早的就送豆芽去,也不在散卖豆芽,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送完豆芽回家和二女儿到菜园里收菜,送到族里有族里统一拿出去卖。
田父不在镇上散卖豆芽,可是苦了镇长家的采买小厮了,每天天一亮就早早的在摆摊旁等着,这天终于看见田父赶着驴车,忙走了过去,“大叔,你家咋的没卖豆芽了?”
田父认得他,停下驴车,“这些日子忙得很,每天早上只给满香楼送去。”那采买小厮一听,“大叔,要不你以后没阁一天就给镇长家的送上十斤,就按十二文钱一斤算,您看行不行?”
田父一听,心里一乐,送上来的生意哪有不接的道理,“这,你得等两天,我们家生豆芽的量就只够供给满香楼,后天我给你们送去。”
采买小厮一听,想着夫人应该能理解的,也就同意点头,“好,你后天这时候就送过去,送到了自会有人给你银子。”
田父给满香楼送完豆芽,心情愉悦的赶着驴车回田家村。田父回到家的时候,只有田青一人在家里,进了厨房喝了碗水,带上簸箕就去了菜园。
这些时日,田田几乎一整天都呆在书房里,家里的活儿也不需要她做,索性就在书房里看书。书房有四排书架,分成四类,第一排是关于哲学与文学类的书籍,第二排是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第三排是关于农业医学的书籍,第三四排是关于兵书谋略类的书籍,藏书不多但是种类齐全。
田田直接走到第二排的书架开始找书,得好好的理解这个架空朝代的人文地里,随手拿了本《李生游学记》看了起来,这本书阐述的是一个叫李生的秀才到各地游学的所见所闻,每个地方的民族风情,节日的由来特点等。田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午餐的时间,田田不舍得放下,便决定拿回去看。起身走到书架找几本书回去看看,在第二排找了本《九州志》便往第三排的书架走去,第三排的书架藏书是最多的,田家本来就世代为农,自是收藏大量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田田大概看了一下,《经世民事录》、《四民月令》、《神农》、《野老》、《齐民要术》等类的书真是数不胜数,粗略的看了一下也就放下了,田田眼睛一亮,竟然看到了医书,不细心看不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医书,比如《新修本草》、《圣济总录》、《古今医统大全》、《温疫论》、《诸病源候论》、《脾胃论》、《脉经》等,总类齐全,田田没想到在这个小书房里看到这么多的医书,欣喜的拿了几本回去看。
田田想着既然来了书房得给赤子带几本书,也好让他高兴,就往回走到第一排书架找了起来,这类书籍挺多的,但比不上农业方面的书多。田田找了一会儿,拿了四本书,《全史诗词》、《绝妙好词》、《道德经》、《论语》也就回去了。
田田拿回去的书果然看到赤子眼中的痴迷,田赤从五岁开始启蒙,学的不过是一些简单的《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书,还是自己借书抄下来的,哪里见过这么多的书,于是如获至宝的捧在手里,欣喜若狂的回到屋里去,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天,秋大豆到了收获的季节,全家人都得出动,就连田赤也请假在家帮忙做家务事,田家用了三天的时间把地里的大豆收了起来。
这天忙了几天的田田又在书房里当书虫了,直到田父过来找她回去,收拾衣物到昌县的堂伯家去,说是作坊的事需要问她,她才急匆匆的往回赶。回到家的田田来不及说上一句话,田孙氏就把行李递给她,把她给送上了堂伯派来的马车。坐在马车上的田田很是无聊,这得要到明天才到昌县,又没带上书,只有无聊的看着马车外的景色。
田田看着马车外的景色,不禁想到她来这个世界已是快五个月了,从最初的只能吃饱,穿旧衣服到现在的每两天能吃上一顿肉,穿新衣服,家里的田地前些天也买了下来,还是李员外家的田地,本来是买不了的,堂伯家把老宅修好了之后就差人买了三十亩的田地,刚好买到的是李员外家的,知道她家也想买几亩地就以八两一亩的价格卖给了她家四亩田地。这对还是半年前的田家来说,能过上如今的日子已是不错了,可是田田觉得还不够,她一定要过上不用下田地干活的生活,不是她要求高,而是她想过着悠闲的生活,只要她家能过上地主级别的日子,她就不会在费尽心思的想法子赚银子了。
昌县的周府田园里,周历早已得到田田到昌县的消息,本来他都把事情处理好打算明天一早就到枫木镇去,没想到她竟然来了。周历坐在书房里,满脸的花痴状,要是被他的属下看到了一定大为惊奇,这么一个严厉的人,竟然对着一张纸发笑。
田江氏和田子恭在田府的大门等着田田,田田到的时候,才不过是辰时初,马车停在了田府的大门口,这个田府还是田江氏将在姚府得到的一进房子给卖了,才买的这么个二进的房子。田田迷糊糊的抱着布袋,下了马车,见到堂伯母和堂哥,礼貌的打了个招呼,田江氏就带着她进了田府。
田江氏看着侄女这么一副睡眼朦胧的模样,吩咐下人赶紧上早饭,吃完早饭就让丫鬟带着到客房休息去了。田兴知道早上田侄女就到了,忙完事情在中午的时候终于赶回了府里。
“田侄女呢,怎么没看见她?”田兴疑惑的看着妻子,田江氏见相公这么问,不由想起早上看到田侄女一副睁不开眼睛,迷糊糊的模样,真是可爱的紧,不禁笑了起来,“她呀,这会儿还没醒呢,相公可是用过午饭了,要不吩咐下人上几个菜。”
田兴一愣,原来这小丫头在补睡,听妻子问就摇了摇头,“不了,用过了,作坊那边吃的,等田侄女醒了就得过去了。”
“这么匆忙,田侄女的豆酱油可是能卖得出去?”田江氏知道相公需要宗族的势力,只是这险冒的是不是成本太大了。
“呵呵,会,你不知道田侄女的本事,她虽小,看问题也不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