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拾回春 作者:狐酒(晋江vip2014.01.23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益涨红了脸,更加僵硬了,还不如原本走的好,平羽见了,没好气的把温华轰了出来,“去去去,该干嘛就干嘛去,别捣乱。”
  温华本就是想要问问朝益的事情,这会儿他在平羽屋里,她不好开口,便趁着平羽往外轰她,给他使了个眼色,平羽便就势跟她来到屋外。
  温华凑近了些,试探道,“我看朝益哥最近奇怪的很,总是拿眼睛瞪我,我哪里得罪他了?”
  平羽一怔,古怪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随即摇摇头,“没事,他不过是紧张而已。”又道,“你这几日少折腾些,等我们考完了再陪你玩。”说罢转身回屋,嘭的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温华被他的态度吓了一跳,不知他发的哪门子的火,瞪着合拢的房门只觉得喉咙里噎了块东西,上不去下不来的。
  “什么意思嘛!小屁孩儿一个!”她嘟囔了两句,到底没有再上前踢门,回屋运气去了。
  平羽很为朝益感到不值,他看着坐在桌旁喝水的同窗,叹了口气,“你也看到了,她就是个小丫头,根本不明白你的心思,你又何必患得患失?等院试过了,上门提亲就是,管那么多干嘛?期知不过当她是小妹妹,你这样天天绷着脸,反而把她吓跑了。”
  朝益看着杯中的茶叶,许久才开口道,“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是……就是忍不住……”
  平羽上去照着他的肩膀就是一拳,“你糊涂了?这会儿可不是分心的时候!成败就在此一举!即便明年还可以再考,可是只靠你祖父祖母能供你几年?别忘了今年的盘缠还是凑来的呢,明年会怎样有谁知道?”

  意外的相遇

  棂星门、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东西碑亭、东西配殿、忠义祠、文昌阁、明伦堂、节孝祠……
  温华没想到这晋阳城的文庙如此之大,建筑如此之多,整整四重院落——赵教谕和另外两位年轻夫子领着他们拜祭了圣人,之后便兜兜转转的带着他们在文庙的各个院落里饶了大半个上午,直把文庙的历史和晋阳城的风俗人情都介绍了个遍,甚至连照壁上那个硕大的“魁”字和照壁前的那架牛皮大鼓的来由都细细讲与众人。
  好在这不是课堂,现在也不是多么炎热的天气,春风凉爽,夫子们讲的亦有趣,温华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虽然脚底下有些酸痛,却不影响游玩的兴致。
  李先生和赵教谕他们终于觉得有些累了,便吩咐学生们可以到处走走,午时之前再来集合。
  温华惦记适才曾看到的一座碑亭,和平羽打了声招呼就跑了。
  她循着记忆里的路线左转右转的在各个院落之间绕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那座碑亭。
  这座亭子盖得十分华美,但这并不是最吸引温华的,真正吸引她的是石碑上的刻字,她平日里练字和看书的时间是差不多的,可是那一手字却怎么也写不好,天分固然是一方面,没有好的字帖也是重要原因。
  要是能把它拓下来……
  她敲敲脑门儿,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敲了下去,真要是这么做了,估计等不到明天她就得被拎上公堂。
  还是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看一看吧!
  她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碑文,右手在左手手心里不停地划着,模仿着书写者的运笔和力度,她是如此的聚精会神,甚至连周围的情景也无心留意——直到有人在她肩膀上敲了敲,又喊了她一声,她才意识到有人在叫她,转过头来,却是两个父子模样的人,大的那个约有三十多岁,面貌斯文,风度儒雅,小的那个和温华的年龄差不多,看长相简直就是另外一人的缩小版,他一直低着头,似乎是感受到温华在看他,极快的抬了一下脑袋,他的眼睛水汪汪的,透着不解世事的单纯。
  “你在做什么?”那个中年男子发话了,他身着深青色绸袍,脚下一双粉底皂靴,腰间挂着一枚镂空雕刻异兽图案的玉佩,发髻上插着的却是一支造型古朴的木簪,从上到下都显得那么闲适。
  温华虽然不懂什么鉴赏,但也明白这种明明穿戴的不起眼却还显得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的人不能小瞧,说不定对方是深藏不露呢,她又瞥了一眼那男孩,见他胸前戴着的金锁是嵌了玉的,便明白这两人都不是一般平民,于是答道,“我看这上面的字写得好,想记下来,回去好好练。”
  那中年人点点头,教训那男孩,“读书学习一定要踏踏实实,最忌心浮气躁,他和你年纪相仿,却能这般刻苦,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孩子垂下脑袋,嘴角动了动,到底没说出什么来。
  温华见状便想要离开,可是这时候那中年男子又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会到这里来?”
  她只得答道,“我是跟着先生和哥哥来这里拜祭的,先生让我们自己四处走走看看,我觉得这里好,就过来了。”
  那男子一皱眉,“先生?哪里的先生?”
  温华觑着他的神色,不知该如何回答才不会给先生带来麻烦,然而容不得她多想,那人又问道,“是因为府试所以才来拜祭的吧?”
  温华心里一惊,这句话或者理解成临时抱佛脚,或者理解成有意制造噱头以扩大知名度,对先生和学子们都会产生坏影响!因此她立即点点头答道,“对呀,先生说文庙是圣贤之道的所在,哥哥他们看了府学,都说一定要考进来呢!听说那个‘魁’字下的大鼓只有状元才能敲响?”
  那男子略微点了点头,露出一抹几不可见的笑意,“晋州在本朝还没出过状元呢,不知谁有这样的本事。”
  温华讶然,“晋州这么大,一个状元也没出过么?”
  那男子显然心情不错,抑或是见到温华这样好学的孩子让他难得的多说了几句,“晋州虽大,学风之盛却不如南边,可惜呀,至今还没出过一个状元!”
  他叹息了两句,转而看看自己身边的男孩,脸一板,“跪下!什么时候把今天该背的背下来才许你起来!”
  那男孩立刻就跪下了,只是面上隐隐流露出委屈的神色。
  待那男子走后,温华又暗自描摹了一会儿碑刻,见那男孩果然跪在石碑前一动不动的,唯有嘴里念念有词,她颇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番——这孩子未免也太听话了吧?
  她轻挪到男孩身旁,细听了一会儿,见他捧着书仍然背的磕磕巴巴的,不禁有些替他着急,“你背的哪一段?”
  男孩被她的突然出声吓了一跳,见她面露好奇,不像是要笑话自己,便把书递给她,她翻了翻,原来是《礼记》中的一段,便问道,“这些你都明白么?”
  他挠挠头,嗫嚅道,“有的懂……”
  那就是多数都不懂了。
  她不是个好为人师的,再说自己的基础也不好,哪里敢自说自话的教别人?
  “刚才那是你什么人啊?是你父亲吗?我看他很有学问的样子,你有不懂的不可以问他吗?”
  那男孩有些拘谨的接过自己的书,“不是……”
  “什么?”
  “他不是我父亲,是我三叔……”
  “嗯?”
  “我……”孩子的脸红了。
  温华看着他这个模样就想起自己六七岁刚上学的时候,那时班主任是个胖胖的女老师,整天一脸怒容,又习惯用惩罚来督促学生学习,吓得她从来不敢问问题,以至于到后来见到老师就害怕,哪怕是最最和蔼的,也令她不由自主的在心里竖起一道防线,若是哪个老师笑一笑,她都会觉得是不是在笑里藏刀。
  这个孩子更可怜呢,连自己家中的长辈都如此严厉……
  她心一软,柔声道,“你是怎么背的?”
  那男孩扭头看了看门口才说道,“夫子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先念一百遍再背就自然会了,可是我总是这儿漏一句那儿漏一句……”说着面上流露出难过的神色。
  温华想了想,又问道,“那你读书背诵的时候都在想什么呢?”
  “当然是在想其中的含义啊——”
  原来是不会背书……她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道,“背诵的时候总想着文字之中的含义,思路总是中断,当然就会背得断断续续,我有个方法可以让你背得快些,你愿不愿意学?”
  那男孩先是眼睛一亮,随即疑惑地看着她。
  温华笑了,这孩子倒不是个傻的,至少还知道要防备陌生人,不过既然不是个傻的,那就好办了。
  “背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速记忆的,但是不能长久,也许一个时辰以后就会忘记,当然,这只是临时救急的办法;另一种则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