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玉珍暗自纳闷的回了自己的住处,小菊说两只兔子已经让人提走了,许玉珍应了两声便去了内室,心中颇有些可惜那两只可怜的小东西。
蕙儿有些担心“小菊,你说老太爷是不是责骂姑娘了?”
“老太爷多疼爱姑娘。怎么会责骂她,你别胡说了。”
蕙儿想了想也是“姑娘大概还是有些舍不得那些兔子,等我去问。偷偷让人留着,到时再拿回来。”
说着竟真要去,小菊急得拖住她道“你胆子真是大了,那兔子是谁让人拿走的!你也敢耍这种手段,你是嫌在姑娘身边呆腻了不成。”
蕙儿从小跟着许玉珍。府里的人平日里巴结惯了,觉得两只兔子有什么大不了的。正想反驳,全儿出来道“两位姐姐,姑娘喊人伺候呢。”
两人才停住撕扯,整了整衣服,小菊警告地拧了蕙儿胳膊一把“你给我安分些,不然惹出了事姑娘也护不住你。”
说完自己先进去了,许玉珍见了道“小菊给我研磨,我要抄录东西。”
小菊应了,找出带来的笔墨纸砚,铺展于窗边的案上,加水研起磨来。
许玉珍净手挽袖,提笔开始抄录老太爷交给她的《长春论》。
小菊便研磨边偷偷的瞅着她的神色,没见有什么委屈郁闷之色,便松了心。
《长春伦》一共十卷,共六万字。前六卷长春子前几年就已经著好,这最后四卷则是这两年才著好的,老侯爷一直想抄录出来,奈何长春子固执,直到这次全部著好后才肯给老侯爷。
许玉珍抄了半个时辰,正准备松松手解乏,蕙儿小心翼翼地踱进来道“姑娘,那两只兔子夏管事已经给扔了,不过他又送来了两只白的,说给姑娘养着玩。”
小菊狠狠地瞪了一眼,蕙儿一激灵忙摆手道“不是我去问的,是夏管事让苏婆子进来说的,两只兔子也让苏婆子带进来的。说那两只纯白如雪,比那两只山里的要好得多。”
许玉珍收了纸道“难为夏管事那么费心,这才多少时间,他竟寻到了另两只兔子,蕙儿你去同他媳妇说,说多谢他们费心了。”
蕙儿去后,小菊出去,命小丫头将兔笼子拎进来。
许玉珍看着两只毛茸茸的红眼兔子,逗弄了两下,比那两只灰的要乖巧许多,竟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姑娘,这两只看起来也比那两只漂亮许多,这毛色也好,一丝杂毛也没有,也不知道夏管事从哪里寻来的?”
许玉珍起身洗手道“大概是从附近庄户人家那里得来的,你看它们见人也不怕生,应是养熟了的,全儿和双福两个提出去玩吧。”
两个小丫头得了许玉珍的话,兴高采烈地提着走了。
小菊见外头已经渐黑的样子,便吩咐人掌灯。
许玉珍已经将书卷收了,小菊从小跟着许玉珍,约略也识得些字,见不过抄了十来页的样子,想着这么多卷,也不知道要抄到几何去。
“姑娘明日可还要去观里吗?”
府里定期会安排人到朝元观做一场法事,这是侯府多年的惯例了。而老太爷每次出来,必要多加一场的,今天匆匆忙忙的,没有准备祭礼纸钱之物,小菊知道之后定是还要准备的。
“明天先不去了,赶着白天多抄录些字,祖父说这些要在咱们回去之前抄录完的”
第二日,老太爷仍是一大早要去朝元观会老友,听许玉珍说留在庄里抄字,觉得很妥当,经过昨日岳峰那一出后,老侯爷深觉得孙女儿不该老是跟着抛头露面。
“我今日还是要在上头呆一天的,你呆在庄里不可随意外出,若有人再来见我,不必理他,直接打出去就是。”
许玉珍听了笑道“这外头的地方,除了跟着祖父,孙女怎么可能还随便出去。”
老太爷想想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颠三倒四了,便不再多说,只让华辉好生吩咐了夏大等人。
老太爷、许玉珍于城外京郊悠闲度日,侯府里众人却不太平。
先是老太妃造访,同老太太谈了半日,见不到许玉珍,便问起来,老太太这才说是陪同老侯爷城外访道去了。
早不去晚不去,偏偏这时候去,老太妃心里哪会不明白,这是因为要避开京里的这些流言。
说起来人家这样做也情有可原,现在选秀未定,自己儿子就同冯家那小狐狸精搅合在一处了,现在冯家的人纠缠不休,许家倒是静悄悄的。
就是这静悄悄才让老太妃觉出了危险,许家要脸面,自然不会来争这些,但是这疙瘩怕是要结下了。
所有她才自降身份前来安抚,却不想李老太太于这事上却出奇的嘴严,老太妃试探了半日一无所获,这种事却又不能明说,只能算了,想着还是要把冯家的给解决了才行。
自老太妃造访后,老太天便有些坐立难安了,同儿子商量道“如今老太妃已经亲自登门了,咱们总不能太过倨傲,还是使人同你父亲说一说,将这事圆了过去。“许明武却道“父亲正是为了这个才带了六丫头避出去,如今却要叫他们回来怕是不妥当。我看还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六丫头又不是已经指给王府了,既是未定的事咱们就该避着些,不然这满京里不但要砍冯家的笑话,也要看咱们的笑话了。”
话虽这样说,可是现在京中谁人不知许玉珍以后是要指给寿王的,老太太觉得就该趁此表明态度,这样畏首畏尾的倒让人家占了便宜。老太太想着还是得叫人去打听打听,免得自家到时措手不及,再不济也要让宫里皇贵妃知道知道,她总的做得一点主的。
而许明武之所有觉得应该避开这些事,其实是同老太爷相似的想法,都是不太看得上寿王此人,倘若寿王于此事上仍然糊涂,那么他便要重新估量自家女儿今后的婚姻。
许家不安生,柱国公府里同样也是鸡飞狗跳,冯素卿早起吃了一碗粥,竟呕吐不止,旁边的老嬷嬷吓得脸色发白,匆匆忙忙去回禀了冯老夫人同国公夫人。
冯老夫人气急,命媳妇将伺候的人都先拘起来,单独将冯素卿放到是暗室。
“你说,你莫不是、、、莫不是行了那不苟之事。”
冷冽的早晨,冯素卿被迫跪在僵硬的地上,冻得瑟瑟发抖。
还没有答话,柱国公夫人就一把上前将她一巴掌打趴在了地上。
“好心抬举你,却不想是个贱种,你还有脸没脸?”
第二百三十四章
从暗室出来,冯老夫人松了一口气,吩咐两个嬷嬷将冯素卿弄出来送回房去,并训斥国公夫人道“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半点事也拎不清楚。再怎么着,怎么能半点脸面也不给她。”
国公夫人委屈道“我不是心里发急嘛,好在那小蹄子还知道些分寸,没有、、、不然咱们的脸往哪放?”
说起这个,冯老夫人怒气更甚,抖着身子道“你、、、你还说,这还不都是你们瞒着我惹出来的,还好没出什么大事,不然,我只能一根绳子吊死去见国公爷了。”
说完这话气已喘不上来,咳嗽不止,冯夫人怕了,不住的劝慰。
冯老夫人挥开冯夫人,流着眼泪道“这是什么事?我把这样一个女孩儿找出来,为的是能帮帮宫里头,再不济也能、、、现在可好,你们瞒着我竟直接送上了门,咳咳…”
许家人家辈出,渐渐地呈现如日中天之势,相比之下,冯家就是江河日下。当初两家都是拥立有功,但是冯娘娘率先生下儿子,许家的女儿多年无生育,冯家早以为压过一头了,谁知圣上登基之后许玉芳就诞下皇子,之后居然再度有孕,又生了个皇子。宫里红粉菲菲,新人辈出,冯娘娘本不怎么得圣宠,因着冯家皇上才高看了一些,有了新人,冯娘娘带出的话里头不无怨怼。
冯老夫人这才想着找寻貌美多姿的女子,设法送进宫去帮自家孙女儿一把。
从远支中挑了个冯素卿,给了她合适的身份,带着她走访了几家,果然美名便传开了。
寿王的婚事本是冯老夫人一直深想的大事,冯老夫人自然不乐意寿王娶了许家的女儿。礼亲王是朝中的肱骨之臣,皇上的好兄弟。冯老夫人怎么能让寿王再娶许家的女儿,这样不是等于许家同礼亲王又连接上了,那么以后于储君之位的确立,礼亲王会偏向谁可想而知。
冯素卿入宫的事办不成之后,冯老夫人便想到了寿王。
冯老夫人设想得太好,奈何自己的媳妇办不成事,而冯素卿又太过心急,到底是不太圆满好看。
“那如今怎么办?”
冯夫人有些小心翼翼道“已经这样了,若不送进王府里,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