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秀 作者:鱼下的蛋(起点榜推vip2014-05-22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几乎都没进过她荣喜堂,她哪里还敢说话。
    李氏等人忍不住嘀咕,都不知道老太爷是个什么意思。有一次竟当着许玉珍的面说着淑太妃来接人的事。
    许玉珍觉得自己大抵能明白老太爷的意思,因此从未表示过什么,淑太妃凡是派人来之类都小心的应对,既不刻意生疏也不肯再如从前那般随意。
    甄氏生怕许玉珍心里存着什么疙瘩,特意找了一天闲聊的时候劝慰她。
    “这大节下的,家里事多忙乱,不要你去也是常理,等过了这劲儿,想出得门去还不便宜。”
    许玉珍知道不止甄氏,就是这家里其他的人,都觉得她是因为这个失落惆怅不已。
    她也知道整个京里除了惦记着宫里位置的。其他世家大户都艳羡寿王府里的那个位置。宗室如今成年的皇族子弟是不少,可端要看是什么样。
    先帝有一个兄弟,为宫女所出,身份卑微,自生下来就不得喜欢,又早早被宫里打发出来,混到如今也没封王,每月只能靠着宗室的身份领着固定的俸禄。
    光看这个例子便也知道嫁给皇家子弟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每四年选一秀。京中的贵女多,皇家等着指婚的人也不少,要是一个不遂意,指给了那些没落的皇族,真个还不如被撂了牌子扔出宫来的好。
    所以似寿王这等人才就格外惹人关注了。
    许玉珍现在虽然才十三四岁,但以许家现在的地位和权势,她的婚事势必不会简单。
    正是因为心里明白这些,所以在知道许玉芳也有这个心思之后她一直很配合。
    如今问题只在于一直以来淑太妃都表示得太过热情了,尤其是寿王出宫之后,淑太妃也一齐搬离了皇宫。时不时叫许玉珍过去王府更是轻而易举了。
    如今不止满府里认定了,就是平时来往的亲友。时不时都有说起这个的。
    许玉珍总觉得有些尴尬,这又不是寻常百姓家或是一般官宦世家,能够先定下亲事的。
    四年一选秀,不到那时,什么都定不下来,好在老太爷现在发了话。
    甄氏见她低着头闷闷地想着心事也不说话,以为心里还不舒坦。便把怀里咿咿呀呀叫着的幼儿交给乳母带出去,其他的人也都撵了出去。
    “你也别什么都窝在心里,有什么跟嫂子说说。况且你哥哥平日里同郡王爷也有见面的时候。都说见了就必问你、、、”
    甄氏自己同许华承情投意合,之前也颇费了些功夫才成了这门亲。以为许玉珍是小女儿心事,不由得拣着寿王来说。
    许玉珍却不知道该当怎么同甄氏说这些,只能闷闷地随便敷衍了两声,甄氏见了,更觉得了自己猜想得对。
    私下里不由得暗自叹息了数声,同许华承说起道“我看最近妹妹总有些恹恹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郡王府那边来接了几次,府里都有传的,妹妹怎么会不知道。况且这样会不会驳了郡王府的面子?”
    许华承宫里呆了几年,看事就透亮了些,私下只叫甄氏多劝慰妹子,也不说要帮着去说话什么的。
    甄氏眼见丈夫也这样,自然再无话可说,只是担心人多口杂的再惹得许玉珍心烦,只严厉管束婆子丫头们不提。
    文氏精明细微,知道些老太爷的意思,当家主母可不是吃素的,文氏一出手,一时在府里郡王府的话才渐渐下去。
    老太太是满心里是不愿亲待许玉珍这个外、孙女,本来也是为了老太爷同宫里那位才略微看重了些,现在老太爷这样,老太太也没啥可说的。
    李氏心里倒是有些高兴,想着这事指不定就不是定下了的,不然老太爷也不会忽然谨慎起来。
    这样正好,自家的女儿自小就比不得许玉珍,眼见着在亲事上也要差好几截,李氏更是憋屈,这事要是不成,李氏反而觉得好过些。
    因着这事,许玉珍年下只去了一趟甄姨妈家,再有就是宋家过了年要进京了,许明武十分高兴。宋家经着宋老爷子去世,宋子轩流放,元气大伤,几代的世家大族,如今也只是空有一些虚名了,宋子轩不得已决定入仕。许明武与之共同经历了苏州那一趟几乎丧命的动荡,最后许家势大些许明武逃过一劫,宋子轩逃不过,许明武心里一直觉得过意不去。
    如今宋子轩有意入仕,许明武极力举荐,皇上早已知道宋子轩博学鸿茹,先帝年间多少冤假错案,现在慢慢平反过来,有能用的自然要揽到朝廷上来,这样就更显得新皇圣明,于新皇声威也是有好处的。
    于是宋子轩被直接钦点为翰林院学士。
    许玉珍知道家即将入京,因此高兴了好一阵,同任氏商量着到时要设个宴请来,也算接风洗尘。
    这样筹划着宋家进京的事,就把心里的那点烦闷给去了。
    老太爷见她丝毫不因郡王府的事不乐,更是觉得自己这个孙女端庄守礼,比之当初的娘娘也不逊色。
    世家大族,宠辱不惊,稳中求进,才是长久繁荣的关键。
    在这一点上,许玉珍的表现恰合了老太爷的心意。
    腊月二十,皇上宴赐亲贵,钦赐了许老侯爷黄袍马褂另戴双眼花翎。
    腊月二十六,许贵妃端慧贤达,皇上加封其皇贵妃仪制,年后行册封礼。
    许家不免喜气洋洋,皇贵妃之位一直悬空着,如今总算尘埃落定。
    许老侯爷深觉脸上有光,心情一好,精神越发矍铄起来。
    许玉芳加封皇贵妃,按礼说许家要入宫恭贺,只是宫里太皇太后病体日益沉重,许贵妃每日侍奉在前,兢兢业业,将自己的加封之事都抛之脑后,更令家人不得恃宠而骄,忘了为人臣者根本,皇上见贵妃如此深明大义,很是称赞。
    得了这一消息,许家哪里还会大肆庆贺,只提表入宫表示贺喜之意,就连年节下的宴乐都尽量省去。
    按说太皇太后这病拖了好几年,时好时坏,可是这回却好像是真不行了,自进到腊月就一直卧床不起,无名道人也被接进了宫内,皇上因为这个发作了两位太医。
    许家从前行事就不露锋芒,如今更是低调谨慎起来。
    正月一过,太皇太后就传了病危,怀安公主的婚事本来是早定下的二月,可是据传公主因为太皇太后的病自求暂不愿出嫁,把个太妃气了个仰倒,竟至要跑到太皇太后那里哭诉,皇贵妃时时盯着,没让惊扰了太皇天后。
    但是这事一直传到了宫外,岳家此时就成了一个笑话。
    许家等人私下里说起来,也觉得娶这么一个公主,真真就是烫手的山芋。
    这婚事拖了数年,岳家的公子如今二十好几了,娶不了老婆,退亲又退不了,许玉珍对这事知道一些的,如今竟也觉得岳家可怜得很,把当时雍王府的嫌隙也给勾了去,心里想着这岳峰也是个可怜的,那时他做那等形态也是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弄来弄去,还是要娶了公主才算完事了,终归是白忙一场。
    怀安公主的婚事皇上没做出变更的意思,正月许玉芳加封了端敬皇贵妃,宫里也准备着怀安公主出嫁的事宜,都说是要给太皇太后冲喜。
    可惜二月初十,太皇太后薨了。
    举凡皇后妃嫔、王妃公主、内外命妇均要按制服丧。
    皇上与太皇太后感情甚笃,太皇太后仙去后皇上悲不自胜,几次晕厥在灵前。
    皇上如此,王公大臣及内眷们入宫举哀时个个都是哀戚不止,京中再无闻丝竹享乐之声,比之先皇国丧时尚要哀痛几分。
    老太太、李氏、文氏、甄氏四人均要进宫哭悼,家中无人掌事,想来想去,只能将事托给了任氏,许玉珍许玉芬姐妹、廖氏协助。
    廖氏是个胆小无用的,现在老太太李氏等人不在,留下了许玉珍许玉芬许华这些金贵的小姑子小叔子,她哪里敢揽事,凡事都以任氏许玉珍为主,半点事都不肯决断。

    第二百二十章

    任氏信心满满,操持了几日,原本依附着大房的那些家人有些偷奸耍滑的都被她狠狠地料理了一顿,其他的人见了这样,只得把自己的一些小心思收了。就是文氏等人的心腹也没有因此放肆,只兢兢业业地办事。府中倒也风平浪静。
    就只有一个许玉妍颇令任氏头疼,有一日说是厨房准备的饭菜是生冷的,自己吃了之后腹痛难忍,着人去厨房理论,双方争执之下闹了一场。任氏忙着给许玉妍请医调理,处置了几个人,才算是平息了。
    许玉妍只哭得上气不接下去,只闹得要吊脖子似的。
    任氏头大如斗,小心安抚了半天,生让许玉妍滚在她怀里哭了半日,回去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