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渐渐地黑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在高原上升起,天空如一块纯净的黑色晶石,一座座雪峰在月光的照耀下,笼罩着一种梦幻般的晶莹色彩。

    这时,一千五百吐蕃军经过了一座峡谷,峡谷并不高,但两边却如刀劈一般的笔直陡峭,峡谷内的光线变得昏暗起来。

    峡谷长约五里,吐蕃军走到一半时,论察德赞开始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唐军作战素来诡异,会不会有埋伏,可一想到唐军只有四百人,就算有埋伏,杀伤力也不大。

    他举起酒壶,一连灌下十几口酒,酒精在他体内挥发,使他的胆量的倍增,在高原上是吐蕃人的天下,唐军算什么?

    就在这时,他似乎听到了一种轰隆隆地闷雷般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不止是他,所有的吐蕃军都听见了,他四处抬头,忽然发现数十个黑漆漆巨大影子陡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速度极快,挟夹着狂风,‘呼’地向他们冲来。

    吐蕃大军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已经看清楚了,每一块都是重逾千斤的巨石,吐蕃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数十个巨大的滚石便冲进了队伍中,霎时间惨叫声大作,骨骼的‘咔嚓’折断声,被砸成肉饼的压迫声,此起彼伏,就在这一瞬间,数百名吐蕃军已经命丧当场。

    紧接着,又有数十块巨石从两边山顶滚砸下来,吐蕃士兵吓得四散奔逃,论察德赞也惊得目瞪口呆,他调转马头便逃,但一块巨石还是砸中了他的马后腿,战马惨嘶一声,摔倒在地,将论察德赞抛出十几步外,他侥幸逃过一劫,两名士兵连忙扶起他,向来时的谷口奔去,近千名吐蕃士兵跟随着他一起奔逃,另外两百人向另一边谷口奔去。

    突来的袭击和极为劣势的地形使吐蕃军无从适从,他们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见,但有一点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若再不逃出山谷,这里就是他们的丧身之地。

    论察德赞更是恨得心中滴血,他隐隐有些猜到他是被廷素欺骗了,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逃出去将那个该死的国王剥皮做鼓。

    就在他们离谷口还有不到百步时,只听一声梆子响,谷口万箭齐发,强劲的弩箭射穿了吐蕃士兵的皮甲和锁子甲,射穿了他们的木盾牌,哀号声骤起,霎时便倒下了一大片吐蕃士兵,这一次论察德赞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头颅,将他射毙当场。

    吐蕃士兵转身便逃,在奔逃中又有数百人被唐军的弩箭从后面射倒,最终还是有五六百人逃出了射程,又向另一边出口奔去,数千唐军不慌不忙,步伐凝重如山,一步一步向山谷内逼去.

    在谷口的另一边,两百余名吐蕃士兵也同样遭到了伏击,一支千余人的唐军骑兵杀出,刀劈矛刺,人头滚滚,死尸遍地,哀嚎声响彻山谷,仅片刻时间,将这两百余人一个不剩地全部杀死.....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在山谷内进行,吐蕃士兵反反复复被屠杀,唐军不接受投降,所有吐蕃军一概杀死,一个时辰后,山谷里安静下来,弥漫着刺鼻的血腥之气,唐军在迅速地整理着战场,不多时,一支约一千余人穿着吐蕃军盔甲,打着吐蕃军旗帜的骑兵队伍从山谷中出来,迅疾地向大勃律都城巴勒提城飞驰而去。


第五百零三章 雪域奇兵

    唐军攻打大勃律的重点并不是拿下大勃律的都城,而是在于全歼大勃律的五千吐蕃军,同时也要占据横跨狮泉河的两座藤桥。

    狮泉河上的深涧急流将大勃律国一分为二,大勃律一共有两座城池,除了河西的都城巴勒提城外,东面还有一座叫朗多城的小城,全国数万人口分布狮泉河两岸,全靠两座桥联系。

    这两座桥相距约二十里,被当地人称为北桥和南桥,两座桥都由吐蕃军把守,其中北面之桥较宽,是铁索桥,能通过大型辎重,是大勃律人主要的通行道路,而南面桥则是藤桥,由于北桥被吐蕃人征为军用桥,当地人只能绕道南桥通行。

    走南桥的大路也须经过吐蕃人城堡,但它又有另一条小路相通,相比北桥的重兵把守,南桥的吐蕃军就少得多,只有一百人,五十人桥东,五十人桥西,主要是为了收过桥费。

    夜里三更时分,南桥忽然热闹起来,大勃律国王廷素率领三千勃律国军出现在了南桥,他们过桥的理由很简单,他要去河东岸视察他的臣民,尽管三千人的军队走南桥有些奇怪,但廷素毕竟是一国之主,除了主将论察德赞凌驾于他之上外,其他吐蕃士兵还不敢刁难于他,三千勃律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走过了南桥,向东岸的腹地而去。

    黑暗中,尽管勃律军的军容看不清楚,但还是有几名吐蕃士兵发现这支军队的奇怪之处,勃律军配的都是短剑,那是吐蕃军淘汰给他们的武器,而这支勃律军却佩戴长刀,颇似唐军的横刀,还有他们人人都裹着袍子,虽然天气寒冷,但总让人感觉长袍下面藏着什么,还有他们战马似乎也格外雄骏。

    尽管疑点重重,但还是没有引起这些吐蕃士兵的足够重视,这也难怪,唐军从来没有踏上过大勃律的土地,不说唐军,任何汉人军队都没有踏上过大勃律的土地,所以他们压根就想不到会有唐军到来。

    .........

    就在廷素率领三千勃律军过了东岸后不久,又一支千余人的吐蕃军来到了南桥西岸,今晚怪事颇多,驻守南桥西岸的吐蕃百夫长立刻迎了上去,问道:“为什么不走北桥?”

    夜色中有人用吐蕃语答道:“北桥断了两根铁索,正在抢修,无法通过,我们只能走南桥。”

    回答没有任何破绽,百夫长也以为是前段时间过桥大军导致桥损坏,他便回头挥手道:“放行”

    守在桥边的十几名吐蕃士兵立刻闪开了,大军向藤桥开来,随着士兵越来越近,一名手提大刀的将领走过了百夫长的身旁,就在这时,百夫长忽然发现了这支军队不对,不是吐蕃人,他大吃一惊,刚要叫喊,却被骑马大将一刀砍下了脑袋,大军一拥而上,将五十名守桥的士兵团团围住,在一片惨叫声中,五十名吐蕃守桥士兵被全部杀死,这时,对岸也隐隐传来了惨叫声,两岸一百名吐蕃士兵瞬间便被解决了。

    这时,南桥两岸的烽火台点燃了,这是求救的信号,也夜空中格外地明亮刺眼。

    ........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句话用在唐蕃两军身上一点不假,吐蕃军的兵力数量、部署,他们所占领地势的优点及,吐蕃军的援军情况等等,吐蕃军的一切情况,唐军都了如指掌。

    相反,吐蕃军对唐军却一无所知,‘汉军从未涉足大勃律’的观点已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没人会相信此时唐军就在他们身边,情报的严重不对称,使得此时的状况就像正常人对阵一个瞎子、聋子。

    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唐军倾斜,如果把情报比作天时,那么大勃律国的态度就是人和了,不容否则,大勃律对唐军的帮助,是这次战役的关键,正是大勃律人的倒戈,使吐蕃的地利优势被一点点的蚕食了,唐军已经占领了南桥,并点燃了求救的烽火。

    这一次来救援南桥的,是东岸的一千吐蕃军,他们距离南桥只有二十里,大勃律国王廷素亲自跑到东岸的吐蕃大营中求援,三个村庄的数百名大勃律人因不满沉重的税负而造反了,他们袭击的南桥的吐蕃军,廷素恳求吐蕃大军去救援。

    唐军一次又一次地将战争的诡道和人性的欲望利用到了极点,东岸的吐蕃军从来不会怀疑大勃律国王廷素已经成为了间谍,也不知道他们的万夫长已领兵去追击唐军巡哨了。

    在他们看来,镇压大勃律人起义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尤其杀光男子后,剩下的女人就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的战利品,枯燥的戍兵生涯需要这种带血的游戏。对女人的欲望蒙蔽了吐蕃人的最后一丝理智,一千吐蕃军急不可耐地向南桥奔去,不到一个时辰便赶到了南桥,造反的村庄在西岸,驻守桥东的五十名吐蕃士兵已经不见了,夜雾弥漫着峡谷,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对岸喧嚣吵嚷,夹杂很多年轻女人的尖叫声,隐隐有不少女人在喊:‘求求你们,放开我’,仿佛在央求着什么,哀求声随风飘来。

    “是我的士兵”

    廷素大声喊道:“一定是我的士兵将他们包围了,我答应你们,只要杀死造反者,所有的女人都可以送给你们为奴,甚至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