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诗把孩子抱起来,李庆安低头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下,笑道:“我的小宝贝,快点长大,爹爹会用天下最漂亮的钻石来打扮你。”

    李庆安又亲了如诗一下,在她耳边低声笑道:“还有你这个大宝贝,身子快点好起来,咱们努力再生一个。”

    如诗娇羞地点了点头,李庆安这才转身走了。

    .......

    李庆安赶到政事堂,走到门口时,正好遇到了王昌龄,他也是来参加会议。

    “大将军,正好我有件事要先向你禀报。”

    王昌龄从卷宗袋中取出一份文书,道:“这就是上次大将军说建立安西大学堂的方案,因为时间比较急,我打算利用大将军原来的住处,稍微改一下,便可以用了,不知大将军是否同意。”

    建立安西大学堂并非是招收学生来读书,而是准备对安西的文武官员进行轮训,有点类似后世党校一样的性质,主要是为保证官员们在政治方向上和他一致,尤其这个月随着刘晏投奔自己后,北庭那边连连传来消息,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判官杜鸿渐以及侍御史崔漪等二十几名河西及陇右的重要官员来安西求职,当然,这和他们被程千里排挤有关系,这些重量级的官员来投,使李庆安建立大学堂的念头更加急迫了。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就不用请示我了,由你全权负责实施。”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进了会议室,今天主要是商讨开矿铸钱方面的事情,会议室中,几名主要的官员都已经到了,段秀实、岑参,贸易署令侯义云、铸钱署令张潮,以及刚刚提升的财税署令刘晏,众人济济一堂。

    大家坐下,铸钱署令张潮小心取出一个木盒子,平平地端放在桌上笑道:“根据大将军的指示,银角子已经铸造出来了,请大将军过目。”

    李庆安精神一振,连忙起身凑上前,银角子是个非常好的创意,银元和铜钱之间的比值太大,中间需要过渡的货币,就像后世十元、二十元一样,本来银钱是最好的钱币,但朝廷白银不多,无法大量发行,只能用含银钱币,可那样民众又不买帐,更重要是容易造假,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而银角子便可以避免这种造假。

    张潮打开盖子,只见里面分为两格,盛满了两种纯银颗粒,一格是当五十钱的银角子,另一格是当二十钱的银角子,所谓银角子,其实就是标准形状的碎银,五十钱的银角子是五角体,大小如一颗花生米,二十钱的银角子是三角体,大小如玉米,打磨得非常光滑,李庆安抓了一把放在手中,手感很不错。

    张潮解释道:“这种银角子很难造假,如果掺杂铅或者白铜,重量立刻会上去,手轻轻掂一下便知道真假,现在已经铸造了各五百斤,准备到千斤后送去中原。”

    刘晏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熟悉安西情况,对铸造银角子一事竟丝毫不知情,他惊讶地捡了几颗在手上,左右细看,不由赞不绝口,问道:“这是怎么磨光的,竟然没有一点轮廓?”

    张潮笑道:“我们将粗银角子和铁丸放进大瓮中,然后利用水力让大瓮上下前后翻转,时间久了,银角子的毛边就会被铁丸磨净,而且这种银角子将来的使用会很繁忙,反复换手,它一样会被磨得光滑,所以这个问题不用担心。”

    李庆安点点头笑道:“可以,就按照计划,一个月后起运中原,让朝廷在领教咱们的银元后,再尝一尝安西银角子的滋味,说不定圣上又会将它改名为大历银角子。”

    众人都笑了起来。

    “我看完全有这个可能。”

    王昌龄笑道:“朝廷之所以敌不过咱们,就是因为中原没有大银矿,所以他们无法使用纯银,这就是咱们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有大银矿,而且还有金矿和铜矿,只要朝廷承认金银为钱币,用不了几年,整个大唐的钱币就将被安西控制,那时,人员和物资都会源源不断送来安西。”

    提到金矿,大家便进入今天的话题,关于上游碎叶河上游发现金砂的情况,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很早就在碎叶河上游的河床中发现了金砂,但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安西节度府迁到碎叶后,有了专门的探矿军队,这才发现了碎叶河上游的金砂矿竟是一个品位极高的大型金砂矿,而且还在河水流入碎叶河谷处,发现了几处特大型的银矿和硫磺矿,开采价值很高。

    考虑到有必要建立不同白银的来源地,安西政事堂便决定开始碎叶北部的银矿,并同时在碎叶河中淘金,今天他们开会就是要讨论一些开矿的具体事宜。

    “关键是人力不足!”

    王昌龄继续说道:“我们刚刚建立了织布、纺丝、陶瓷、酿酒等十几个工坊,又追加了几个兵器工坊,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好在有信德那边运来大量粮食,使很多劳力得以从土地上解脱,但开采碎叶银矿,至少需要上万劳力,我们恐怕很难办到。”

    李庆安沉思了片刻道:“这样,碎叶银矿可以让吐火罗的战俘来开采,而吐火罗那边劳力缺口,则用信德人来补充。”

    说到这,他又笑道:“如果有可能,我还可以牵一千头大象来做搬运工,不过,我要亲自去看一看矿场,随便视察碎叶河谷。”

    李庆安见刘晏眼中充满了期盼,想起自己曾答应过他,便笑道:“刘署令也一起去吧!”

    ......

    碎叶河也叫楚河,发源于怛罗斯北部山区,上游流经沙漠荒滩,进入碎叶河谷,最后注入热海,全长五百余里,其中近两百里流经碎叶河谷,成为碎叶河谷中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碎叶河谷是一座巨大的山谷,最宽处有百余里,最窄处也有二十余里,山谷两边雪峰林立,高大挺拔的山脉阻挡住了寒流侵袭,使碎叶河谷内格外的温暖湿润,有大大小小几十条支流流入碎叶河,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碎叶河谷成为了一片广袤富饶之地。

    这里原来散居着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大量汉人西迁后,突厥人和突骑施人则定居在贺猎城和冻城一带,碎叶河谷内便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汉人定居点,少则千户,大则数千户,并有驻军一万余人,连同军属也分布在河谷之中,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城池开始出现,碎叶河谷内成立了五个新县城,县城周围随处可见大片农田和村庄。

    这天中午,李庆安一行千余人,来到了距离碎叶约八十里的楚河县境内,楚河县也是新县,去年才成立,有人口三千余户,在内地也算是中县了。

    他们离县城还有十里,他们沿着碎叶河的一条支流而行,不远处是一处低缓的山坡,山坡上种满了桑树和茶树,分布一片片桑园和茶园,尽管已是冬天,但河谷内十分温暖,河水并没有结冰,只是河水很浅,潺潺地流动着,直接可以从河床上淌水而过。

    “大将军看那里!”

    刘晏指着远处一座掩映在树林中的高高水车兴奋地喊道,一路上的美景使他终于忍不住喃喃地自言自语道:“这里简直比关中还要富饶。”

    “不光是比关中富饶,这里还有关中农民做梦也得不到的东西。”

    李庆安指着不远处山坡上大片桑林和水车两边的近四百亩的良田,笑道:“这些都是一户人家所有,这户人家我还记得,好像是姓魏,我去年来视察过,是河东的一户流民,一家七口人,来安西的路上老两口险些在河西饿死,现在他们已经在这里安居落户了,小儿子在北庭从军,跟着崔乾佑,他们是军户,在这里不用缴一文税钱,也不用上缴粮食,更不会有土地兼并。”

    “那如果不是军户呢?”刘晏饶有兴致地问道。

    “如果不是军户,那就是三十税一,头三年免税,如果不种田则收户税,每年一百文,可如果生了孩子,安西官府还要每月倒贴一贯钱,很不错吧!”

    刘晏怔半天才长叹道:“这么好的事情,大将军怎么不去中原宣传呢?大量移民一定会滚滚而来,何愁人力不足?”

    “明年吧!明年开春后,我就会收拾程千里,重新打通河西走廊,再次招募移民。”

    河边几名农民正在修葺沟渠,见有大队骑兵经过,都放下活路好奇地翘首观望,李庆安忽然认出了其中一个老者,便催马上前笑道:“魏老丈,还认识我吗?”

    老者看了李庆安半晌,忽然跪了下来磕头道:“小人不知大将军驾临,有罪啊!”

    旁边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