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不能和历史上的安史之乱相比,安禄山并没有公开造反,更没有直接杀进关中的决心,他仅仅只想要河东,所以想出一个拦截安思顺的借口,历史上,安禄山最终是得到了河东节度使一职,所以他才有能力造反。

    而现在,历史似乎在用一种迂回的方式,继续着原来的轨迹,一旦安禄山拿到河东,他手中的经济资源和军事实力将大涨,使他最后必然会走向造反。

    凉州城墙上,夜风吹拂,李庆安站在城垛口,久久地望着东方。

    “似乎安禄山进军河东,使大将感受颇深啊!”严庄慢慢走到李庆安身后笑道。

    “是啊!安禄山确实很有魄力。”

    李庆安轻轻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我有一种预感,当圣上听到这个消息,他必然会感到惊骇异常,不知他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

    “我认为圣上虽然会震怒异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会立刻发兵进攻河东,河东的重要性非同寻常,是大唐起家之地,不容有失。”

    “他虽然是这样想,他甚至恨不得将安禄山碎尸万段,但是我敢肯定,他最后还是会补封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

    李庆安回头看了一眼严庄,见他的神情,似乎有些不太认可自己的意见,便笑了笑,继续道:“事实上,圣上手上只有二十万人马,加上江淮、襄阳以及剑南的军队,最多不过四十万,这四十万人马他不可能全部集中起来对付安禄山,顶多只能用三十万,而安禄山手上的军队也有二十几万了,兵力和他相差无机,但战斗力却超过朝廷军队,我想圣上心里应该有数,一旦撕破脸皮打起来,他的大唐江山能不能保得住,还是一个大问题。”

    “大将军虽然说得有理,但安禄山占据河东,朝廷也绝不会善罢甘休,或许不会撕破脸皮,但斗争一定会继续下去,不过对于大将军是一个好消息,以后朝廷的注意力将转到安禄山身上,而不再是大将军了。”

    严庄不禁感慨万分,叹道:“我们来时,还有很多将领都不理解为什么大将军不趁机占领河西,仅仅只驻防了沙州,现在看来,大将军的决策确实很英明,不错,非常不错!”

    严庄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李庆安笑道:“其实我只是想多一点时间巩固自己的实力,就让朝廷和安禄山斗去,我们则埋头做事,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我们再来坐享渔翁之利。”

    两人正在说话之时,忽然从远处奔来几名骑兵,都安西军外围的斥候,他们中间带着一人,正向城门处疾驶而来。

    “城上可是大将军?”一名斥候军官大声喊道。

    “正是,有什么事吗?”

    “雍王殿下派人给大将军送一封紧急快信。”

    “带他上城。”

    不多时,几名亲兵带着一名男子走到李庆安面前,男子躬身行礼道:“在下王云,是雍王殿下的侍卫,奉殿下之令,去安西给大将军送一封急信,没想到大将军竟会在凉州。”

    侍卫将一封密封好的信交给了李庆安,李庆安接过信问道:“雍王殿下现在在哪里?”

    “写信之时在箫关县,但现在应该已经进了青刚岭大营。”

    李庆安拆开了信,就着火把看了一遍,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异常凝重,严庄很少看见李庆安会这样表情严肃,他不由惊讶道:“出了什么事?”

    “信上说圣上病危,估计已经无法再理国事。”

    李庆安长长地叹息一声,“大唐要进入多事之秋了!”


天下 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西奇兵
 
    “大将军,雍王殿下还有一句话,是让我口述给大将军。”侍卫平静地说道。

    李庆安一怔,他不由又仔细打量一眼这名侍卫,觉得此人依稀有些眼熟,便笑道:“我好像见过你。”

    “大将军是见过我,我原是大明宫侍卫,父亲韦涣,我叫韦应物,去年初被调至雍王府出任参军,这次随雍王殿下密赴陇右。”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我想起来了,是在韦府门前,当时你和令尊一起。”

    “大将军说得没错!”

    韦应物笑了笑又道:“那大将军可愿意听我转述的口信?”

    李庆安略一沉吟,道:“好,你说吧!”

    “雍王口述,如果李庆安愿意,可入朝为右相,安西继任节度使由李庆安自定。”

    “雍王殿下是这样说吗?”

    “是,我原话转述,一字不差。”

    “我也请你转述雍王,他的话,我全部记下了。”

    “那我就告辞了!”

    韦应物行了一礼,转身向城墙下走去,李庆安一直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这才回头问严庄道:“先生想到了什么?”

    严庄刚要开口,李庆安却又止住了他笑道:“我们不妨效仿孔明周瑜,各自写在手上,看是否所见略同。”

    孔明周瑜当年干了什么事情,严庄虽然不知道,但他却懂写在手上的意思,他便借着火把在手上写了两个字,李庆安也写了两个字,握拳捏了,两人手靠近,一齐展开了手掌,在猎猎的火光下,只见二人手上都写着两个同样的字,‘进京!’

    两人对视一眼,皆心领神会,一齐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

    李隆基病危,关中空虚,安禄山河东虎视,长安必然人心惶惶,如果趁虚入京,李庆安便可以尽占天时地利和人和,一个时辰后,三千安西铁骑离开了凉州,向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

    青刚岭大营,意外再次发生,荣王李琬被迫去灵州劝降安思顺,但他深知此时去灵州,无异于羊入虎穴,所以压根就没有去灵州,越过青刚岭后,他便躲藏在附近的村镇中,不料正是他这个决定,使他比李亨接到消息的时间提早了一天,只是青刚岭的道路被泥石流冲毁,他无法就近赶回,只得绕过了青刚岭,尽管如此,他还是比郭子仪早半个时辰赶回了青刚岭大营。

    李琬跪在李隆基的病榻前已经良久,李隆基静静地躺在床榻之上,他已经昏迷了五天,长期纵欲和*药的严重危害最终使他走到了生与死的临界点,幸运的是他没有死去,虽然明显地消瘦了,但他还能进食流质食物,保住了一条性命,作为人的生命他是可以延续下去,可他的帝王生涯却走到了终结,无论是大唐的各派**力量,还普通朝臣和民众,他们都无法接受一个昏迷不醒的皇帝,杨国忠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李琬也意识到了,大唐新帝将出,李琬心中很乱,他没有半点准备,事情突然而来,他不知自己该如何应对,内心的茫然使他跪在父皇面前,久久难以做出决定。

    旁边的杨国忠却心急如焚,他希望李琬是来主持大局,是出头掌控军权,他应该去召集高级将领的会议,让将领们向他效忠,而不是躲在这个角落悲思父亲,眼看已经快半个时辰过去了,李琬丝毫没有行动的意思,杨国忠再也忍不住,上前轻轻扶起李琬劝道:“殿下请节哀顺变,眼下之急是要稳住军心,防止军队哗变,殿下明白吗?”

    “我知道。”李琬叹了口气道:“我已经收回了河东军军权,其他陇右和关中军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掌控,等晚上,我再和他们一一约谈,相信一定能说服他们。”

    “晚上!”杨国忠一下子急了,他没见过这么优柔寡断的人,这么关键时刻了,他还要晚上再约谈,杨国忠按耐不住内心的焦急,索性把话挑明了,“殿下难道还不明白了,殿下若掌握了这二十万大军,大唐皇位就是归殿下所有,这么要命的时刻,殿下还有什么好犹豫,赶快召集将领开会,得到他们的效忠,武贤仪的两个儿子也已向这里赶来,再晚一步,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没了。”

    杨国忠话音刚落,帐外忽然传来侍卫的急声禀报,“相国,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已经进入大营,同来者还有三千骑兵。”

    杨国忠一呆,他蓦地转身吼道:“是谁这么大胆,敢放他进来的?”

    “没有人决定,守营门士兵自然就放他进来了。”

    杨国忠急得连连跺脚,“糟糕了,殿下,这下真的糟糕了!”

    不容置疑,郭子仪赶来必定是来夺权,杨国忠额头上的汗都急得淌了下来,自己真是瞎眼了,竟然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优柔寡断的亲王身上,杨国忠后悔不迭,但他已经无可选择,他一把抓住同样目瞪口呆的李琬急道:“现在先赶紧把河东军抓在手中。”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