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途的终结,但没想到,他今天竟然被封为了郡王,唐初,如此多的开国名将都没有得到这一殊荣,而他高仙芝得到了。

    他跪了下来,哽咽道:“臣谢陛下隆恩!”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庆安身上,下一个应该就是他了,朝堂上寂静无声。

    李隆基远远瞥了一眼李庆安,却淡淡道:“朝会时间太久,暂时休息一刻钟,传朕旨意,各位相国在栖凤阁开会。”

    “陛下有旨,休朝一刻钟,各位相国在栖凤阁开会!”

    ……………………

    群臣纷纷走出了含元殿,殿外天色已经大亮,空气清新,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大殿中的昏昏睡欲被驱赶得无影无踪。

    李庆安也缓缓走出大殿,李隆基的突然刹车让他心中有一点不安,按理,就算要临时休息,也应在一个议题结束后才进行,可是偏偏在封赏议题在最后到他之前却停了下来,让李庆安隐隐感觉到,李隆基的临时相国会议,是针对他。

    “大将军!大将军!”

    有人在他身后连喊两声,李庆安仍茫然不知,他仍在沉思之中。

    “李将军!”

    这下他听见了,他转过身,见是一名胡人将军在叫他,此人约五十岁上下,身材瘦高,长着一双鹰一般的眼睛,李庆安只觉得有些面熟,却一下子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

    “李将军,你忘了吗?在石堡城之战中,我们一起开过会。”

    李庆安猛地想起来了,此人是朔方节度副使阿布思,当年在石堡城之战中他代表朔方军参战。

    “原来是阿布思将军,你怎么也在长安?”李庆安施礼笑道。

    阿布思上前拱手施礼道:“我是来京城办事,朝会要求在京七品以上官员皆要参加,所以我也来了,我先要恭喜李将军了。”

    “何喜之有?”

    阿布思笑道:“现在只是暂时休会,一刻钟后就轮到大将军了,所以我先表示祝贺。”

    李庆安刚要谦虚几句,他忽然看见哥舒翰走了出来,他便连忙道:“我还有事情,我们改天再聊。”

    “好啊!我明天来请大将军喝酒,可否赏光?”

    李庆安见哥舒翰要下台阶了,他便点点头,“没问题,那我先走一步。”

    “大将军请便!”

    李庆安告一声罪,便匆匆向哥舒翰追去,阿布思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露出了一丝忧虑之色,他一转身,却见安禄山和庆王李琮走了出来,他吓得一激灵,连忙低头向一旁匆匆而去。

    哥舒翰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若不是今天大朝,他早就拂袖而去了,他本来不想出来,但他旁边的高仙芝周围挤满了祝贺的人群,他心中更加激愤,大步走了出来,一路不少人叫他,他都不理睬。

    “哥舒兄请留步!”

    后人有人在追赶着喊他,这下他停住了脚步,是李庆安在叫他,他叹了一口气,转身道:“我要恭喜贤弟了。”

    李庆安暂时还没有得封,哥舒翰的语气也和缓很多,虽然谈不上同病相怜,但至少他面子上也略略过得去。

    “哥舒兄,早上杨国忠和你谈过了?”

    李庆安没有迂回,见面便直奔主题,刚才吉温在长篇宣读时,李庆安便一直在考虑哥舒翰之事,他慢慢地悟到了一点端倪,李隆基恐怕是在挑拨哥舒翰和他的关系,以防止他们二人因两线作战而结盟,所以派杨国忠来告诉他此事。

    哥舒翰默默点了点头,道:“杨国忠给我转述了圣上的意思,今天的朝会不准备册封我了。”

    这是在李庆安的意料之中,但他想得还更深一层,道:“哥舒兄以为杨国忠会把圣上的意思完全不漏地转述给你吗?”

    哥舒翰也愣住了,半晌,他才道:“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圣上还有别的话?”

    “一定有!杨国忠有没有告诉哥舒兄,圣上为什么不册封?”

    “这个……”哥舒翰也想起来了,当时杨国忠只告诉他今天只封两人,没有他的份,确实没有告诉他愿意,当时自己一时激愤,竟也忘记问了。

    “他没有说。”

    “这就对了!”李庆安冷笑一声道:“杨国忠为什么不说,他无非是想借机挑拨你我的关系,所以他把圣上更重要的话刻意隐瞒了,哥舒想一想,多封一个郡王又有何不可?这会有什么影响?难道会是哥舒兄不够资格,但我想若连哥舒兄都不够资格,那安禄山就更不够资格了,哪里还轮得到我和高仙芝,大唐之危,吐蕃为最,又几时轮得到南诏和契丹,圣上不册封你,肯定是有他的想法。”

    李庆安的这番话让哥舒翰心中大为舒服,他对李庆安的一点点不满也随之飞得无影无踪。

    “贤弟能猜到会是什么原因吗?”

    李庆安微微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圣上是在等!”

    “等什么?”

    “等哥舒兄两线战役的捷报传来。”

    哥舒翰恍然大悟,心中的纠结蓦地解开了,他拍了拍李庆安的肩膀道:“多谢贤弟开导,此事我会向圣上去印证,那杨国忠居心叵测,我也不会放过他。”

    ……

    栖凤阁是紧靠含元殿的一座向外延伸的阁楼,在东面相对的另一座阁楼叫名翔鸾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

    此刻,栖凤阁内正在召开一场紧急的政事堂会议,由李隆基亲自主持,中书令兼兵部尚书李林甫、门下侍中兼刑部尚书陈希烈、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杨国忠、户部尚书张筠、礼部尚书杨慎衿、吏部侍郎韦见素等六名相国依次在座。

    李隆基忽然中断封赏,临时召开政事堂会议,令人在座的相国们都感到疑惑不已,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众人都略略猜到了一二,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将要发生了。

    这时,李隆基咳嗽了一声,缓缓对众人道:“叫诸位爱卿来临时开会,是朕有三件重大事情想在今天大朝上宣布,各位是相国,所以朕想事先对大家说清楚,第一件事,朕决定扩相。”



天下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会之争(下)

    扩相是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两年前废太子时清除了东宫党的裴宽、卢涣和独孤浩然三名相国,很快,李庆安在河南道视察时反击杨国,崔翘丢了相位,这便使的九相变成了六相,相国党、杨党、张党各占两席,可谓势均力敌,可去年陈希烈有投靠杨国忠的迹象,再加上李林甫的身体日益虚弱,众人便知道,改组相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今天李隆基宣布扩相,众人都没有表示惊讶,关键是谁能入主相位。

    王珙是必然的,现在相国党势弱,只剩下李林甫一人,作为继承者,王珙必然会入相,接掌相国党的大旗。

    李隆基看了一眼众人,缓缓道:“朕的一直认为政事堂应以九相最为适合,但因种种原因。现在只剩下六相,导致在座不少爱卿都身兼二职,这一方面给大家增加劳累,另一方面权力过于集中,这样不妥当,所以朕想了很久,便借今天这个机会,重新调整一下,扩增为十相,李相国。”

    李隆基向李林甫望去,李林甫连忙起身道:“老臣在!”

    今天李隆基扩相,事先曾给李林甫提过一次,当时是李林甫提议王珙出任中书侍郎,但被李隆基否决了,他说自己另有人选,那时李林甫便猜到,今天李隆基要扩相了,但他却没有想到会扩四人,一个自然是王珙,那另外三人会是谁?

    李隆基摆摆手道:“相国身体不好,请坐下!”

    待李林甫坐下,李隆基才接着道:“朕想先请李相国让出兵部尚书一职。”

    “老臣遵旨!”

    李隆基笑了笑,又对陈希烈和杨国忠二人道:“你们也一样,陈爱卿让出刑部尚书,杨爱卿让出工部尚书,这样,三名尚书再加上中书侍郎。一共就是四个名额。”

    他看了一眼韦见素,道:“韦爱卿,朕准备任命你为兵部尚书,你心里可有想法?”

    韦见素大喜,他虽为权重的户部侍郎,可实际上却被杨国忠处处掣肘,他半分权力皆无,让他为兵部尚书,就是将他从无权的状态中解拖出来,令他喜出望外。

    “臣遵旨!”

    韦见素为兵部尚书,也算是杨国忠的一个小小胜利,尽管令狐飞为兵部右侍郎,但哪里比得上兵部尚书权重,只是杨国忠有些担心,那吏部侍郎会任命谁?

    李隆基仿佛知道他心思,又接着道:“令狐飞升任吏部侍郎,吉温转右,华阴县令裴旻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