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味记 作者:雪妖精01(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15-05-30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条是赵氏和赵春兰擀的,面和的硬,面条切的不宽不细刚刚好,过一下水看着白生生的,往里盛些哨子,这哨子里有肉有菜,汤色红亮,看着让人极有胃口。
    芸娘又往每个桌子上都放上两碟咸菜,这个咸菜是免费的,吃完就添,足够供应。
    这时节青菜、野菜多的是,不拘是什么,随便揪上两把,洗洗就能拌来吃,也不费什么事,也花不了多少银钱,送给吃面的人,让他们吃个鲜亮,有免费的,食客心里也舒坦些。
    另外每个吃面的人,芸娘都会送碗白汤,所谓的白汤,其实就是凉的面汤,热的在这天喝着难受,这种凉的吃完面,喝一碗是刚刚好。
    “真是舒坦啊。这面吃的够本。”
    一个汉子喝完了最后一口白汤,大叫了一声,抒发这自己的意思。其余的人看了看他,都笑了开来。
    芸娘一边下着面条,一边咧起了嘴角,这些食客粗人居多,说话不讲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过她倒觉得挺可爱的,很真实。
    芸娘的摊子面好,价格实在,又有免费的咸菜和白汤供应,附近的都愿意来吃一碗,所以声音挺好,每日的面都能卖完。
    就这样芸娘的摊子又开始摆了起来,赵春生则平整着对面的地,但等着农忙结束,他就去请人盖铺子。
    没过几天,芸娘出摊子的时间,发现陈家的马车从庄子里出来,路过她的摊位前,往大路的方向去了。
    她看到赶车的人是陈宝贵,马车到他们摊子的时间,那车窗还打开过,虽然很快就合上了,但她看的清楚,里面那张带着怒气的脸是刘氏的。
    刘氏这是要回娘家吧?她终是没能把陈致远带去。
    想到这里,芸娘嘴角的弧度更大了。
    过了些日子,她又听说,陈致远的那个表妹在议亲了,不过对象不是陈致远,而是别家。
    而刘氏好像很生气,在家躺了好几日。至于详情如何,芸娘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都是庄子内传来的,芸娘听过笑笑就过去了,她现在没时间八卦这些,因为对面的铺子终于要开始盖了。
    工匠就是请的陈致远说的那个庄头,芸娘见过,三十来岁一个汉子,皮肤黝黑,人看上去很结实,脾气实在爽朗,报的价格也公道,赵家一合计便订下了他。
    之后庄头便带着人来了,开始忙活着打地基。
    打地基是盖房子里最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种粮食的地,表面的土比较虚,这样才适合庄稼生产。
    要盖房子,就必须把表面打实诚了,这样房子才会牢固。
    打地基是个辛苦活,非常要力气,若是地基打的不稳,将来房子可不结实。
    至于工匠的工钱,晌午管饭和不管饭价格是不一样的,若是晌午管一顿饭,那一日的工钱便少三文。至于给人吃什么,那就看各家的了。
    开始的时间芸娘想着图省事,觉得不管饭,让他们都回自己家吃,这样的话,他们能多赚三文,自己家也不用受累。
    可她摆着摊子,看着对面那些青壮汉子忙碌的身影,心内闪过淡淡的不忍。
    她可是看到,有好几个汉子,晌午都不回去吃饭,拿出的是清早出来带的干粮,也不是啥好东西,基本都是饼子,或者是杂面馒头一类,找个树荫的地方,往那里一蹲就开始吃了。
    有的噎的不行,使劲的咽着口水,才能硬吞了下去。
    芸娘看着不忍心,喊他们来吃碗面条他们却推辞不肯,一是不好意思接受芸娘的馈赠,二是怕芸娘收银子,他们一天会少了不少工钱。
    芸娘只得让舅舅端几碗白汤给他们喝,那几人非常感激。
    可天天这样的话她觉得也不是事,有人是为了省体力不回去,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歇一会,等人来齐了就继续干活。
    加上这些工人有的住的近,有的远些,晌午顶着火辣辣的日头来回跑,回来的时间个个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芸娘看着心里过意不去,她当初说不管饭,不是省这三文钱,要是她做给他们吃的话,只会比这三文多,不会少。
    既然人家给你上工,把活干好,那让人家吃饱,吃舒坦也是主家的责任。
    可现在她觉得不管饭的话,那些实在的汉子让她同情。
    晚上她问过赵春生,赵春生也很同情他们,他在镇子上做过帮工,何尝不是和这些人一样,舍不得吃口好的,还得下大力气,赚的钱也并不多。
    现在轮到自家,他不也忍心这样对待他们,他每日都在现场看着那些人干活,知道这盖屋子确实是力气活。需要体力,那些人挥汗如雨的,他心里也不落忍。
    可他也不忍心让亲娘,让芸娘她们跟着忙活,做这些人的饭不是小事,家里的女人每日也很辛苦,让她们再做这些人的饭菜,他实在说不出口。
    听完施工的情况,秦氏心里也不忍心,最后几人一商议,决定管饭,这样那些人就不用来回跑了,能吃饱,晌午还能歇息一会儿,下晌才更有劲干活。
    不过她们自己不做。请人做晌午的一顿饭。可请谁是个问题。
    

  ☆、155章 你敢!

芸娘找了陈致远,让他帮着找到了上次在他家里见到的王大娘,然后又让王大娘领了一个婆子过来,让她们二人负责那些工匠晌午的伙食。
    交代王大娘,伙食不用细致,大锅饭,有肉有菜,有馒头,让那些工匠吃饱即可。
    但是油水一定要够,让他们吃的好些,干活也有劲。
    王大娘应喏,说一定会不负所托。
    就这样在盖铺子的地方搭了个灶台,一日给王大娘二十文的工钱,她便乐呵呵的忙活上了。
    那边安置妥当,那些工匠们看到锅里的菜。有肥肉,有粉条,有豆腐,有清楚,看着筐里带着白面的馍,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虽然少了三文钱,可不用来回跑了,省了体力,再说吃的也有油水,可比三文值当多了。
    他们觉得主家厚道,干活也有劲,回去后,对于芸娘的摊子,他们也多加宣传,算是回报。
    至于王大娘,一天只做一顿饭,给二十文,还管吃饭,这可是以前都没有的价格,她心里喜欢的厉害,更是感激芸娘,那边一忙完就跑过来给芸娘的摊子帮忙,她也不做别的,擦桌子,洗碗这些粗活,她抢着干。芸娘劝了两次劝不住,也就随她了。
    就这样忙忙张张的过了六月,到了七月。
    天儿越发热了,日头毒辣的厉害,热得发了狂。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似着了火一般,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地里的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地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什么都不做,还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更别说干活了。
    她有心让那些工匠歇息一个月再干。把最热的三伏天躲过去,可他们不愿意,少干一个月就少一个月的工钱。那是不少的收入,他们说他们干惯了,不怕热。
    芸娘无法,只得由了他们,不过话也说的清楚,晌午那一个时辰是绝对不能干活的。实在是怕人中暑,热出人命来。
    饶是这样,没几天赵春生也脱了相,不仅黑了许多,也瘦了不少。
    芸娘说让他在家里不用管事,可他哪是坐的住的人,整天就在盖铺子的地方待着,以防人家要这要那,有事找他。
    芸娘看着心疼,却也无法。只能每日熬些解暑的仙茶汤,或者熬些绿豆粥给舅舅还有那些工匠们吃。
    虽然说这样做,等于多费了不少的银钱。不过能保证那些人不中暑,不会热坏,也算划得来。
    芸娘的好心没白费,赵家落了个好名声,那些工匠回去都说赵家人待人宽厚,倒是消掉了不少赵氏克夫的名声,也算是好事吧。
    就这样,芸娘她们卖着面,铺子那边也按进度进行着。芸娘估计着,要完工差不多还要两个月。
    这天芸娘正下着面。突然觉得眼前有些发黑,头一晕。手没准,面条落在锅内,溅起了几滴滚热的汤水在她手上,她却因为头晕的缘故差点一手按在锅沿上。
    这锅内的水可是滚开的,锅的边缘可烫人的紧,芸娘若是一手按上,那皮非烫掉一层不可。
    幸好赵春兰也和芸娘一起在下面条,看芸娘不对劲一把就扶住了她。
    芸娘的手这才没按到滚烫的锅沿上去。
    “芸娘,怎么了?”
    赵春兰把手里的面条往锅里一丢,关切的问着。
    在旁边正给人往面条碗里盛臊子的赵氏急忙把碗放下,一把扶住了自己的闺女。
    烧火的月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