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觅嫁 作者:水清若云(起点榜推vip2014.2.28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之前我赌气说要坚持留下来,就是等着他们受不住,好跟着一起打退堂鼓,现在他们提了出来,我却还想继续下去,现在只盼着石先生能劝住他们。”

    “只要石先生不发话,再苦再累,他们也不会真逃回去的,关系颜面,谁都丢不起。”

    陆辰儿却是相信,读书人都好面子。

    “你这话倒是说对了,特别是那些以君子自诩的人。”

    陆辰儿回头,瞧见站在门槛上的李璟,愣了一下,一旁的廖怀音,不由忙问道:“你怎么出来了?”

    “屋里屋外有什么区别?”

    这话倒是真的,虽是瓦房,屋顶还是有地方漏水,都要用木桶接着,屋内自然是避免不了潮湿。

    只听李璟又道:“你们去厨房帮忙吧。”

    这两日,在这里吃的都是地瓜,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家家几乎无米下锅,地瓜都是前一年埋在地窖里的存粮,社长家里还好些,还有供他们这么些人可以食用的地瓜。

    几乎每天都是煮一大锅。

    “我们还过去?”

    廖怀音不敢置信,问了一句,陆辰儿也没有去的意思。

    昨儿个陆辰儿和廖怀音在厨房帮忙,差点把厨房烧了。

    俩人熏了一张黑乎乎的脸出来,再也不敢进去了。

    “可以跟着老祖母学。”李璟转身离去,“别忘记了,这次出去,是要大家自己动手的。”

    听了这话,陆辰儿把那句‘可以让护卫过去帮忙’的话咽了下去,没有吐出来。

    陆辰儿不想过去,想去大门外的大木槛上坐下,又想起第一回坐在大木槛里,社长的娘,也就是那位老祖母看见,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直接把陆辰儿提起,不允许她坐那儿,还十分的愤怒:说女人坐在那木槛上晦气。

    到了乡下后,才发现有许多忌讳,大多都是针对女人的,这个不允,那个不允,这个碰了会带来晦气,那个碰了会带来晦气,使得陆辰儿特别不自在,当然廖怀音也好不到哪里去。

    瞧着陆辰儿又去那个大木槛,廖怀音直接拉住她,“我们就会厨房吧,让老祖母教我们烧火,回去还可以在灶上的娘子跟前炫耀一二。”

    陆辰儿不由叹息了一声,“我是担心,我们真把厨房烧了,下回老祖母会不会说,我们女人进厨房也晦气。”

 第一百一十六回:老太太

    晌午的时候,众人从田间回来,一眼望去,人人头上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但除了石先生以及社长家的人,其他五个人,怎么看怎么不像一回事,这就好比乡下人进城一般,格格不入。

    陆辰儿在里面,半天没等到李皓白进来,走了出去,正瞧着他身上还披着蓑衣,两手正在解系带,似胸口的带子打了结,一时解不开,于是走了过去,“我来吧。”

    李皓白闻言,抬起头,轻轻一笑,“一不小心拉成了死结了。”

    “既这样,你也不说一声,让人过来帮忙,或是直接剪断,你打算折腾到什么时候?”

    “若剪断,又得重新穿一根系带,就想着慢慢解开。”

    陆辰儿让李皓白反手提起蓑衣,免得带子受重力,然后瞧着带子上的死结,幸而指甲长,这些日子出来,还没像廖怀音一般因不方便,把指甲全剪了。

    用指甲挑弄着死结,却是很快,没一会儿便把结给打开了。

    李皓白脱了蓑衣,陆辰儿顺手接过,手上突然一沉,“给我吧,挺沉的,石先生说是用棕编制的。”

    是挺重的,抱在手上还有些扎手,李皓白把它挂在屋前的长竹竿上,和陆辰儿一起走了进去。

    昨日第一次吃地瓜,大家吃着觉得新鲜,不由多吃了些,今日瞧着木桌上的木盆里还是地瓜,不由有些失望,每人只食了一个。

    他们这一个个都是惯看新鲜好奇的主,昨儿听老太太的意思,如今屋里只有这地瓜,已经没有米了。因而,再过一两日,只怕大家便会厌了。

    还有这借牛这一桩事。原本只借给湾月村社,经社长这两日一说,临近隔壁村社都来借,如今已变成借给临塘乡的了,又瞧着石先生的打算,索性把第一站变成了临塘乡,暂时是不会离开了,至少得等这阵子春耕忙完。

    陆辰儿和廖怀音待在屋子里也不耐烦,没一个干爽的地方。

    李皓白吃了个地瓜便回了屋,陆辰儿才发现。好似其余四个人也回屋,便跟了过去。

    “你这是做什么,怎么连袜子也不穿。怎么还拿了双草鞋?”

    李皓白还未回答,只瞧着长帆进来了,“二爷,这是从主家那里借来的褐衣。”

    长帆看到陆辰儿,先一怔。却递给了陆辰儿,陆辰儿伸手接过,只觉得褐布粗糙得有些勒手。

    “石先生今天给我讲了一句: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天上午在田埂上站了半日,因而石先生让我们下午都下田,说是要我们亲身体验一下春耕之辛苦。只有自身体验,才能更知民间之疾苦。”

    陆辰儿听了,先是一惊。心里不由嘀咕,你们下田,只怕会像我和廖怀音烧火一般,烧个火能差点把厨房烧掉,别帮忙不成。成了帮倒忙的,还劳累农家。又影响今年收成。

    “你们俩在屋子无聊,要不要去田埂上瞧瞧?”李皓白见陆辰儿不吱声,不由问道。

    陆辰儿一副敬谢不敏的样子,连连摇头,又看了一眼长帆,“我先出去了,你换衣服吧。”

    说着便走开了。

    没多久,他们出门的时候,果真全都换上了褐衣草鞋,唯有赵雅南难得的有些扭捏,出门时,柳敏兮看到赵雅南的脚,还打趣了一句:“你的脚还真秀气,像姑娘家一般。”

    “要你管,长得好不行呀。”赵雅南气冲冲地回了一句,紧跟在程常棣后面。

    不过,陆辰儿还真佩服赵雅南,胆子不是一般大。

    这些天,她和赵雅南没说过一句话,赵雅南看她好似透明人一般,倒不由让陆辰儿困惑,难不成以前都是错觉,只是自己多心了?

    虽脑海中千思万想,但陆辰儿并没有真去开口问。

    若是这样,井水不犯河水,陆辰儿也是极愿意的。

    只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下午的时候,陆辰儿和廖怀音,因在屋子无事,最后还是找了活计,瞧着老太太编着草鞋,跟着老太太学编草鞋。

    看着又不难,牛栏里堆放的去年的稻草也极多,不怕浪费。

    只是看着极简单,老太太的手法十分的灵活,布满沧桑的手如游龙走笔一般穿缝打结,陆辰儿学了半日,好不容易才有一个成形的外壳,长长的指甲硬生生的勒断了两根,还是齐根断了,屋子里连剪刀都没有,陆辰儿只好用牙齿咬断。

    这时,陆辰儿倒觉得廖怀音有先见之明,出来时便剪了指甲。

    没想过,这里连把剪刀都没有,物资还真极其困难。

    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到了这儿,变成不可能,认为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在这里,偏偏成了可能,他们所有人的认识都直翻了个跟头。

    稻草在老太太手上似长了腿一般,能变出各种花样,到了陆辰儿和廖怀音手上,便成了死物,两人折腾了大半日,老太太做了五双草鞋,她们俩连半只都只是影子。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用在哪都合适。

    半天没怎么说话的老太太看了她们俩一眼,“咱五岁时便会编草鞋,如今六十五岁,编了六十年,在乡下全是动惯手的人,咱不晓得你们怎么会来这地方,但是你们在家里应该从来没干过活。”

    这话却是真的,到底是吃过盐比她们吃过的饭还多人。

    “你这张脸是怎么回事?”老太太目光炯炯地盯着陆辰儿的脸。

    只是这话一出,陆辰儿和廖怀音都吃了一惊,这么些日子以来,还是第一个人看出陆辰儿这张脸不对劲。

    廖怀音有些激动,“您老人家怎么看出来的?”

    “脸和脖子脱接,手和脸也脱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了。”

    这话的确有道理,陆辰儿笑了笑,“涂了一种霜,说是要十五天才能洗掉,还有两天就能洗掉了。”

    “水洗不掉。”

    这话一出,廖怀音和陆辰儿都一惊,陆辰儿更是吓了一跳,重述了一句:“洗不掉?”

    “等过两天,你就知道了。”老太太也不多说什么,说完起了身。

 第一百一十七回:直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