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各团、各营。该师基本上是由久经战火考验的战士组成的,许多战士胸前都挂着勋章和奖章。其牛,列兵米哈伊尔·伊夫钦科第二天就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火力点的射孔。我命令把荣获过勋章的人集合到一起。一个半小时后,在一个平底坑旁的花岗岩后面,坐了将近一百人。这都是些可靠的大无畏的军人。同他们随便地谈了半小时“生活琐事”后,我告诉他们,保障方面军这次进攻的兵力是十分强大的,随后对他们讲了下面的话:
  “士兵们!明晨,我军将转入进攻,赶走法西斯德国强盗,解放苏联的北极地区。正是你们这些近卫军战士们长年累月坚守在丘陵地带,掩护了通往摩尔曼斯克的道路。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托你们对敌实施首次突击。我们相信,你们是不会辜负信任的。”
  “绝不辜负信任,大将同志!”士兵和军士们齐声回答。
  将近二十五年过去了,但战士们的声音好像仍在我耳边回响。
  那一夜,我久久不能人睡,思绪万千,忧心忡忡。无论经历多少次,在进攻之前总不能处之泰然。我在考虑:“使用坦克的效果倒底怎么样?”
  因为我们决定要使用KB重型坦克(这在北极地区是第一次)。这个决定是在周密研究了敌人的对坦克防御之后作出的。几乎敌人全线的对坦克防御都是立足于打轻中型坦克的。但是方面军没有自己的重型坦克,只好向大本营请求。有趣的是,我的请求引起了疑问,人们甚至向我解释,T —34中型坦克比KB重型坦克好,它们有更强的机动力、越野能力和相当坚固的装甲。而KB重坦克已经过时了。但最后大本营还是同意了,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重型坦克团。我要提前说一下,这些重型坦克起了巨大作用。
  我还担心那些水陆两用汽车。为了不停顿地克服水障碍,特别是在许许多多河流、港汉纵横交错的沿海地带前进,给我们派来了两个水陆两用汽车营(当然也是根据我们的请求)。这两个营预定将配属给在进攻途中会遇到水障碍的那些兵团和部队。在我的脑海里,时而展现出水陆两用汽车越过港汉的情景,时而又闪现出一道道腾空而起的桥梁。因为我们派到敌后去的不是普通的侦察兵,而是由性格刚毅的д·A ·克鲁茨基赫中校工程师训练出来的三个工兵支队。这些支队发来的宝贵情报,将使方面军首长掌握敌防御中所发生的变化。此外,工兵们还要检查道路,爆破桥梁,破坏通信线路,瓦解敌后方的工作。最后,他们要不断引导我强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飞向集结的敌军部队。在进攻过程中,预定在敌后再空投两个工兵支队,所以我要考虑,把它们用在哪里和怎样使用最好。
  10月7 日清晨到来了。我在炮火准备开始前几分钟来到观察所。炮兵司令员杰格佳廖夫将军以及方面军指挥机关的其他负责人已经到了那里。眼前是一片荒凉、宁静的冻土。在一个个小丘上空,微风拂动着一层薄雾。时而飘下几点雨珠。看不出一点有军队的征候。四周一片寂静。时针指向8 时。突然响起一阵巨响,接着连接成一片呼啸声。冲击的炮火准备开始了。炮兵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射击。炮火准备结束时,在敌军阵地上已经什么都看不到。视力所及,整个大地都被浓烟笼罩。随后又飘起了薄薄的雪花,空中的能见度己被完全湮没。因此,只好取消航空兵出动。然而,改变别的一切已为时过晚。实际上,我们曾预见到天气的捣乱,便给战争之神下达了补充任务,所以现在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炮兵身上了。10时30分,炮兵准时向纵深转移了火力,几分钟后,“乌拉!”的喊声便传到了观察所。这是步兵发起了冲击。进攻开始了。
  第131 军第一天就到达了季托夫卡河。第99军起初发展不太顺利,未能攻占敌主要防御地带的各支撑点。第一梯队步兵分队一发起冲击,就遭到猛烈射击,被迫卧倒。这时,一向表现机智、坚定的军长C ·п·米库利斯基少将定下了大胆然而正确的决心:既然昼间未能粉碎敌人,那就夜间再干。24时整,士兵们一面咀咒着德寇和恶劣天气,一面向前猛冲,这一次法西斯德军顶不住了。晨8 时,我军攻占了敌军前沿。
  在观察所一接到突破了敌人防御的报告,我就乘车来到作战地点。到处都可以看到我军炮火的痕迹:被击毁的火炮和迫击炮翻倒在地;被炸毁的火力点和掩蔽部都变成黑色。在许多穿着带有铁制火绒草标志的肮脏绿大衣、戴着船形帽的尸体中,还混杂着穿工作服的尸体。尸体旁有几台钻机,掩体里有压气机。看来,德寇直到最后一分钟还在构筑防御工事。
  10月9 日傍晚,我用直通电话同戈洛夫科联系并转告他,从斯列德尼半岛进攻的时机到了。同时,我命令集团军司令员谢尔巴科夫让皮加列维奇中将的军队集群出动。该集群下辖的各兵团配置在西利察河以东,即德寇突入我领土最深、妄图进到摩尔曼斯克之处。皮加利维奇的军队集群在大雪中转入进攻。当夜,海军登陆兵在马季乌奥诺海湾上陆,翻过穆斯特一童图里山,分割了敌部分兵力后,向佩特萨莫推进。
  从最远的左翼也传来了佳音。轻步兵第126 军在索洛维约夫上校指挥下在那里实施迂回机动。所有金属装具预先都已包扎好,火炮、迫击炮和机枪都用马和鹿驮载。各部队静悄悄地行进。强渡河流是十分艰苦的。战士们背着武器和弹药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走过。在通往库奥尔普卡斯峰的接近地,战士们像登山运动员一样,沿着荒瘠光滑的石山,鱼贯前进。但是,什么都阻挡不住他们前进。1944年12月6 日的《真理报》这样写道:“穿越冻土地带进军,这本身就是一桩英雄的业绩,只有无限忠于自己的军人天职、忠于自己祖国的苏联军人才能胜任这一业绩。
  在不平凡的进军的第四大,第126 军抵达了佩特萨莫——萨尔米雅尔维道路和卢奥斯塔里以西,并切断了道路。敌人丢掉了通向南方的主要交通线,便使用现有的一切力量,向第126 军扑来。德军赫利特泽尔中将回忆说:“所有摩托化部队、所有能搭载运输车辆的部队,都强行军,赶往科洛希奥基地区。”
  后来,在我军步兵当面还出现了“挪威”自行侦察旅、机场勤务营以及敌人其他许多部队和分队。他们向我们涌来,来到了眼前……“但是,我军打退了敌人疯狂的冲击,然后重新前进,切断了从佩特萨莫到托尔内特的第二条道路。现在,敌北方集团已丧失了最后的陆上交通线。
  轻步兵第127 军在г·A ·朱可夫少将指挥下尾随友军前进。夜间,该军夺占了卢奥斯塔里的机场,随后与第99军第114 师配合肃清了该居民地的敌军。由于海军步兵和皮加列维奇集群各兵团正由东向佩特萨莫接近,第131 军由南挺进,海军步兵第72旅在西面监视敌人。10月13日北方舰队登陆兵攻占利纳哈马里港湾以后,便由北对敌造成威胁。现在,坚守佩特萨莫之敌已被四面包围起来。战斗很快打响了。经过两天激战,在佩特萨莫上空也飘起了红旗。早在1533年,俄罗斯人就在佩琴加盖起了第一批小房。最初这个便于海船停靠的广阔海湾,后来成了港口。它曾几次更换“主人”,现在,历史给它恢复了在第一代居民后裔的旗帜下崭露新颜的权利。
  逃脱被歼命运的法西斯残余部队,突围后向挪威北部逃窜。退却中,他们使出了全面破坏的手段:爆破桥梁、道路涵洞;捣毁了路侧岩壁,堵塞了通道;用飞机轰炸路基;在道路、路侧,特别是隘路、弯路上埋设地雷。
  敌人派出后卫依托预有准备的中间阵地,妄图迟滞我军前进,摆脱我军,争取时间,以便在挪威北部和尼克利地区组织两个新的防御地区。因此,我军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彻底消灭尼克利地区的法西斯德军,夺取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二是对挪威北部的德国海军基地实施突击,支援挪威居民从占领军的压迫下解放出来。这意味着红军必须越过挪威国界。
  七百年前,俄罗斯人正是在这里同挪威人会晤的。当时,“诺夫哥罗德大公”同挪威国王哈康·哈康森的臣民签订了关于科拉半岛边境区的友好协定。过了七个世纪以后,现在又要解决巩固两国间睦邻关系的问题。摩尔曼斯克州与挪威的芬马克郡接壤,我军第131 军在伍奥列米亚尔维湖附近一接近挪威国界,就首先肯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