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叔祖,当今“兴”字辈唯一一人!
逢年过节,东沪、山东、扬州等地的大佬都要亲自到茂城。给陈淮小送礼,陈淮小是穆斯林,他是回族的,应该说不过汉族的节日,只是,陈淮小在汉族里生活时间长,他又不是个迂腐守旧的人。
除了每天的“大小净”,每日的早晚礼拜,不吃回族禁忌的食物,尽量吃清真食品。其他的,他也能入流。
比如过年,他也是不介意旁人拜访送礼。
只要送的是清真点心。
陈淮小知道众人的心思,倘若能入在他门下,就是靖帮最大辈分的人了。谁敢得罪他?
而且他从前在道上混,也是出了名的狠戾。
他收徒的消息一放出去,立马掀起了浩然大波。
他收的是什么徒弟,是何种身份,却一概保密,只是告诉众人,他已经有了亲传子弟。
宁雍一直没有拜帖入靖帮,就是等着有一天打动了陈淮小,做靖帮“礼”字辈的长辈。听到陈淮小收徒,竟然是在宁雍眼皮底下,宁雍不知道,他有些懵了。
旁人可能打听不出来,陈淮小却不瞒着宁雍,把阿惠的事告诉了他,“她是我门下弟子,暂时不用说出去,免得她羽翼未丰,受人诟病,我喜欢那孩子,第一次见面就觉得有缘……”
宁雍惊愕得半晌都说不出话。
阿惠,女人,居然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把宁雍觊觎多年的“礼”字辈靖帮身份就占去了。
他苦笑:“我跟四哥到底无缘……”
他很坦诚。
陈淮小却笑道:“你不需要这个身份。咱们是朋友,我很珍惜这份友情,倘若收了你为徒,我会遗憾没了你的友谊。你知道,靖帮规矩严格,师徒如父子,我不愿如此待你。你的能力,又不缺这个辈分。”
宁雍心头微震。
原来如此……
陈淮小是不会说场面话的,这些都是他心里的想法,今日才坦言相告,让宁雍茅塞顿开。
藏匿在心头的乌云被几句话点拨而散去。
他哈哈笑起来,对陈淮小道:“四哥,多谢你坦诚相告。”
“是你坦诚在先。”陈淮小也笑。
宁雍知道这话的意思:因为宁雍坦诚说了他有点嫉妒阿惠的好运,陈淮小才把心底的话告诉了他。
第九十四章 公司给我吧
陈淮小收徒之事,一时间成了各地帮派最热门的话题。
徒弟是谁,却没人知道。
不过,没人会想到是女人。
放佛是雾里看花,把阿蕙的身份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在陈淮小虽然在帮中辈分是最高的,却早已不掌权。他顶多算个帮派的名流清贵。
大家好奇他徒弟是谁,却也不忌惮,毕竟陈淮小的徒弟,并不牵扯大家的实际利益。
大家尊重前辈,各地帮派都送了贺仪。
阿蕙从陈淮小那里搬回来很多好东西,惹得赵嘉林眼红:“……这是汉代的卯刚?这把九龙刀,是不是乾隆年间的?这套易经,是古本吗?”
阿蕙让巧儿全部收起来,对赵嘉林道:“都是些古董,我自有用处,你别觊觎了。”
赵嘉林很不高兴:“你真小气啊赵嘉蕙!老实说,你这些东西从哪里弄来的?”
“你猜,猜对了有赏。”阿蕙说。
赵嘉林气得半死。
到了四月中旬,茂城的气温越来越高,有了仲夏的炎热。只是枝头依旧盛绽着绮靡恻艳的蔷薇,丽芬芳锦织着暮春的喧哗。
阿蕙问大爷:“过了年这几个月,公司里的生意如何?”
大爷眉头微蹙,有了几分不悦:“你问这些做什么?”
“现在不问,难道等年底再问?”阿蕙笑着道,“大哥,如今才上了春季,家里的生意要早作打算。老人们赚不到钱,再多的忠诚也要用完了的。”
大爷脸色不好看。
陆通的事,让大爷在公司老人面前涨了不少威严,那些老人对大爷的态度的确是改变了不少。
从前的敷衍,变成了恭敬和顺从。
只是,这仍不能改变赵氏船舶公司的局面!
这一行业。如果不能托运些珍贵的东西,根本无法赚钱。
可是走一号码头卸货,只能正正经经做生意。
“大哥,你想过公司以后怎么办吗?”阿蕙坐在大爷身边,轻声问着他,“公司里的老人们怎么说?”
大爷沉默良久。
他想起了阿蕙从前办的两件事。替陈市长去越南运货那件事。赚了很多的钱,让大爷把公司的帐做得漂亮体面;陆通那件事,又让大爷在老人们面前说话有了底气。
他沉思须臾,跟阿蕙道:“总不能关了公司。现在年景不好,重新换行业。一没资本,二没能人,三没靠山。可是公司已经不赚钱了。”
“我知道。”阿蕙声音放轻。“大哥,咱们家自己开处码头,怎么样?”
大爷微愣,继而摇头道:“不行。咱们家不走私、不运烟土,从一号码头卸货最划算。码头乱的很,你一个女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些在码头流窜的帮派,靠的就是抢货和收保护费讨生活。咱们家自己开码头,根本没这个必要。”
“咱们走私呢?”阿蕙又问。
大爷豁然瞪向她。
阿蕙却没有半分调侃之意。目光里带着询问,看向大爷。
“……世上岂有不透风的墙?要是事情败露,名声还要不要?”大爷声音严厉道。“不行,爸爸那么辛苦,才置办了这些家业。毁了民族良心商户的名头。就等于毁了爸爸的心血。”
“船舶公司倒闭了,爸爸的心血就能保住?”阿蕙反问。
大爷语塞。
“大哥,我的话你且放在心上,问问公司里的老人,咱们家重新开个码头,行得通还是行不通?”阿蕙最后对大爷道。
大爷没有回答阿蕙。
可是,他思前想后,把阿蕙的话仔细想了一回,还是找陆启平商议了。陆启平曾经就是赵家的总掌柜,他经历的事比赵嘉越多。
赵家的船舶公司,要么就是生意凋零,入不敷出而倒闭;要么就索性像阿蕙说的那样,放开手脚公然违背南方政府制定的各种法令。
陆启平听了赵嘉越的话,犹豫了一瞬,才问:“是四**的意思吗?”
赵嘉越有些惊讶。
陆启平忙笑着解释:“我在赵家这些年,都看得眼里,大老爷是个忠厚仁慈的。这样的主要,四**从前不就说过吗?我猜测,应该是四**提议的。”
陆启平没好意思说赵嘉越没有远见、没有承担风险的魄力,只得寻个“忠厚”的词来安慰赵嘉越。
“是小四的主意。”赵嘉越承认。
陆启平道:“大老爷,不如让我见见四**,这件事您先别跟任何人说起。倘若咱们家另外开码头,最好把公司的老人分成两股。我听听四**的意见,咱们再合计。”
赵嘉越说好。
当天晚上,赵嘉越给家里打了电话,让阿蕙去城里吃饭。
三个人避开了赵家众人,在饭店的包厢里说起了这桩事。
“……码头虽然是水利局的管辖,可早就被稽查队占了大头。要开码头,先要打通稽查队的关系,再去水利局那边拿张申请。”陆启平对阿蕙道。
阿蕙不免含笑:陆启平只怕早有了这种打算,连具体的关系网都摸透了。
这应该不是陆启平自己的意思。
父亲倘若再多活两年,估计赵家就有了自己的码头了。
这应该是阿蕙父亲授意陆启平打听的。
“陆伯伯也觉得这件事可行?”阿蕙问。
陆启平看了眼赵嘉越,才对阿蕙说:“要想重整赵氏,这是唯一法子。四**,我说句不应该的话,如今这世道,赚钱别管黑心不黑心!你不赚,旁人也会赚。等到遇到了灾荒年景,赵家捐钱赈灾,谁又会管这些钱的来历?能不顾声誉赚钱,又不吝啬花钱,才能保住赵家的名声和公司。”
阿蕙不由想对陆启平拍手称赞。
果然是总掌柜,这份见识,阿蕙望尘莫及。
阿蕙之所以愿意接受父亲的赌场和烟馆,就是这样的打算。
她并不是不知道赌场和烟馆对社会的威胁。可是整个大的环境不能改变,赌场和烟馆就不能被消灭。既然这样,干嘛不做?旁人赚钱是赚钱,阿蕙赚钱也是赚钱。
等到了抗战的时候,阿蕙能保住自己可以把钱用在购买物资支持国力强盛,但是她能保住别人也把钱捐出来?
商人重礼,他们是没有民族远见的。
当年抗战的时候,东沪有钱人成千上万,又有几个杜老板,一掷千金支持抗战?
很多人只会在抗战打响之前,把家产全部运走。
现在,敛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