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悔 作者:锐舞(晋江2012.8.16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职能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无形中就被架空了权利,相对的,辅弼的臣子拥有的就会越来越多。
  皇上想的是挺好,一方有顾命大臣限制着承泰做大做强,以免威胁皇权;而另一方面,在自己生病的期间,有儿子代为监国,又有辅臣加以辅佐,不至于使朝政瘫痪,还不用怕某一人独揽大权,以至会出来“挟幼主以令阖朝”的危险。
  可智者千虑,还终于一失呢。看似巧妙均衡,毫无纰漏的万全之策,才不出两日,就显现出了尖锐的矛盾。建景帝费尽心思设计的多方牵制的安排,还是忽略掉了辅臣能否通力合作的问题。
  一旦出现了意见不合,往往几位大臣就在金殿之上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让步,这倒让承泰不知所措起来。
  元老将军虽是个武将,对治国不甚精通,可他却懂得尊卑之礼,认为如此做法有背皇恩,也辜负了圣上培养定南王的心思,于是招集了大部分朝臣,手执御赐金锏到长安殿请命……要求皇后以玺绶临朝,与王爷共同执掌朝政。
  这样一来,将过份依赖朝臣的局面扳回了正轨,重新且深刻了君臣之别,旨意由皇后与定南王共同下达,而做为顾命臣子,只需提交合理意见和建议进了本分就好,无需再在谕旨上加联名。于是,有些人还没尝透权力的滋味,就又被打回了原形。
  横冗在初音眼前,怎么看都过不去的坎,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长安大殿上,皇帝的御座左右新添了两把鎏金坐塌,那就是早朝之时,初音与承泰的所在。
  数日以来,除了感觉起得比平时早,会偶有困乏之外,初音也没觉得有什么,那些拥有了一切的快~感,可是一点也没体会到。
  至于朝政,她很少过问,多交给承泰去处理。年轻的王爷虽有不足,但朝中有三公之中的太保太师,有左右丞相,还有以周兼为首的翰林学子鼎力支持,迅速成长起来就不是件难事了。
  其实初音临朝只不过是种姿态,为以后早做打算的考量而已。
  也就是在短短几天之内,初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太保李益生被孤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建景帝组织起来宰相班底一共五人:元将军,李太保,蒋太师和左右两位丞相。其中元将军早已明确了立场誓保皇后,蒋太师至少在明面上是效忠于皇后所支持的定南王,而左右两们丞相则是中立派,只忠于皇权,不针对个人……于是,剩下了太保李益生,没有人认领!
  初音也没真当回事儿,只是心情很好的看着,左右朝中才刚刚稳定下来,还经不起什么大波澜,若是伤及了国体,就得不偿失了,反正还有时间,不是吗?
  某天,初音与承泰闲谈时无意提及,政治核心之中有固有的名门李太保,也有朝廷新贵蒋太师,还有执掌军权的老将军,唯独缺少了代表着千万儒生的翰林学子,不如从翰林院择选出优秀的人才来加入宰相班子,不说给多大的官职,至少也不能让读书人寒了心。
  承泰听了也深感有理,于是连夜著人草拟择贤旨意,令翰林院一众推举贤明入驻朝廷的政治中心。
  于是……周兼华丽丽地走入了世人的视野!
  承泰对周兼有种近乎于濡慕的敬仰,一经选用,就连升两级,升到了正二品的中书令,一时不论是在朝中,还是在民间嘉颂之声高涨,一介平民出身的周兼,通过科举入朝,再以卓越的才学赢得朝廷的赏识,最终实现了报效国家和光宗耀祖的宏愿,这让无数寒门学子看到了一条宽广的仕途之路。
  于是,朝中所向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
  而另一个转变,源于自诩明睿英武的建景帝,除了遣近侍一连三日送来封赏,还有就是同时带来一道伴驾的口谕。
  奇珍异宝晃花了采女们的眼,个个都喜笑颜开,连一向沉稳的碧桃都有意无意地为主子挑选了鲜亮的宫装,以为这回可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初音只是冷眼看着,看着女官惊诧于赏赐的珍贵,看采女们那昂首挺胸的架势,看着又开始热闹起来的门庭,心里却是波澜不惊,这示好……未免太迟了些,既然已无心停留,连应付都懒于了,所以一连推了两日。
  今天若不是碧桃跪请,初音也不会走这一趟,实在是不想面对那张口眼歪斜的脸,可碧桃有句话说得在理:为妻之道还是要守,身为中宫皇后更应该成为天下表率……
  怕爹娘被天下人指责教女不严,为了维持一贯温贤的国母风范,初音只好勉强自己走一趟长安殿。
  口谕只说了伴驾,并未言明时辰,所以在用罢午膳后,只当消化了,初音带着一众随侍往皇上所在的龙庭走。等她到了长安殿都已过了未时,皇帝如她所愿地在午睡,总不能打扰到天子休息吧?于是初音只过问了贴近太监皇上的寝食,又询过了职守的太医圣驾病体如何,在长安殿内抖了抖皇后的威严,就起驾回宫了。
  长安殿阶下站着守候的杨及,那深沉带着若有所思的眸光,让初音微微一顿,随后就状似无事地继续着步伐。
  熬过了盛夏,天气渐渐舒畅了起来,花开浓郁草木葱葱,一缕清风飘过,竟是比春夏更为心怡。
  临时起兴,决定横穿两安花园,初音刻意地放慢了脚步。
  慧心的碧桃早就看出来主子与公子有话要谈,带着采女们远远地跟着,留了一片空间给他们谈话。
  “周兼……会成为下个拉拢的人吗?”杨及心口像是堵了巨石一样,明明此刻占尽先机,她就是没个动作,竟无所事事地赏花,这可是让他急得不行,总是有意无意地略带试探。
  她所承诺给自己的的事,杨及一直坚信着,从不曾有过怀疑,而林叔言被谁所害,他也知道,可杨及就是不明白,她那深沉似海的心思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会李益生身边的众多追随者大部分已经倒戈,那人现在根本就没了威胁,她为什么就是不下了这个决心除之呢?
  “凤凰振羽”正开得绚烂,与“绿牡丹”的裹抱相比,更为张扬奔放,外层花瓣向四周中伸恣意伸展且微微卷曲,宛如凤凰展翅,内层花瓣则向内抱卷,似鸾鸟起舞,明明只是黄色,却深深浅浅晕染开来,在强光下显得流光溢彩。
  静寞了好一会儿,初音才自秋菊中抬头,面上是一贯的温婉,摇摇头看他,“周兼受的是正统的儒学教育,读的多是圣贤书,所以在他的脑子里装的只有忠君爱国的思想,除了这个……怕是谁都无法驾驭,再说以他的正直,那是做御使言官的料,提他上来只是为了规正定南王的成长,并没有别的。”
  杨及为什么会急,初音都明白,近来他通过查找《起居注》知道了当年杨太傅问斩当天见驾的臣子为谁,就又重燃起了心火,可是这并不是急就能解决的事儿。
  见她颇有些漫不经心,杨及没再憋着,直接问了,“李益生要留到什么时候?”
  那人害了他全家几十口人命,每次看到那人大摇大摆地自身边走过,杨及都在咬碎钢牙地忍,同殿称臣没半点情谊地落井下石也就罢了,那人竟还将井盖给封死,断了老父的生机,这怎么能让他不恨?
  虽然知道李益生只是从犯,可经她开解,杨及也明白了君王无论如何是动不得的,父亲一生忠勇,以辅保圣驾为已任,万不能用弑君的方式让杨家蒙羞,所以满腔的忿恨全都落到了李益生的头上,可是……她不发话,他又不敢妄动,只能独自焦灼着。
  “再等等吧……”至少要等到沐妍临盆,现在她那个苦命的嫂嫂还在丧夫的苦痛中坚强的孕育孩子,帮不上忙也就罢了,无论如何初音都做不出会动摇李沐妍生念的事情,可是等侄儿落生以后要怎么做,初音还在犹豫,由自己授意审判了李家,到时……要怎么面对嫂嫂和侄儿?这还真是件头痛的事儿。
  “只要你不会心软就好……”如同叹息一般,直听得初音浑身泛冷。
  几曾何时,自己竟也这般透彻在他的明眸之下?
  一双横眉渐渐恢复了英挺的剑形,心怀的汹涌慢慢平静,杨及也意识到是自己急躁了,现在的局面是挺有利,若真要拿一品大员开刀,怕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儿,所以观望的确才是上策……
  这满腔的邪火,他都不知道是从何而来,只知道她那不带任何情绪的从容眸光,不止能熄了自己的火气,而且还能让他已死的心……重燃。
  在花从中踱了几步,初音心念一动,有什么想法忽地成形,然后她缓缓,缓缓地回转,怔怔地看他,“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