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李锋一向主张仁义无为治天下,敌不动我不动,如果他主动出击,在他和那个钱公子二人没有协定的情况下,一定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稳操胜券。
四人正在胶着,却是那个游魂过来搅了局。她说,没有规定只有一个胜出。不过他知道,其他人也知道,李锋赢了。起码李锋立在不败之地。
所以,如果他注定要娶陈家的女儿,一定也要娶对他最有利的,娶了尚雪,只是得到已经为他家尽力的陈尚书的支持,而娶了小竹,陈尚书一样会尽忠,同时,还掌握了陈阁老,李家旧士的忠诚,别提光是李锋,就会是不输于陈阁老的不世之才。
如果陈阁老知道今天的局面,会不会还让他去玩那个投壶游戏呢?
…
李锋握着尚雪的手,看着满室的喧哗热闹,那红,红的让他刺眼。
今天是他妹妹出嫁的日子,那个小时侯受过惊吓,一直有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妹妹。那个在这两年渐渐长大,肯放开怀抱接受周围一切的妹妹。
九年前,那个世子来李村的那天,全村戒严,搜查有无可疑人物,他们家被包围,也是那个时候,只有五岁的妹妹受了惊吓,有好长一段时间她甚至不认得他们。母亲当时哭的背的气,父亲气的就要刀刃相见。后来是李员外,或者该称他是李尚书,自废右臂才让双方按捺下来。
母亲对他们三人管教都极严,只有对这个妹妹,却是心有愧疚,不敢稍加管束。不过妹妹很乖,虽然不爱说话,也不理人。他们家最高兴的,不是大哥学会什么阵式剑法,也不是他和小梅学了哪些书,而是妹妹开口说话。如果哪天妹妹说句话,或者笑一下,他们就觉得那天格外的幸福。
那天那个投壶,他就该觉悟,仁义固然好,可是在一个讲究强权的时代,一味的仁义却会丧失先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才有机会去施行仁义。外公说自己有些过于迂腐,可叹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
不过以后不会了,他会变得更强大,让世人忌惮,为了他而不敢轻易伤害他的家人,善待他的妹妹。
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这个家族的力量可以多么强大,父亲为了母亲可以交出封地和家臣,为了母亲也愿意守着方寸之地,但是只要他想,振臂一呼,变会有无数人投奔而来。得陈氏女儿可以坐稳天下,绝不是一句空谈。陈家作为本朝最神秘的士族,繁衍百余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
如果他早一点站出来,那么今天,是不是就可以象父亲当年为母亲一样,拿手中足够的筹码去换回小竹和尚雪。不用担心要牺牲掉其中一个的幸福呢。
小竹,别担心,二哥不会让你受委屈。如果你幸福,二哥就让他们李家的王朝国泰民安;如果你不愿意在那呆着,二哥一定会想办法让你能够从容离开。
钱知笙代父亲来送贺礼,毕竟李员外势力不小,作为县太爷也要体现一下安抚。
当年父亲把自己的封地交给二叔,突然就带着自己来到这个离帝都不远的村子。还花钱捐了个县太爷。
然后就把他踢到那个小小的私塾念书,什么也不同他讲,好象他本来就应该在这里呆着,而不是处理封地事务。
来了有半年以后,他才静下心,正而八经去念书。然后,他发现这个私塾到处透着诡异。首先是先生,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会屈居这里。他们封地最有名的儒生也比不上先生的一根手指头。每次当他以为先生不可能知道更多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又错了。
然后是学生,有几个明显不是池中之物。让自己怎么也看不透。
最后是这场婚礼,哎,李员外恐怕是担心自己家世配不上先生的儿子,才为他的儿子向先生的外孙女提亲的吧。不过,为什么好象陈家反而更不愿意的样子呢,他不傻,看的出是李员外用了什么手段才让他们同意的。其实以李公子的才华相貌,配那个小丫头是足足有余嘛。但是说起来,那个小竹还是蛮可爱的,毕竟她一捣乱,为自己解了那个局,留足了面子。
让他印象最深的那个投壶游戏,也让他对先生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没有小竹,最后死的最难看的肯定是他吧。
他知道,当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立国还谈什么其他,首先要不被消灭。那么,就要牵制其他方的力量,让他们不至于联合,这样才能在夹缝中求喘息,以谋后算。不过那是后话了。送完贺礼,他和父亲就要回封地了。如果能请到先生和几位同窗回去就好了,可是当他告诉父亲时,父亲哈哈大笑,让他不要痴心妄想。难道他错过了什么关键,是父亲没有告诉他的么?
…
尚阳喝着醇香的美酒,看着表情各异,各怀心思的众人,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或者是关心则乱吧。
他作为一个旁观者反而看的清楚,小竹绝对不是那种仍到陌生环境会手足无措,落落寡欢的人。
姑姑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虽然他知道爷爷的学问和姑姑的才情都没有传给小竹,不过小竹应该是最得姑姑神韵的。
那种骨子里的泰然自若,不是学就能学的来的。
尚雪虽然天资聪慧,容貌出众。但是如果真的换了她,一定不会比小竹做的更好。
有时他觉得小竹不象是十四岁的孩子。
这样的女子是可遇不可求的吧。等到他有了孩子,他会希望象小竹,哪怕只有一点象也好。
姑父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那么多人里,姑姑选了他,从此天涯海角,甘苦与共;就不知道今天的新郎官是否知道他有多么幸运,如果不是为了旧日约定,他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得到。
他希望小竹幸福,因为这样才会有整个王朝的安定。但是私心里,他又希望小竹不幸福,这样他就可以带走她,从此海阔天空。有这样一个知己为伴,何处不风景?
自嘲的笑笑,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11
小竹端坐在新房,旁边站着喜娘和丫鬟。
外公的大寿过后,就开始张罗她的婚事,舅舅不能久留,先行离去,尚阳兄妹则等小竹成亲之后和李剑兄弟一起去都城。
小竹消化着母亲给她讲的事情,就象是听故事。她再迟钝,心里多少也察觉自己穿越过来的这个家庭不那么简单了
母亲惊讶于她坦然接受的表现,外公则是赞许的点点头。其实相对于穿越来说,他们说的事情已经算是很正常的了,不知道如果她告诉几位,她不是小竹,而是来自未来的人,他们会不会崩溃。
简单来说,陈氏一族和庆朝之间有一个秘密传说,只有陈氏一族的天命之女嫁给当朝的帝王,江山才能稳固。母亲正是那一任经族中长老确定的天命之女。她从小就被指定为太子妃,只等十六岁就成婚。也是天意弄人,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成婚前随太子进宫请安,却碰到了来贺岁的南王。当时前南王暴病薨了,南王继位,在新年来都城朝见皇帝并送贡品。
结果就不用说了,看看母亲现在在这里,也知道当时她和父亲一见倾心,最后甘冒天下之大不违而悔婚了。父亲放弃了封地,外加卖了一个女儿,终于把母亲带走了。不过他们必须呆在指定的范围内,不能轻易离开。
小竹问过母亲,怎么才能确定谁是族内天命的女子。结果方法简单到让她有点内伤,评定的标准居然是“发髻线”,前额发髻线平滑的不是,有尖角的(俗称美人尖)就是。这么慎重的事情,鉴定方法居然这么简单,她不知道听到时脸上是否出现了三条黑线,不过看母亲和外公的表情,好象认为这个方法很合理。因为母亲说,每一代,真的都只会出现一个长美人尖的女性,无一例外。
小竹来到这里以后,一直没注意自己的发髻线,这里的铜镜又模糊,基本上她都没有照镜子。听到这,不自觉的用手摸自己的额头。母亲当时苦笑了一下,告诉她,她的美人尖是最明显的,一生下来就显形。其他人的,只是略为突出,而她不仅额头有尖角,两鬓也生的靠后。而且在陈氏一族中居然这一代的小字辈中再没有一个长出美人尖的,只有尚雪略有些,但是基本上看不出来。
小竹当时的反应是发呆,这么说她是这一任的天命之女?可是天命之女不是应该出现在陈家么?她应该是李家的人啊?算起来,她父亲是李姓的南王,和她夫君李默还有亲戚关系呢,说不定还是三代的近亲。
她问母亲,希望这只是个误会。她只是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而已,天命之女这样责任重大的身份,她怕自己担不起。
母亲却说,这种情况虽在陈氏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小竹的确是这一任的天命之女。不然李员外,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