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定后,他看看环境,感慨道:“这地方好像不错,有些特别。我从没来过。” 
我对他讲了茵梦湖的由来,他说:“我这人没什么情调,看来以后你得多熏熏我。” 
我笑着摇了下头,说:“哪里。你毕竟是学中文的。” 
他接着说:“我博士的研修方向是中国古典文学。” 
我一边向侍应生示意开胃酒给他,一边接着话头说:“那又怎样?我还是非科班呢!再说,研修了中国古典文学,那功力可就深了。” 
我这话并没有恭维之意,只在实话实说。不过,在这一刻,我意识到或说凭以往的了解看,陆成杰可能真如自己所言,缺少点“情调”。他告诉我自己从小在北方农村长大,是个苦孩子。这话让我听来,似乎是想说他不像我“从小生在蜜罐里”,能有一种沉溺于温温暖暖感觉中的闲情雅兴,他要为命运抗争。他讲到,自己读大学时不到17岁,生活的艰难是城里学生想不到的。后来,接触了股票和做生意,赚到了第一笔钱,但也有过许多的艰辛和遭遇。研究生毕业后进政府干了两年,之后下海,再之后读了博士。我清楚,他自豪于自己的成就,但也知道这确与情调无关。毕竟,从接触看,陆成杰是那种把任何学科都可当成研修方向并作为改变命运阶梯的人。因此,学中文恐怕也像在面对一门“专业”一样,尽管随口能背出许多古人的诗词名句,但仍少了点纠结于文学之中的性情。 
我想,这大概说得上是天然造化。 
我对他也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点经历,特别是爸爸挨整那段日子里的人情冷暖,他说,没有想到。命运中某种“不幸”的联系,似乎拉近了一点心理的距离,他好像不再那么介意原本就无须多加强调的“命运”了。 
于是,我借机掉转话头,说:“其实,我觉得你真该让自己的神经松弛一点才好。生活原本有很多色彩,即使是工作,有的时候把它看单纯一点,压力也会小许多。” 
我指的是他对官场浮标随时保持的那种警觉,我认为,这种事越迎合就越有可能失去一种游刃有余的能力。当一个人判断力失准,驾驭能力也会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那么,宦海风云莫测变幻,其不定性,何尝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影响到一个人的仕途呢? 
他显然是听明白了我的话外之音,说:“这一年多来,我真的是比过去十年都累。有些时候我甚至想,还不如留在大学里,教教书,人能过得舒心些。不过,我知道我回不去了。现在的一些事,我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没有办法。”   
惑 30(2)   
听着他的实话,我也推心置腹,说:“我了解。不过,你本是个张力十足的人,平衡能力也要比一些人强出许多。那么,你是否考虑过,现在的某些做法,也存在着最终让人陷你于不利的一些漏洞呢?” 
他迟疑了一下,看着我,征询地说:“你说说看。” 
“我知道你从进入官场的那天起,你就回不去了。你的鸿鹄大志是要在官场作为。现在,你凭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一片天地,但同时出版局也塞给你一块热白薯,用手拿着烫,但扔又扔不出去。其实,凭你的能力要治理一个出版社绰绰有余,可你的事太杂了,坐不下来。于是,你只能在复杂的人际纠葛中左突右冲。可是,你想过没有,就是这一点,你就因此会受很大牵连,你会被局限住,并最终让别人保持着对你的批评权力———上边抻线你表演,但实际上问题是越变越复杂。到头来,人们可以说,你陆成杰不也没多大本事吗,还不是弄得一团糟?再说,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华社又如何能有更好的走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关吃政策饭的教材教辅与市场化运作图书的争议,不难断定,后面必然会出现一般图书的萎缩,会减弱市场意识和能力。那时,风华社对外的影响力下降,没有像样的东西,人们难道不会说,你在位期间,是风华社最没品位也最缺开拓力的时期吗?那样,你觉得这会构成对你正面的评价吗?” 
陆成杰无疑觉得我这番话有些道理,也听得出我的诚恳,还或许他多多少少在我直截了当的坦率面前,也感到了些许意外。他说:“林黎,你看问题还真是很透彻。我对出版局和风华社的了解都不如你多。我听得进你的话。” 
于是,我和他更详细地谈了杂志,谈了有关风华社发展思路的问题以及观念冲突的历史渊源。他未加设防地下意识说了句:“这些情况和背景我都不清楚。你早该和我说。” 
我移开了注视着他的视线,让接下来的话听来不至于太刺激。我说:“这一年多来,事情变化得出乎所有人想象,我哪里有机会和可能与你说呢?” 
我在“机会”和“可能”两个词上放慢了语速,再回神看他时,他的表情中流露出了一些不自然。我明白,他心里也很清楚,那时一边倒的气势,根本就没可能使他沉下心来听我说任何话,而我是做过这种努力的。 
此时,我并不想让他为此难堪,把话拉了回来:“其实,我了解你的无奈。当时处在那样的情况下,有谁还能期待更好的结果呢?我只是遗憾,原本对风华社后期有战略影响的一些事被搅黄了,而那是付出了几年的心智慢慢培植的。在南华经营部以及谋求合作、借力拿教材立项的事情上,可以说,我们的意识算超前的,特别是因此而预示的前景已显现出来,却在该摘桃子的时候把树砍了。这一后果的直接影响,是我们失去了当今恰逢其时的机遇。” 
陆成杰以从未有过的耐心,听着我讲这些话,我知道他心有所感,但那些有着自己参与标记的事他又如何评价?其中原因太复杂,他不想说,也不能说。于是,待我话音落下后,他偏移了话题:“林黎,你能体谅我的难处,让我觉得心里舒服了不少。其实,这段时间来,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体会到了你的一种心境。要说,风华社还真叫复杂,一些人就是缺乏大局观念。就在最近,有人还在一些领导那里反映社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也知道,咱们局的某些领导就喜欢听这些话。他们不断地找我,也弄得我挺烦。倒是你,从来没去局里说过任何不满的话。” 
在他这番心迹的表白中,我听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他近时态度的转变,与他自己也遭遇了一点不愉快有关。要说,这也好理解,他以副局长的身份坐镇风华社,在随班子调整而来的第一波大的交锋过后,不管事情是以怎样的结果收场,其后他都真正需要一种“平稳”的态势。在这一阶段,有人还在反映问题层出不穷,就意味着他缺乏把握能力,所以不希望再有人横生枝节。我清楚,在我退出主战场采取了守势之后,“有的人”出于习惯而忽略了他的心理,这种不甘寂寞的“反映情况”触到了陆成杰脆敏的神经。这让我此刻也更加清楚了,自己刚才同他谈的内容,其实已是过去式,不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没有改善的可能。当然,更涉及不到观念扭转。不过,我由此便得知,或说获得了一个信号,就是他出于近期对一班人的体会和认知,使我在未来的工作中,将有可能获得他较为宽容的心理接受度,这就是说有可能出现一个较之前要宽松些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也就不再延续前面的话题,而转向了具体问题的探讨。   
惑 30(3)   
我问:“马上要进行的选题论证,你从指导思想上到底是怎么一种心气?非系统发行的一般图书这块儿……” 
“一般图书当然不能放弃。”他没等我说完就马上答复了我,并且补充到:“这话我早说过!” 
“是的,你早说过。”我附和地重复了一遍,但就势也提出了一种相关的现实焦虑:“现在的问题是,在环节落实上无法保障。要说组织策划选题,编辑们都很努力,但是,要求他们连做市场在内操作全程,自己拿不来利润,无论选题好坏都枪毙,还是会有问题的。既然社里有专门的营销部门,有些事该按分工进行运作。社会化大生产之所以高效率,就是缘于分工。虽然我一直要求编辑要有全程操作的意识,甚至有些书从策划、组稿、案头加工到宣传、做市场就是这样全程操作的,但你想,编辑一身是铁能打几根钉?若作为硬性法则,就必然会影响选题的规模和数量。目前,我们的选题储备已经出现危机,再这样下去,我担心不止是今年,还有明年、后年就会存在着选题枯竭的危险。这方面,我不知道你怎么考虑,但我希望你能有所斡旋才好。” 
顺着我的话茬,出我意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