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统堑牧α俊�

赵武反复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自从攻破临淄外郭起,他就开始搬迁临淄城内的财富,以及百姓。万一自己得不到临淄,也不能让齐国人侥幸翻盘后恢复国力。所以,赵武现在坚决要求入城,其实不是为了长久的占据临淄,这项举措首先是彻底的侮辱齐国人,让齐国人知道深浅高低,不要再不自量力的挑战霸主的权威。另一方面,赵武通过这几天的破城行动已经明白:齐国临淄,越是内城里住的人越是富裕,外郭仅仅是中产阵级,越向里头,住的人权势越大、权势更大。

晏婴只觉得怒气上涌,他竭力控制住颤抖的手,用和缓的语气说:“我听说用仁德来管理诸侯,则……。”

赵武马上又打断对方的话:“仁德那一套也无需对我说了,我只知道这场战争不是由我们挑起的。任何人挑起战争之前,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谁都可以挑起战争,但结束战争却需要胜利者的允许。齐国当初挑起了这场战争,结束这场战争的权力在于胜利者,现在的胜利者是我!”

晏婴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站起身来,大声说:“战争还没有结束,临淄城并没有陷落,齐国并没有灭亡,临淄内城还有不下十万的将士。如果我们得不到一个体面的盟约,我们宁肯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次赵武没有打断对方的话,他静静的听晏婴发泄完怒火,而后平静的说:“临淄城每一位百姓都愿意继续战斗下去吗?我看你这话是擅自“代表”了临淄百姓的意愿。我是从东门开始攻击的,据我所知,临淄城的河道已经被我占领,整个临淄城全靠井水度日,临淄有多少口井?或许它能够满足临淄城日常饮用,但它能够扑灭一把大火吗?

猪羊多了有什么用?猛虎从来不害怕自己的猎物多;山林里的草木茂密了有什么用?牧民从不怕牧草长得丰盛。你拿临淄城剩下的百姓当作抵御我晋军的最后武器,我却只拿他们当羔羊与牧草。

晏卿,不要强撑下去,我知道你很有才能,前面几层城郭被攻破的时候,你已经把其中的重要人物全部撤走,在纷乱的战火中有序的组织如此大的军队节节撤退,你的才能令我钦佩。然而你没有发现,随着你不断的把人口撤向内城,内城变得越来越拥挤,食物饮水越来越困难,这时候,你从没有想到我是有意纵容你的撤退吗?临淄城如今这状况,应该已经到了底线,我已经在城郭上看到父母身穿甲衣参与守城,幼童帮助搬运石块,妇女披甲持戈协助守城……临淄城的兵力已经困窘到如此地步,你还能经受几次撤退?

不要怪我不给你们体面的盟约。说实话,齐君不配得到一个体面的盟约。因为我晋国曾经将一份体面的盟约摆在他面前,被他拒绝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要盟约,我们要的是占领,这是我的最终答复。”

第一百六十五章 就是要侮辱你

名垂千古的齐国名臣晏婴,脸上肌肉跳动了一下,他平静的鞠躬,向赵武致敬,说:“既然这样,请允许我回去整顿甲兵,你我重新再战。”

赵武没有阻拦,等晏婴走到厅堂门口的时候,赵武好像无意识的说了一句:“现在是二月,春耕已经结束。”

晏婴身子陡然停住了。别人听不出赵武话里的意思,晏婴听出来了,他停住脚步,但没有转过身,身子仿佛凝固在大厅门口。

赵武闲闲的补充说:“我赵氏的力量还没有用尽,晏卿应该注意到了,这段时间以来,我的兵力在持续增加。如今春耕结束,恰好又进入下一个服役年度,赵氏能征召更多的武士,这些武士正络绎不断的向临淄赶来。其实,许国人、鲁国人、卫国人也在不断增兵,那些回家忙完春耕的武士们,听说齐国的战斗收获很丰厚,他们已经开始擦拭刀剑,整理铠甲,准备响应国君的本年度征召。

如今,估摸时间,范匄己经回到了国内,我们晋国的国内事务也应该处理完善了。晋国的援军马上会赶来,我们的力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强大,而与此同时,齐国却一天天衰弱下去。不客气的说,齐国的北部与东南部已经被我们打烂了,卫国、鲁国正拼命的占领那些新地盘,时间每过一天,鲁国、卫国对新占领土地控制力便增强一点。

更糟糕的是,莒国已经在我们的护送下,开始在齐国西南部复国,齐国每拖一天,莒国的新政权就更加稳固,所以我们等的起,齐国等的起吗?我听说齐国那个顽劣国君去了东北部,我相信他回不到临淄了,而齐国终将失去南部、西部所有的领土。晏卿是智者,你愿意跟我耗下去,我非常愿意奉陪。”

晏婴的脊背在颤抖,许久,他依旧背着身,两眼无神的望着大门外,反问:“齐国想得到一个“入盟”,这是齐国的底线,为了获得这个底线,我们需要付出什么?”

赵武子不顾春秋礼法,寸步不让的煎迫晏婴。韩起毕竟还是个春秋贵族,尤其是他的老爹韩厥是个著名君子,做事充满贵族风尚。听到赵武语气放缓,韩起马上缓和气氛,回答晏婴的提问:“齐需献贡三千家……”赵武舔了舔嘴唇,立刻否决:“三千家,远远不够,至少需要五千家。”

所谓“齐献贡三千家”是春秋时代的一种屈服礼节,不是征服,是屈服。它比“被征服”还屈辱。

古代战争打到最后,常常以掠夺人口作为最高目标。而春秋时代,大家都彬彬有礼,这个掠夺不是自己动手,需要屈服者自动献出。献出的俘虏以家庭为单位,平均每家约七口人,当然,既然称之为“家”,那么它就不是毫无用处的老弱病残,其中的家庭单位必须拥有一名青壮劳力,一名技术工人,以及一名育龄妇女……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俘虏是任由胜利者挑选的。如果胜利者不满意家庭成员的素质,屈服者必须重新更换。

《侯马盟誓》就是因为原先许诺分配给赵氏家族的“卫贡三百家”被邯郸氏家族侵占,其他家族支持邯郸氏对赵氏的削弱行动,使得赵鞅集合家族所有力量,打算与全晋国的力量拼死一搏,以捍卫赵氏本家族利益,这才有了中国首份“封建到武士阶层”的誓约。

晏婴并不在乎献出多少奴隶,也并不在乎把城里谁家变为奴隶。当时的封建卿大夫没有现代人的道德观念,在他们看来,战败后献出高素质老百姓,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统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唐宋灭亡。大唐大宋仕女、王公贵族的娇娇女,在入侵者兵临城下的时候,照样一根绳子捆了去讨好侵略者。

晏婴在意的是,赵武提出的数目太庞大。卫贡三百家的丢失,就已经使得赵鞅要集合家族所有力量,甚至要武装到奴隶,进行拼死一搏。而这次,韩起开出的条件是三千家献俘,赵武还觉得数量不够,需要加上一成。

只听赵武补充:“赵氏、韩氏为这场战争拼尽了余力,多年的弓箭积蓄消耗一空,我们从去年九月战斗至今,你我两家至少各自需要一千家俘虏。鲁国、卫国、许国各自需要五百家。我们还要献给国君一千五百家,让国君分配给功臣……齐国献出五千家战俘吧!”

晏婴很愤怒、很不甘,但赵武刚才残暴的谈到了一个词“火”。此前赵武只是焚烧城门,现在他特意谈到井水问题,而且赤裸裸的威胁“焚城”……晏婴可不认为赵武只是空口威胁。稍作停顿后,晏婴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一刻,他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主要问题谈妥了,剩下都是细枝末节了,韩起接着叙说齐国所要付出的代价:“礼乐若干……织工多少人……旌夏(羽毛装饰的旗帜)多少面……”

齐国只要求喘息,所以面对晋国苛刻的条件,晏婴咬牙一一点头。

韩起盘点完战利品,又与晏婴敲定了每年的征税额度,赵武插话:“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把卫国、鲁国、许国的国君请进来,商议这几个国家与齐国的边界划分了。”

齐国唯一能争取的只有这点了。既然晋国已经喂饱,这三个国家只是晋国的跟班,嗯,虽然齐国在晋国面前是条虫,在那三个国家面前可是头老虎。晏婴寸步不让的跟三个国家商议领土划分,晋国人收足了钱,接下来的谈判中不好意思再与齐国人亲自交锋,在齐国的坚持下,三个国家吐出了部分被占领土。随后,三国同意与齐国达成停战协议……

边界划分完毕,大家似乎都忘了莒国的存在。这时,赵武再度节外生枝,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我晋国将在黄河南岸设立一座武城,这座武城将紧靠卫国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