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才不中用的,不管是吃什么药都没用。实话对您说,臣妾现在是又欢喜又难过,难过是觉得对不住他,所以臣妾斗胆请求咱们就这么一次,好么?要是这种事多了,万一臣妾有了身孕可不得了啊。”

关绪清笑道:“朕还以为是什么为难的事呢,原来是这个,真要是有了孩子,将来自然是贝子贝勒,有出息的话就封王,朕还能亏待了他不成。”静芳迟疑着说道:“孩子们都知道他爹的病,我这个岁数要是再生出来,搞不好就闹出笑话了。”

关绪清楞了一下,说道:“你想得太远了,哪有一次拈花就种出种子来的?这种事就算是发生了,你们家里也只能关门封住,难道还会满大街嚷嚷不成。”

静芳听皇上这么说,自然是心里暗喜,缓缓说道:“皇上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我正盼再有个儿子呢。只是您这么忙,宫里又这么多规矩,也不知哪年哪月才得再见皇上一面。”说着便又露出愁容。

关绪清抚着她的头发说道:“你和皇后是亲姐妹,想进宫还不容易,来了之后想见朕,对小德安那些兔崽子们说一声就是了,朕就能安排见面的事儿。朕也会惦记你的,没听人说么,这天下的姐夫和小姨子都是说不清的。”静芳忽然扑哧一声笑出来,说道:“皇上可真逗,自己耐不住火性子生了这种事,就推己及人,说天下人都是这样……”她凝眸望着关绪清,轻声轻语的说道:“外面都说皇上风流,宫里三千粉黛,况且周旋不过来,也别忘了我这个宫外的野花儿。”

关绪清一皱眉说道:“外面总是有风言风语,朕权力再大也堵不住人家的悠悠之口,说朕多情朕承认,可要是说朕好色朕肯定不承认,自古帝王哪个不风流,可是好色的都是误国的昏君。”

“皇上一说我就明白了。”静芳说道:“我还听人说皇上要立太子了,先向皇上道一声喜。”

“立太子?”关续清摸着茶杯一愣神,问道:“你听谁说要立太子,立谁当太子?”说着,见小德安在佛堂门口探着头,就对他一摆手说:“有事再等一会儿!”小德安忙把头缩出去了。

关续清已经收敛了笑容,脸色凝重起来,再也不是刚才调笑的样子,静芳看着皇上的神色就吃了一惊,笑容也顿时僵在脸上,说道:“主子,是不是我说错了话?就是说错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也是无心的。我是听家里下人说的,问他们哪里听来,他们说是太监们往府里送药闲聊带出来的话,风言风语说哪个阿哥要升太子。我都不大留心,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哪个阿哥?”关续清打断了她话问道,脸上的神色更加郑重,一看静芳吓得脸色都变了,当下笑道:“你别惊慌,你并没有错。这种话本不该传到你那里,你听见了向朕奏来,朕还要赏你呢!”说罢面带微笑凝视着她。

“我真的就知道这些。”静芳咬着下唇,认真回想着说道,“只说是闲话,这耳朵进来那耳朵出去的,并没有认真琢磨,当时我也问家人,是哪个爷要升了?他们也都稀里糊涂的,只说有是闲言碎语,谁也摸不准。我傻乎乎的也不懂得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方才信口就说出来了。万岁爷要查,我回去一个一个拷问他们。”

关续清摆手道:“朕在宫里也听到了这个风声,不要查,一查就弄得满城风雨,阿哥们就谁也甭想安生了。要是偶然听到是谁造作谣言,暗中向朕奏禀来就是了。这种谣言时间长了便不攻自破。人们都是闲的慌。”说着话就站起身来,拧了一下静芳的脸蛋,笑道:“不要想这件事了,傻人有傻福,不该知道的事儿就别四处打听,多到宫里走动着点儿,陪你皇后姐姐说说话,她一个人整日在宫里也怪憋闷的。”静芳一笑,做了个万福,看着皇上背着手出了佛堂,只觉得犹如做了一场奇怪的梦。

关绪清在小佛堂与静芳春风一度,出来时觉得浑身轻松脚步也轻快起来,见小德安还守在永和宫门口,照着脑后打了个暴栗说道:“刚才探头缩脑的有什么事要奏么?”

小德安回话道:“方才内阁熊大人送进来几份折子。皇后娘娘也差人过来问皇上在养心殿不在,说有事要奏禀皇上。”

关绪清问道:“你怎么回话的?”

“奴才说万岁爷在小佛堂给皇后和皇子们拈香求平安呢。”小德安回道:“刚烧好了香出来。”

关绪清满意的点点头,“嗯”了一声,扭头便往坤宁宫走,嘴里说道:“朕去皇后那儿,叫小德张他们过来侍候,你去养心殿把那几份折子送过来。”说着,已到了坤宁宫门口,皇后的几个贴身侍女迎了出来,关绪清不等她们行礼,就大步走了进去,经过琉璃照壁,又穿花草暖房,就听到静芬说话的声音,听着像是在训诫皇子们:“你们不是平常的王子公孙,是一国的皇子,皇上常说人要懂得自重,然后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自己知道羞耻,才能辨别是非曲直。”

关绪清笑着跨步进了殿中,果然见到除了溥寅和溥德,溥华、溥贤、溥俊几个都在,一个个肃立在盘龙柱下,恭听额娘训话,见皇上进来,几个阿哥忙提袍跪下,静芬站起身来,笑道:“皇上来了。”请关绪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坐在侧座儿上,说道:“一切都找皇上的吩咐,这不,几个皇子还请安,我正训诫他们呢。”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六百五十二章 庭训皇子

关绪清接过宫女捧来的参汤呷了一口,把碗放在桌上,看见小德张已经到了门外,叫他把折子放在案上,这才对皇子们说道:“皇后的话朕在外头听见了,苦口婆心,句句是至理名言。你们生在皇家,生来就与众不同,只要自己恪守礼节,就能挺直腰板。”说到这儿他忽然想到关于立太子的谣言,因此放慢了语速说道:“既然皇后训诫过了,你们就要把心思都用在读书上,少和宫外的人有那些不三不四的来往,少听些不三不四的风言风语,脚正不怕鞋歪,外头和宫里那些个小人才没有用武之地。别听了别人的拨弄是非,你们兄弟到了什么时候也要亲善友爱。”

三个阿哥认真听着,这已经和皇后的训戒话题差出十万八千里了,又听关绪清说道:“朕看你们从大体上说还是好的,溥俊在病中还咬着牙观看西方政治经济学,给蓝妃抄《金刚经》,这就很不错了。溥华和溥贤不但做学问认真,论起事来也有板有眼的。溥华的诗词朕也赏识,做学问认真又不张狂这就是朕对皇子们的要求。用心读书,亲贤人远小人,这才是君子之道,都跪安吧。”

阿哥们一齐叩了头,心里如蒙大赦,规规矩矩的退了出去。

关绪清笑道:“原本是说好了过来进晚膳的,刚才去了佛堂一趟,正要回养心殿批折子,小德安说你有事见我,朕就来了。”

说着就拿起案上几个折子,上面密密麻麻工笔楷书,熊希龄在旁边都用蝇头小楷一一注解清楚,为的是皇上看得明白。关绪清指着第二十六条对小德安说:“弹劾济州知府聂春明的折子先留存着,告诉熊希龄先不向下传阅。其余请安折子,除李长乐的留下,其余的都送到养心殿。”说完,抽出江苏省的折子,一边看一边去摸笔。静芬把笔递过去,只是静静的坐着也不说话,关绪清笑道:“你有事只管说,我听着呢。”

“内务府过来禀过了,宫里杂役病的病,走的走,人是越来越少了,还需补充一批人。”

关绪清凝视着载漪的请安折子,提笔批写道:“朕很好。你在外地公干辛苦,倒是要保重身体……”还觉得有许多话想要叮嘱,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写,索性放了笔对静芬说:“可以再选四十个岁数小点的进来,回头叫户部把宫里使唤的未婚的丫头们名单送进来,凡是以前朝夕侍候你和众妃子们的,捡好的许配给侍卫们吧,也给这些姑娘一个好出路,其余你指婚就是了。静下来想想人家姑娘们不为几个钱,一进宫就十年八年,这里再好也比不上在家当小姐姑奶奶,眼看一个个都过了二十五岁了,再耽搁几年,都老掉牙了,宫里也得有点儿人情味儿,不能断送了人家。另外,增加了杂役钱自然就紧点儿,叫王商他们和内务府商量着,从城门税和议罪银子上借一点儿,千万不要从财政部那边打主意,那都是国家建设的钱,一点儿也不能动,这个先例开不得,就算能开也不能从宫里开。”

静芬点头称是,其实她请皇上来真心想问的是关于立太子的传言,见皇上都把心思放在折子上,也不好开口,于是就换了个方式说道:“皇上刚才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