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手段能够将消息了解得如此清楚呢?有线窃听?这根本不可能!录音窃听,定期更换记录媒介?这更加不可能,这个年代普遍的录音设备是唱片,录音设备都是傻大粗黑的,还能在穹窿藏得住?说到唱片,他似乎想起点什么。他想问问毛人凤,这些资料是通过什么渠道得来的,这对他的思考很有帮助,但是傻子也明白,情报获取渠道,是一个情报机构的命根子,不会告诉不相关的人的。

离开会场的时候,他提出要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并且要求借两台好点的无线电测向仪,毛人凤没有拒绝他。等到毛人凤问他要不要配备技术员的时候,他笑了笑,谢绝了。毛人凤也很清楚,面对这个科学巨匠,如果光论技术,自己的技术员比他决非只差一点半点。

冯诺依曼心里很清楚,一定是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有蹊跷,安全局的侦察结果,已经排除了实验室的可能,他们现在把重点还是放在3号区,仔细取证分析,而科学家特有的敏感则告诉他,自己的实验室决非如此简单。一股无明火伴着信心与求胜的信念一同升起,如果仅仅是玩技术,特工部门的技术人员要和他斗法,还需要掂量掂量他们自己的斤两。

到了自己实验室的门口,他打开了车载无线电侦察设备,把测向天线对准了自己的实验室,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一条平稳的细微波浪线。他把增益调到最大,一遍又一遍的旋动着飞梭,刻度盘上的示数在慢慢的变化,然而,示波器的屏幕上始终没有明显的显示,耳机里面也只有沙沙的无线电噪声。看来车载台是没辙了,还是用便携的测试仪进去排查吧。

冯诺依曼的办公室就是他的起居室,里面很简陋,一个很大的桌子,上面摆放着绘图仪器,草稿纸,一台计算机。然后就是一个书柜,此外就是一张床,床前一个矮柜,上面放着一台德国产的电唱机,还有一台他自己组装的连外壳都没有的四灯电子管收音机。

巨龙的怒吼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战栗空间

冯诺依曼在德国生活过数年,沉醉于德国古典音乐的辉煌成就,在来到穹窿实验室的时候,他除了书,就带了这台电唱机,和一叠古典音乐的唱片。这台唱机在前来的途中,不慎把电源部分摔坏了,曾经因为找不到零件,闲置了几个月。后来,冯诺依曼买了一些零件,准备自己组装收音机和修复电唱机的电源。他考虑到电唱机不用太考虑电磁干扰,于是把两个正品变压器中的一个换成了要报废的次品。回到实验室,他捣鼓好了电唱机,把次品变压器装在了上面,一试,也挺不错,不得不佩服德国产品的质量。

他戴着耳机,把测试仪的增益调到最大,在办公室内,沙沙的噪声都小了些许。他反复转了几圈,还是没有反应,看来只能同意安全局的侦查结果了。他看到了电唱机上还放着他最喜欢的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苦闷的他顺手把测试仪的肩带挎在了肩膀上,扭开了电唱机的电源,想听听音乐。“吱”,强烈的无线电杂波从电唱机的变压器中激起,他忘记了关测试仪,增益调到最大的测试仪,忠实的把这一情况通过耳机传送到了冯诺依曼的耳朵里。突如其来的噪声刺得耳朵生疼,他忍不住叫了一句“哎呦!”然而此时,他清楚的听见他的耳机里也有自己的声音。

确实有窃听器,而且是十分诡异的窃听器!他没有先把耳机拿下来,而是先把电唱机给关了。强烈的噪声戛然而止,他从桌子上抓起一把口琴,使劲一吹,耳机里没有任何反应。他又把电唱机的电源打开,吹了一声口琴,这一次,耳机里传来口琴的声音。明白了,窃听器放在电唱机里面,和电唱机的电源连在一起。

他迫不及待的把电唱机打开,仔细的检查起一个个的零件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时间过了这么久了,电唱机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如果有的话,是不可能瞒过冯诺依曼的眼睛的。无奈中,他默默的思考,这台电唱机的变压器会发出杂波,杂波存在,窃听器工作,杂波不存在,窃听器不工作。而窃听器不在电唱机之内。他灵光一动,跑到外边,通知安全局的人,火速调一台小功率的信号发生器过来。仅仅是五分钟之后,信号发生器就来了。他叫了两个人到他的办公室里,其中一个人*纵信号发生器,另一个人,拿着他的口琴,冯诺依曼示意他们二人按他的手势行事。

信号发生器打开了,另外一个人根本不会吹口琴,把口琴吹得呜呜响,毫不成调。耳机里面响起了诡异的口琴声,冯诺依曼拿着测试仪在房子内仔细的搜寻,当他到了桌子的书架旁时,他停住了,仔细的听了几分钟耳机,又仔细的分析了测试仪上的示数,挥了挥手,信号发生器和口琴同时停了下来。他跑到外面,从车子上拿了一个电磁屏蔽箱,把书架放了进去,盖好盖子,然后,又要他们二人开始工作,此时,耳机里除了信号发生器规则的声音之外,耳机里面再也没有口琴声了。

窃听器找到了,就在书架里面。怀着疑惑,冯诺依曼把汽车的驾驶员轰到了副驾驶座位,自己开着车子,在驾驶员的指引下,以自杀的速度赶去了安全局的联络站。

在频率范围超宽的电波暗室里面,冯诺依曼把箱子里的小书架拿出来,放在高倍放大镜的载物台上。他小心翼翼的打开书架的底盖,里面露出一个小玩意来。他用套了绝缘橡胶头的镊子把这个小玩意夹了出来,放在了载物台上,打开了放大镜周围那一圈白色的照明灯。他欣喜的发现,这一圈照明灯的光谱和太阳光,也就是自然光几乎相同,照在物件上没有丝毫的色差,眼睛看着非常舒服。他来不及多想,仔细的看起了那个窃听器,有膜片,是电容话筒,有线圈,可是没有电源,这个东西居然没有电源,怎么回事?

他回想起了办公室里的场景,一瞬间,他明白了,不禁一声惊叹,“天才,绝对的天才!”旁边的人围了上来,一个个傻愣愣的看着他,他解释说,“设计这个窃听器的绝对是天才,这个东西没有电源,不会发出电磁波,所以被动的无线电测向仪器不可能把它找出来。当它要工作的时候,需要有一束无线电波照射上去,它才能工作,声波传输到电容话筒上面,引起电容量变化,与线圈构成一个LC震荡回路,将声音信号通过调制后反射出去,由接受机接收。这个窃听器平时不可能发现,而且它本身不需要电源,不会在换电源的时候暴露,因此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期使用的!”

在场的人都被擂到了,因为他们都是懂行的人,这个原理并不复杂,而能够想到这样的创意的人,除了天才,没有别的语言来形容。

冯诺依曼找到了破案的关键点,一切开始变得明朗起来。这天夜里,他联合技术科的人连夜反复测算这个窃听器的参数,写出了详细的检测报告,并上报安全局。案子似乎已经与冯诺依曼无关了,可是他心里一点也轻松不起来,自己的实验已经停工4天了,每一天,都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分析了进程,他的工作比计划快了5天,今天已经持平了,明天若是还要滞留的话,很可能就完不成任务了。想到这里,他直接打电话找到了赵秉钧,痛陈他的担忧,表明他的忠诚。赵秉钧在电话里良久不语,说实话,赵秉钧也想让这个疲惫的科学家休息几天,然而,现在看来他做的并不比破案人员少多少。最后,他告诉冯诺依曼,明天,我让你回实验室工作。

第五天,冯诺依曼准备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去。他坐在吉普车上,难掩自己心中的喜悦。但是,他还不知道,回去还有一个厄运等待着他。

冯诺依曼兀自走进了自己的工作室,坐在了桌子前,准备整理一下开始工作。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滴答声,循着声音过去,他发现自己的枕头底下赫然放着一个定时炸弹。虽然,此时他的心头一紧,手心里也不自觉的有些湿湿的,可是他并没有慌乱,仔细的端详着这个炸弹,炸弹似乎很简单,一个闹钟,滴答滴答的响,闹钟设定在下午四点,冯诺依曼看看手表,还有两个多小时。一连串的问号浮现在他脑海里,还有这么长的时间,自己跑了就是了,哪头猪还会在这里等死?转念一想,若是就这么走了,那还不把实验室炸垮啊?没办法,只有把炸弹拆了。这个安放炸弹的人还真是搔到了冯诺依曼的痒处。他拿起一把手电筒,把炸弹的闹钟后面的东西给照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