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购买瓷器名茶!

崔伯颜心情仓皇,又担心朝廷继续提高兑换比率,赶紧下令调集所有的资金,前去帝国银行兑换贞观宝钞!同时赶紧送信给其他几家族长,让他们加快兑换速度,以防朝廷再次提高兑换比率。

接下来的时间里,帝国银行总部以及各地分理行,都开始了疯狂兑换贞观宝钞。短短三天,世家豪族已经兑换了五亿两贞观宝钞!然而仅仅迟了一天,世家豪族为此白白损失了近一亿贯金银!

第193章 信任危机的解除

五月八日寅时,太极宫前。

等待朝会开始的大臣们三五成群,正在低声谈论着前两天的兑换风潮。唐俭成了大家热捧的对象,被一群人围在中间,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停止过。

张焕站在远处,面带微笑看着备受追捧的唐俭,心情十分的平静喜悦。

截至昨天晚上戌时,各地报上来的兑换账目,加上长安帝国银行总部的兑换账目,清楚明白的显示,短短四五天时间已经兑换出去了十二亿贞观宝钞!距离发行总额十五亿,已经只差一步之遥了。贞观宝钞的发行,基本上已经大获成功,作为始作俑者的张焕,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张大人,恭喜了!”张焕回头一看,原来是岑文本和韦挺二人。

“二位大人,这话该去对唐大人说才对吧?”张焕面带微笑,眉头却微不可觉的皱了一下。

不知道什么原因,以前魏王李泰那一帮人,忽然和张焕套起了近乎,岑文本和韦挺二人还时常登门拜访,言谈中颇有结识的意思。张焕深知‘君子群而不党’,而且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野心,对他们的暗示只是故作不懂。

“张大人何必谦虚?”韦挺微笑着凑前一步,“据本官所知,张大人在这件事情上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韦大人在哪听见的这种谣传?”张焕微笑着否认,“这件事完全是皇上和唐大人的功劳,下官何曾出过半分力气?”

岑文本低声道:“张大人年少有为,而且为人谨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昔日顺阳王还在京城时,对大人也是颇多赞誉啊!”

岑文本提起李泰,张焕心头警惕更浓,随意敷衍道:“顺阳王的文采,下官也是佩服的,只是可恨没有机会请教。”

岑文本正要说话,房遗直快步走了过来,对岑、韦二人行了一礼之后,对张焕笑道:“叔珩,父亲有点事让你过去一下。”

张焕赶紧抱拳道:“岑大人,韦大人,下官失陪了!”

“张大人自便!”

张焕离开后,韦挺低声道:“岑大人,下官认为,该给皇上一个确切的答复了!”

岑文本捻须道:“本官也是这个意思,张叔珩竟然真的没什么野心!”

“嘿嘿,不知道张叔珩将来是否会感激我们?”

岑文本看了一眼张焕的背影,语气十分肯定:“此人颇重情义,将来如果我们需要帮忙,只要他得知内情,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再者他和太子殿下关系深厚,即使皇上暂时弃用张叔珩,殿下将来也会重用于他。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张焕自然不知道岑文本和韦挺的打算,到了房玄龄面前躬身一礼:“多谢岳父大人解围!”

房玄龄伸手扶起他,低声笑道:“你能看出老夫是为你解围,那么就该知道老夫要对你说什么吧?”

“小婿明白!岑大人和韦大人官职都高于小婿,他们上门拜访,小婿也苦恼不已!”

“老夫有几个字送给你!”

“请岳父大人赐教!”

“不结党营私、不居功自傲!”

“小婿谨记在心!”

“呵呵,其实这件事未尝不是好事……”

张焕大惑不解:“岳父大人此言何意?”

房玄龄笑而不答,只是用力拍拍他的肩头,转身向唐俭那边走去。

张焕站在原地,仔细思索起了房玄龄的话。然而直到早朝开始,仍然没想出所以然来,只好暂时按捺住这个念头进了太极宫。

李世民今天心情极为高兴,进入太极宫之后脸上就一直带着笑容。

“臣等参见皇上……”

“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唐俭何在?”

唐俭赶紧上前一步:“臣在!”

“这次顺利发行贞观宝钞,爱卿居功至伟,朕会加以褒奖。春浩,宣旨!”

春浩捧起圣旨,踏前一步朗声宣读起来。

唐俭已经贵为一品国公,在爵位上已经不可能再进一步,因此李世民加封他为太子太师、赏赐宝钞二千贯、良马一匹。太子太师虽然是个虚职,不过却象征着无比的荣耀,对于唐俭来说,这种荣耀远远大于金钱的赏赐。

户部的其他官员,也大都被加以奖赏。不过几个月之后,暗中和李友接触的那些人,都被寻了个由头加以治罪。

漕帮和王氏一族,也都被李世民大力褒奖。王叔易还被封为从七品的承奉郎,虽然也是虚职,不过因为商业贡献被封官,王叔易成了大唐建立以来的第一人,当然,他出自太原名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苗影和计无智等漕帮的主要人物都被重赏,李世民还赐下了‘忠君爱国’的牌匾。

圣旨刚一读完,魏征就出班反对,认为封王叔易为承议郎,违背了重农抑商的国策,请李世民取消这道旨意。魏征言辞激烈,又有孔颖达和萧瑀等人支持,李世民也不好强行通过,索性让朝臣们讨论一下这件事。

对做出贡献的商人封个虚职,而不给任何实权,这其实是张焕的建议。此时商人地位极其低下,张焕相信为了获得朝廷的封赏,即使是个虚职,也会有更多的大商人效忠朝廷。这个举措,说白了还是为了削弱世家豪族的势力,毕竟很多的大商人都和世家豪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了张焕的分析,再加上王叔易本来就出自名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李世民也就答应了下来。不料此时提出来,竟然引起了争论。

长孙无忌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因此马上出言赞同。不过他却从另外一个话题说起,认为王叔易出身名门,足以配得上这个虚职。张焕随后也站出来,强烈支持这道旨意,认为多年以来,这是第一次商队成功归来,理当予以封赏。见到长孙无忌和张焕同时出面,更多人的官员也赞同通过这道旨意,双方开始热烈争执起来。

最终还是王叔易的出身帮助了他,得以勉强通过这道旨意。虽然旨意通过了,张焕深切的体会到,将来推行纺织业,改变大唐国策的时候,会遇到何等巨大的阻力!

众人安静下来之后,李世民高声道:“朕还有一件事,要和诸位商议一下。”

“请皇上明示……”

“前几天朕接到了吐蕃的奏表,请求朕大力开放剑南道商贸。因为贞观宝钞的事情,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朕才有时间解决这件事。诸位认为,该不该答应?”

又是魏征率先道:“皇上,吐蕃赞普如今已经是大唐的女婿,俗话说翁婿一家亲,臣认为应当答应,借以向吐蕃人宣示皇上的仁爱宽厚。”

“臣附议!”

“臣也附议!”

“皇上,魏大人所言极是,请皇上恩准!”

张焕见房玄龄也出言赞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一直呆坐着的李治见张焕皱眉头,知道他不赞同吐蕃人的请求,想了想之后对褚遂良猛使眼色。李治入主东宫之后,褚遂良被任命为太子宾客,兼任谏议大夫,这也是李世民想要让关陇贵族全力支持太子的举措。见到李治的示意,褚遂良虽然有些不乐意,也只好站出来出言反对。

褚遂良一出面,长孙无忌就知道是李治的意思,马上跟着出言附和:“皇上,诸位大人,我大唐和吐蕃虽然是翁婿至亲,不过多年来未曾进行过全面商贸,这件事还该慎重从事才对!”

见到这俩人出面,李世民淡淡看了一眼李治心中已经明悟,忽然询问李治:“太子,你怎么看?”

往日朝议时,李世民极少询问李治的看法,只是让他多听多看。

因此忽然被李世民询问,李治愣了一下才起身道:“父皇,魏大人等人说得虽然有理,不过儿臣认为,开放边境商贸乃是国家大事,不可贸然行事。应该派出使节团,前去剑南道和吐蕃仔细调查之后,再做最终决定。”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这件事该慎重对待!”

“臣附议!吐蕃缺少盐铁和其他重要物质,即使同意开放商贸,也要商谈好条件再说。”

魏征怒道:“诸位怎可为了些许利益,败坏皇上的名声?吐蕃赞普求亲的时候,还将典合城、且末城拱手相送!作为丈人,皇上怎么能向女婿索要利益?”

李世民面色有些尴尬,这个魏征,每次说话都令人无法忍受!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