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股肉交”的腿上合力就没有了,再练下去就不是形意拳了。初学就是以上几点最难把握。

耐得形意桩步之苦,才能真正的触摸武道。

有经验的老师傅,在你学形意桩三才式第一天开始,他看你站桩的坚忍程度,就能初步的判定你将来的成绩。你的忍耐力和你的悟性在三体式中暴露无遗,那是你吹不出来的,许多网络上的假功夫师父,他可以把形意拳的所有拳都打下来,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师傅有没有真功夫,因为你脚下的力道,趟出的劲道是瞒不了人的。形意拳的拳不难,一个稍有武术基础的人几个月就能都学下来,但是这样的拳是骗不了内行的。

三体式是检验假功夫的不二法门,我如果是武协主席,在武术考试的时候,练形意拳的我不让他打拳,我就检查他的三体式,大家站在一起,拼拼三体式站的时间长短,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功力。那些假功夫师如果知道形意拳考试是考站三体式,他就不会来了,因为那些假功夫根本过不了三体式的站桩关。

“滥竽充数”是因为管理者是外行才有空子可钻,如果这个管理者是形意拳的大行家,那什么伎俩也难逃他的法眼,现在有许多怪现象,武打电影的主角都是不会武术的,会武术的专业人士都是替身,开飞机的驾驶员去做养鸡协会的会长,才使“假”有空子可钻。国术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也要打假,要告诉自己的同胞真正的国术是什么?

国术实乃国魂,国魂不容蒙尘!

八极拳霸九天

137 奇经八脉

三体式脚下的三七劲是个难点,初学很难练的明白,对这个三七的形容,也就是三体式腿下的形容,我也是颇费脑筋,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语言不够细致,就不能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形成文字也许会有歧义,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几个章节改了又改,主要改的是措辞。

首先要说的是脚,三体式左脚向前一步,这个脚是有要求的,首先这个脚的五个脚趾要弯曲,要微微有抓地的力量,这个样子才能做到手与足合,前文我们说过手掌,这个手掌要象冬天烤火一样撑开,稍微有一点撑劲,这样劳宫穴就有了感觉。同样在练习三体式的时候,脚趾也要适当的增加一点力度,这样脚下的涌泉穴就会有变化,经络穴道的感觉人人不同,有的人感觉灵敏些,有些人感觉迟钝,甚至感觉不到其实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的脚趾的力度恰到好处,就能引起脚下的穴道的变化,从而引起全身的微妙变化。

形意拳的脚是平飞,也就是直出直入,正常人的步伐,在迈步的时候,脚底板向上勾起,然后身体向前移动的时候再落下去。在练拳之中尽量要缩小脚腕的这种变化,这样练习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移动的时候,步伐能最有效的带动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快速移动中不失稳重。

这个多年形成的向前迈步就动脚踝的毛病,在形意拳中要纠正很长时间。在这一点上古人比我们占有优势,在遥远的古代,那时候的古人是没有鞋子穿的,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鞋子,可那些鞋子基本上都是平底的,到了近代洋人的鞋子传了进来,现代人很多人都穿皮鞋和高跟鞋走路,许多人很久都没有“脚踏实地”的感受了,因为现代的鞋子基本上都是有后跟的。

一只脚稳稳当当的落在地上是什么感觉?

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体会了。这就需要你在练拳的时候,一点点的找回这个感觉,练形意拳脚踏实地真的很重要,脚上的鞋子也很重要。你如果穿着高跟鞋练拳,你的姿势永远不会正确,因为你的脚后跟被鞋跟提高了好几寸,你的身高都产生了变化,很难找到形意拳中那些细腻的感觉。

高跟皮鞋具有美观,提高身高挺拔身材的优点,这是按照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说的话,其实长久的穿高跟皮鞋,对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你的脚总是不能舒舒服服的呆着,在支撑体重的时候,脚尖和脚跟不能均衡受力,这样时间长了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在网络上诸君能查到很多类似的报道和说明,在这里就不赘述这些了,道理人人都懂,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前文我已经明说过,在所有的鞋子种类中,我首推布鞋,这个不看广告看疗效,布鞋在养脚排汗的许多功能上,要胜过其他鞋子,这种鞋子没有跟,脚掌能平平的放在地上,这种感觉对练拳很重要,对练形意拳也很重要。穿着千层底的布鞋练拳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只有身体练得很敏感的人才会懂。

形意拳的功夫出在脚下,人的脚丫上有几十个穴道,这些穴道的养护其实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脚舒服了,人就舒服了。随着形意拳功夫的深入,你的脚下的感觉会越来越灵敏,那时候不用我说,你就知道自己练拳的时候该穿什么鞋子了,在平时也会尽量避免经常穿后跟很高的皮鞋,那种鞋子其实穿一天下来,比你练功夫还累。

在左三体式中,左腿的膝盖一定要有向前顶的力,但不能超过90度,前脚的小腿和大腿之间的弯曲度,绝不能超过90度,这个90度在数学中叫“直角”,这样的弯曲角度会影响血脉的流通,这个我只能用上限来说,这个上限就是90度。前腿在自已的腿窝处形成一个钝角。

后腿前文已经说过,外撇的角度不能过大,后膝盖要尽量靠近前方,这样在两腿之间就有了一个“夹裆”的力,前脚直后脚斜,这个斜要斜的有道理,初学诸君往往后脚一斜,脊柱的末端就会跟着歪斜,造成身架不正。形意拳不管两只脚如何变化,尾闾中正的根绝对不能失去。身势的正确不仅仅影响任督二脉的位置,也会影响奇经八脉,下面我借着古书的意,说说奇经八脉。

阳维在顶门前一寸三分。

阴维在顶后一寸三分。

冲脉在风虎穴入发一寸二分。

带脉在脐两旁。如带系于腰际云。

任脉起子人中,降至会阴窝终止。

都督脉起于尾闾,逆上泥丸,至齿交龈处止。

阴跷在尾闾骨后第二节窝中。

阳跷在谷道前一寸二分阳窝中。

八脉唯阴跷一动,周身俱动,然非先天大药,八脉闭而不开。

(这个阴跷的跷字,在古书中是个“足”字旁,右边是个“乔”字,但是我的输入法里,找不到这个字,只好用“跷”字代换下,因为这个字很重要,特在这里做个说明)。

上述就是古书中所载的奇经八脉,这些都是一个练拳的人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也许不会像一个专业的大夫一样精通,最起码也要知道一点,这样对练拳是很有帮助的,否则那些年代久远些的拳谱你根本就看不懂。

在闲暇的时候,多翻翻古书,多参参古意,多理解一点自己的身体上的器官、穴位、在身体上都起什么作用,是对人很有好处的,我觉得比出去吃、喝、玩、乐都强,问一句不该问的话,你了解你自己吗?

练拳其实就是身体上的学问,在身体上做学问,一个好的身体是与你能寸步不离随身携带的,一个练武的人只要身体能动就能打拳,拉小提琴的放下了小提琴不能演奏,木匠离开了斧刨也制作不成家具。只有国术才是随身携带的技能,不需要任何道具,在澡堂的水池中都能施展的技能。这是许多别的学科和学问做不到的。其实天下什么技能你想学好了,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还要有充分的脑力,形意拳就是练这个的。身势对练拳很重要,古人也说大势所趋,这个大势在形意拳中我们就把它理解为身势,这样在行拳走势中我们就不会犯大的错误。

在网上有一篇佩服金庸金老爷子的文章,香港在金庸写书的时候非常繁华用现在的话说,玩个通宵有的是地方,金老爷子在写书的时候,能抵制十丈红尘的纷纷诱惑,认真的在家写书,这是需要大毅力的,因为如此金庸才是金庸,才有这么多烩灸人口的佳作问世。

一个练拳的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你的心态,你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能不能把握十丈红尘的诱惑?

须知天道无常、人生苦短,灯红酒绿、纸碎金迷,青春转眼即过,当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发现你竟没有坚持做一件你最喜欢的事情,我不信你会不后悔!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内家拳境

此生难求

今日不学

更待何时?

八极拳霸九天

138 三体式之内意

在形意拳三体式中,后腿在弯曲的情况下,要承担身体百分之七十的重量,三七开的重心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