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我辈这些“武林低低手”来说,还是先学一门以求深入,然后再求融会贯通的好。大师绝对是少数的少数,一个武林大师的出现,是多少机缘巧合、多少师缘、多少财力促成的。许多事情是不求而自得,这些事情是不能模仿且无法复制的。

李白太白公仗剑出蜀周游天下,李白斗酒诗百篇,至今为人称道念念不忘。我若有钱能走遍天下,只能在景点前留下些摆v字手势的照片而已。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有句古话叫“心明眼亮”。

心明是明白自己,明白人生大势。心玲珑而目光即不呆滞灵气自透,学拳愈快、进步方能神速也。

翻身束翅显威风

入林钻天属其能

拳贵贵在形联意

劲力圆整体自衡

鹞有翻身之疾、束翅之威、入林之巧、钻天之勇,鹞形取其身,能收心脏之气,练之缩体舒身、起落盘旋、左右飞腾,拳顺收先天之气,上泥丸、下丹田,束身即起、藏身即落,记之记之!

《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写到了69章,敬请诸君收藏!

在不耽误诸君的情况下,帮助作者推广一下这本书。和凌霄一起,推广国术,强我国人的体魄,壮我国人的精神。

点击、收藏、推荐本书。

这样做是没有任何利润可言的,诸位只能得到凌霄对各位拱手致谢,谢谢大家的支持。

佛曰: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万事万物都有因缘。

诸君能看到这本《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本身就是因缘际会。我这个人惜福惜缘,愿更多的人能喜欢、走进国术,加入到支持、赞扬、喜欢国术的人群中来,练体魄,铸精神!

八极拳霸九天》''bookid=2646978;bookname=《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70 束身之技

本章单讲一个字:“束”。

这个字先不谈新华字典里的意思,武中这个字要表达的含义只有我心里这本字典有,市面上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我们先回顾下我青年时代的陈年往事。那个时候我有一个练武的朋友挚爱武术,和我见面之时,他总是说喜欢形意拳练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是自学。有时候也跑到公园,去偷看个三招两式的。经常和我说,我练劈拳能打一节课呢,就是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我听后暗暗惊讶,用今天的话说“哇塞,真的好厉害!”。我不是赞扬他的毅力,而是佩服他的体力。后来我亲眼看到他老人家练拳,不免大失所望。

他的拳架太高了,别的先不说,身势就不对。站的太高练劈拳就是闲庭信步啊,呵呵!我要这样练,打5个小时也行啊,腰胯根本就没有到位。这个劈拳其实和溜达没区别了,比溜达强的是他加上了手臂的动作,能上下身一起活动活动罢了。

习练形意拳的都知道,三体是入道之门,劈拳是移动加定格的三体式。前面的劈拳我已经阐述的很多了,式子没有扎下去,腰胯不能到位,身体不能撑拔对拉,筋骨、血脉就得不到锻炼,功夫就不能进步,打破身势无遮拦,敌人什么最难破?

就是身势啊!

为什么不说是手势、脚势呢?

因为身体局部的力量是不足为惧的。

胳膊拧不过大腿,大腿争不过腰劲,只有身势——浑身整体的力才是可怕的。

和父亲当年练劈拳,是劈出一掌要略站一会,调整好了再继续劈下一掌,如果身体“拧、裹、撑、拔”到位,拳势不高的话,能练十五分钟已经出大汗了,身体会很疲累。姿势到位练习一个小时,也许比不到位练十天还要管用,式子不到位,你永远练不到那些该练的经络与血脉。

这个在老拳师的嘴里叫“塌身子”,身体“塌”下去,功夫才能“上”的来。

呵呵!这个“塌”就是身下“束”也。

“管理”在古文中不叫管理,它叫“管束”,古文市长也不叫市长叫“牧”,这个就是“放牧人”的意思,放牧就是管束、约束。

在拳中这个是同一的,也叫别有风味的“管束”。

慢慢的我说到精华的地方了,如果你认真的看,看完了我保证你能想通很多东西。我打个比方吧,你是财主、练武呢,就是管家,身体就是佃户。

每年财主发号施令,我要佃户交多少粮食、交多少钱。

好了!具体执行这个指令的,就是练武了。

这时候管家确定练武的姿势,比如三体式,身体作为佃户,开始执行管家的命令,这就是练武的过程。

这里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作为财主你只应该规定你每年要多少租子,你不能规定佃户种什么地,这叫“越权”。作为财主你只能命令管家执行你的指令,有了指令三体式这个管家后,我们摆好了姿势,剩下的问题由身体自主完成。

这是内家武学的大道理。

我们拿筷子吃饭,做这个动作,那是手上3000多根神经统一完成的动作,你的大脑只要发出“拿筷子”的指令就够了,你不该去命令那3000根神经,那会累死你的。

内家拳也是这个道理,人体的奥秘到了今天,还是不能研究的很清楚,尤其是大脑,那真是太复杂太精密了。

我们摆了三体式的造型那就足够了,坚持一下那腿是一阵阵的疼浑身难受,其实在你三体式子到位的情况下,身体自己就在调整,很精密的调整。

这个调整就不需要你操心了,经络、血脉各有各的办法,你要做的是克服身体的疲累和那种“百爪挠心”的难受。

拳式不变,身体自然就会调整到你需要的阶段,这就是内家锻炼,你现在闭眼想经络全通周天运行,呵呵!想也是白想,你不可能越级指挥的,这个美好的愿望,得通过管家来实现。

许多人练了很多年就是没有进步,即是因为想了不该想的,做了不该做的。

身体下蹲就是个猴像,身体下蹲且管束自己就是身下束,这个束还有骨骼重新搭配,身体重新组合的变形金刚的意义。

内家叫“磨砖对缝、筋骨合槽”。

是指你整体的身架,包括五脏及精、气、神等,都为技击和战斗做好了准备,练形意的高手身材、气质是不一样的,那些学拳多年的老师傅和从小练拳的人,说实在话他的身架就是为格斗和技击长出来的。

抱拳架的时候,肌肉凸显不像西方健美那样肌肉结成很大的块状,而是肌肉“成丝、成络”是一条条的,肩膀是漂亮的倒三角形,肩膀略微前裹,而绝对不象不穿上衣的流氓,横膀过市的样子,肩膀后展其实不利于技击。

前裹最简单的就是增加了手臂的长度,胳膊长在技击中的作用西方也开始意识到了,现在拳王争霸赛都报“臂展”的长度。其实我们内家的老祖宗,几百年前早就这样练了。

做到了这些,才能提的到一个“束”。

人啊,达尔文说人是猴子变的,即便不是猴子变的,那个猴相也很说明问题了。

人身下束,稍微一蹲下去,其实就是个猴相,在这个形象中内家拳做了内家的改动,让生理符合技击的准则。筋骨合槽练什么都有,就是按照技击的法则,重新搭配人的骨骼、血肉、经脉,达到技击最大化,于此同时精气神聚备内家成矣。

这个过程需要束,有了这个束,才能谈到展,没有积蓄是谈不到花钱的。

这个“展”字在许多支系不这么称呼,都称为“长”。不钻不翻一长为先,许多支系是这么认为的。我说只要合乎形意拳的大法则,这些都可以说是对的。

在武林中有一路拳法叫“武松脱铐拳”,我不会这路拳法,只是借这路拳脚说这个内家拳意。武松身体被束缚,然后挣脱爆发了人体许多前所未有的功能,打倒了敌人保护了自己。

这个就是先有的“束”,然后才有的展放。

其实这个拳名深合内家的拳法,没有约束与制约,人体的各个器官,内脏外部的筋骨血脉,不可能团结一气,爆发出超强的能量,击败对手而保存自己。

内家拳就是通过约束,达到收放的随心所欲一气呵成。

觉得自己形意拳练的不错的武者,我今天要再说点实话,这个实话可能刺激了你的神经,打破了你的傲慢,不要灰心,傲慢和偏见相连,我同时也打破了你的偏见。

吾今天教你个秘方!

你不用到处找师傅,找不到考察的方法,其实这是外行的办法,在我面前大师如果没有真实的能力绝对露馅的。

你就请大师做个形意出式的动作,两腿下蹲两手画弧落在小腹前,这时候你不要看他打拳,你就要求他站这个姿势,然后上下起伏,重心微微靠前脚掌,你看看他能做多少次,你陪着一块做,我估计五分钟一切都明白了,许多大师可能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