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孩对一切都充满幻想,把一切幻想都当作伸手可触的现实。她知道周月在北京的
公安学院上学,她相信自己一到北京肯定能找到周月。
她甚至没有怀疑只要找到周月就会找到她渴望得到的同情和安慰,渴望得到的
保护和爱情。她无意间把自己寒来暑往不断隐藏和积蓄于心的那份爱情,当作了他
们两人彼此的共鸣。她忽略了这份爱其实仅仅是她自己的一个隐私,她忽略了这份
爱的另一方从一开始就从未走进来过。尽管,这份爱在她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时已
经超越了男女之情,似乎带有了亲人的性质——优优后来向我描绘了她的下意识,
她说她觉得周月是她的一个小哥哥,是她从小相知的亲兄弟。
当然她很快就会知道,她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第二天中午列车把她带进了北
京,她一走出车站就开始打听北京的公安学院,她没想到问遍沿途无人能知,仿佛
在北京街上匆匆行走的,全都不是北京的人!
她从北京站正面的路口拐上了长安街,长安街比想象中的气派。她从东单口一
直走到西单口,她真的看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也比想象中的宽阔,
似乎只有天安门暗红色的城楼不及画片上那样雄伟。她在西单口盲目地向右拐弯,
沿着西单大街往西的方向走去。她没料到北京有这么广大,走到太阳西斜也没走出
市中心的繁华。一路上她仍然执著地打听询问:请问您知道北京的公安学院在哪里
吗?无奈男女老幼皆摇头不知。也有少数人热心好事,也都是语焉不详方向乱指当
对北京的好奇渐渐冷却之后,一腔希望也随之渐渐破灭,优优于是开始想家,开始
想念大姐和阿菊,也想念她家的那条巷子……甚至,还想念除了埋头生意很少与她
交流的姐夫。
天色渐渐黑下来了。北京天黑了和仙泉真是不一样的,黑夜的北京比白天还要
漂亮,到处流光溢彩,五颜六色。那望不到头的霓虹灯让优优重新兴奋起来了。北
京真好啊!但当她在街边的一家饭馆里吃完了一顿饺子后,又有点懊恼了,北京真
贵啊!饺子要多了,但她还是把它们都吃下去,她一顿饭就独自吃掉了十五元,是
她有生以来没有的。
mpanel(1);
饺子店旁有个小旅馆,每张床铺四十元。优优犹豫半天还是住下来,因为她已
实在走不动。她也不知道还有哪里的床铺更便宜,她从昨天早上到现在,已经两天
一夜没合眼。
旅馆里的床板非常硬,被子也湿乎乎的有些黏。枕头有股子发霉的味,同屋还
有两个女人互不停嘴一直吵了大半夜。优优真的累坏了,但她怎么也睡不着,她没
想到离家的滋味原来是这样的。
好像一夜间她就长大了,懂得了要为明天去操心。
优优在这座小旅馆住了三整天,她也到处奔波了三整天,寻找着那所几乎像个
传说的“公安学院”。其实北京公安学院离她已经非常近,后来我和优优乘出租车
路过时她还指给我看,与那旅馆只隔了一条街道。优优是住到第三天才恍然大悟的,
她上街找了个交通警察,开口一问,民警一指,才知道相距如邻。
优优终于找到公安学院了,但没能见到周月的面。那时正值一个新的学期刚刚
开始,周月所在的班级全都分配到公安基层单位实习去了。优优从老师问到同学,
从教员办公室问到学生宿舍,先是听说周月去了平谷县局,后又听说他去了西城分
局,最后在男生宿舍里碰上周月的一位同班同学回来取东西,才确切地知道周月是
分到市局xx处去了。
市局XX处,是后来我将所写的小说交给公安宣传部门征求意见时他们建议使用
的词。优优很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这个XX处,其过程特别繁琐,乏善可陈,故而
从略。何况我在写到此处时,已经忍不住急于要把优优最终见到周月的那个情形,
尽快说出。
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胡同里乱转,北京的胡同多得就像一个老人的皱褶。那
个XX处就藏在这样一条最不起眼的褶子里,门脸也平实得像一座普通的旧院,虽不
寒酸破烂,也不显山露水,总之与优优的想象很不相同。优优对公安机关的印象一
向是威风八面,对警察的印象也是严肃有余,而且,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凛然霸气。
所以她想象不出周月这样一个酷似韩国歌星的翩翩少年,穿上警服会是什么模样,
什么感觉。
这座旧院的门口,有间传达室似的屋子,这间屋子便是一个机关的标志。在传
达室里值班的是个没穿警服的老头,正在一丝不苟地分发报纸,他头也不抬地应付
着优优的询问,夹带着衙门式的漫不经心。可当听到周月这个名字之后,那老同志
的态度立刻变得认真关切:“你找周月么?你是他什么人?是老乡?啊,周月受伤
住院了,公安医院你认识么?公安医院就在……”。
那一刻优优竟是喜忧难辨,她终于找到了她的爱人,但在辗转跋涉终于抵达终
点的时候,她又觉得这一切竟如此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个结局圆满的俗套,令她感
觉不甚过瘾。可周月怎么又受伤了?伤在了哪里?这个横生的悬念又立即成了这个
俗套故事意外的续集。正当传达室那位大叔向她指点迷津之际,有个要去公安医院
的车子恰巧出门,于是便拉上优优一同前往,让优优感觉时来运转一切都变得顺利
和轻易。
优优是跟着xX处的两位领导一起赶到了医院的。到达后才知道情况比她的想象
严重许多,周月是前一天刚被送到这里,他在一次堵截逃犯的行动中被一名罪犯用
木棍击中头部,昏迷长达二十小时,清醒之后记忆全失。他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也
能断续说上一句两句,但对来看他的同事、老师和同学,全都视同陌路,对昏迷前
的事情,一概陈述不清,甚至问他自己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亦皆反应迟钝,恍惚不
知。奇#書*网收集整理
优优在病房外的走廊端头,看到医生与XX处的领导和公安学校的老师谈论周月
的病情,神态悲观。医生一再阐述此种失忆之症,确属疑难病种,一向医疗乏术,
需要慢慢药治和耐心调养,包括心理治疗,均须循序渐进,虽然也有少数短期治愈
的先例,但多数病症旷日持久,经年累月,急是急不得的。从医生的口中优优听到,
周月头部遭此重击,除外伤较重之外,颅骨居然无损,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病房外的走廊上站满了赶来探望的人,民警之外,还有不少群众。除了几个身
份较高的领导被允许进入病房,其他人一律挡在门外。医生为了避免周月用脑过度,
已经给他服了镇定药物,让他进入了睡眠的状态。
后来,那几位领导模样的人均被邀到医生的办公室里,商量治疗方案。优优就
站在门外偷听,门是半开着的,屋里的谈话大体能够听清。医生向领导们通报了病
情后又开始介绍治疗的常规,很快他们涉及到一个问题——治疗初期病人生活不能
自理,需要单位出人轮流照顾,是由周月的学校出人呢还是由周月的实习单位XX处
出人,各方意见不一。一种意见是应由学校方面出人,因为周月是学校的学生,学
校应当关心到底;另二种意见认为周月虽是在校学生,但属在实习单位参加任务时
因公负伤,所以应由实习单位为主出人。看来由学校出人和由实习单位出人双方都
有实际困难,所以医生建议他们不如出钱请个护理人员。照顾这种病人一个月只须
出个八九百块,要是管饭六七百也就够了。关键是请的人要有责任心,因为照顾这
种病人需要事无巨细……实习单位的代表——也就是和优优同车而来的领导马上表
态:只要能请到人,这个钱就由他们处里来出,多点少点都没关系。他也许没想到
他的话音未落马上就有人报名了,这个报名的人就是优优自己。
优优听到了他们的讨论就大胆地推门而人。她说刘处长,你们让我照顾周月吧,
我现在反正没事做,钱多钱少都无所谓,我愿意照顾周月的。停了一下她又说,真
的,给不给钱我都愿意。
屋里的领导都愣了,片刻之后那位刘处长才想起把优优向大家作介绍:“啊,
这是周月的老乡,是从仙泉来的。哎,你姓丁对吧,你叫什么来着?……”
屋里的气氛轻松下来,谁都意识到矛盾已经迎刃而解——一个刚来北京的,暂
时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女孩,而且还是病人的同乡,显然也是朋友或者同学一类的关
系,因为对病人的关切而自愿承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