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第一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早朝,他知道,这是商议国事的地方,他也知道,可是,为了母后,他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群臣的支持。
“臣也恳请皇上大赦天下。”
“臣提议,那些重囚可以将他们送入道观,以求皇后娘娘凤体早日康复。”
……
李承乾的话,果真得到了群臣的响应。
此时,李世民将脸转向魏征,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魏征已明了了他的意思。
只见魏征什么也没说,慢慢的跪在了地上。
连耿直的魏征都没有提出异议,李世民下旨,即刻大赦天下,将重囚送入道观为皇后祈福。
可谁知,退朝之后,李承乾将这些告诉蓉儿的时候,蓉儿却坚决的反对。
就连李世民也没有办法。
“蓉儿,朕和承乾都希望你能够好起来,如果这么做可以为你祈福,让你康复,那么又有何不可呢?”李世民按住挣扎着想要坐起来的蓉儿,无奈又关切的说。
“皇上,承乾这么提议,是承乾不懂事,这也就罢了,可您是一国之君啊,大赦天下这种事,怎么能轻易的就做呢?”更何况为了她不值得。
“这次,连魏征那个老家伙也没有异议。”李世民搬出了魏征,希望用魏征来改变她的想法。
“皇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并非是靠人力就能够左右的。修福可以延年益寿,可是臣妾向来不做恶事;倘若行善都没有用,那么祈福的用处又能够有多大呢?大赦天下,赦免囚徒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何况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能因为臣妾而搅扰了道观的清净和那些道士们的清修。皇上为了臣妾一个人,而扰乱了天下的法度,那以后拿什么来管理国家,号令群臣?”蓉儿说的句句得体字字在理,说得李世民和承乾都为之语塞。
“求皇上赶快收回成名,在没有做错之前。”最后,蓉儿哀求着说道。
“蓉儿……”
“母后……”
“承乾,母后还没有说你,你身为太子,本应该事事为国家朝廷着想,怎么能够为了一己之私而扰乱了法度!”
承乾没有说话,却心有不甘。的确,他的确是为了一己之私,可这一己之私并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母后。
但最后,承乾还是跪在蓉儿跟钱说了一句:“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在不做这等事了。”
听了承乾的话,蓉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李世民也在一个时辰之后再传圣旨,收回早朝的决议,不再大赦天下。
*heechul*
“娘娘,御医嘱咐过要您多卧床,不要随便走动,您怎么自己下床了?”刚出去一会儿的宁馨,回来就看到蓉儿坐在桌边,赶忙走到她身边,要扶她到床上去。
“不要紧,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几个月了,每天呆在这屋子里,什么也不做,补药吃了一堆,什么病都养好了。而且只是在屋子里走走嘛!”看着宁馨紧张的样子,蓉儿打趣地说。
“不管,反正御医说过了,我只听御医的。”她的主子老是这个样子,从来都知道爱惜自己。
听了宁馨的话,蓉儿假装皱了皱眉,说道:“馨儿不听我的话了?”
宁馨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解释,只是说了句:“娘娘……”
“好了好了,说笑呢。对了,这么完了,皇上在哪儿呢?”今天这么晚还没过来,蓉儿有些担心。不知道是不是又被国事所扰了。
“不知道呢,小林子说,皇上说想一个人静一静就出去了,没说去哪儿。”宁馨如实回报说。
“是吗?”蓉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暗暗的想:看来,真的有什么事让他心烦了。
许久,蓉儿穿戴好,然后对着宁馨说:“宁馨,我出去一下。”
“娘娘,等一等,披件披风!”将披风系好,宁馨又叮嘱了一句,“娘娘早些回来,虽说夏天到了,可早晚还是很凉,着凉了就不好了。”
看着蓉儿的背影,宁馨无奈的叹了口气。没有阻止她的主子,是因为宁馨知道,就算追到了,她的主子也不会跟着她回来的,而且,她的主子一定是去找皇上了。
台城之上,看着李世民的背影,蓉儿的鼻子忽然酸酸的。
这两年,他要操劳国事,还要惦记着她的身子。
而她也未能好好的陪着他,就连他何时变得这么消瘦都不知道。
看着那抹消瘦又略显孤单的背影,蓉儿轻轻的走到李世民的身边唤了一声“二哥”!
扭头看着蓉儿,李世民的眼中充满了意外,但随即就被满眼的担忧所取代,“这么晚了,你不在寝宫呆着,出来做什么,台城上风大得很。”
“蓉儿不怕,有二哥在身边,蓉儿就不会觉得冷。”一句话,道出了她对他的眷恋。
她自己的身体她自己清楚。因此她知道,能够陪着他的日子不多了。
“傻瓜。”握着蓉儿的手,李世民缓缓的吐出两个字。
将另一只手,覆盖在他的手之上,蓉儿轻轻的将头靠在了李世民的肩上,而李世民顺势搂住蓉儿的腰。
谁也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夜幕下的长安城。
天上,无名的星星,闪烁不停,似乎有着诉不尽的故事。
两人相互依偎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只是这个愿望,却没能撑过这年的夏天。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于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
尾声
立于台城之上,李世民远眺着一座楼台。
那座楼台,位于昭陵。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都会来到台城。
那一年,和她相偎在台城上的那一幕,不时的从眼前闪过,就像在昨天一样。
此时,她会不会也在那座楼台之上看着他呢?
遥望着那座楼台,李世民垂下了眼眸。
生死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无论生老病死,都和你约定,牵着你的手,与你一同到老。
如今却只剩下他一个人。
遗憾,是她留给他的,也是他自己留给自己的。
人不在了,却能够在爱的人心里留下一个无法取代的位子,一切都够了。
爱,不是相守,而是相知。
(全书完)
执掌凤印(三)
    抬起头,看着宁馨,蓉儿淡淡的说了句,“回宫吧!”
回到寝宫,草草的吃了几口饭,蓉儿就命人将饭菜都撤了,不是他不想吃,实在是吃不下啊!如今,皇上必定在太极殿内为了立后的是大伤脑筋,而她竟也在为了这事而胃口全无。想想就觉得可笑,也难怪了,在这后宫之中倘若真的无心想登上这后座,无心掌管这凤印的怕是也没几个吧!也对,只要拿到这凤印,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国母了,想想这些,就够让人心动的了。
边叹气边摇头,宁馨都觉得自己快成为老太婆了,在叹下去,肯定未老身心衰了。
“娘娘,喝点银耳羹吧!午膳就吃了那么点,真让人不放心!”将一盅银耳羹放在桌上,宁馨关切地说。
“不放心,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你这丫头啊,我没有不放心你就好了,反过来说我!”难怪了,宁馨这丫头会说出这些话,毕竟也不小了!算算也有26了。跟在自己身边,不知不觉也有20年了,别人家的姑娘像她这么大的,早就已经儿女成群了。只是不知道现在……
喝完银耳羹,蓉儿探试地说道:“馨儿,你一直跟着我也快20年了,如今也不小了,有没有想过……”蓉儿说了半句留了半句,她相信宁馨一定能明白的,也怪她,让这丫头伺候惯了,竟一直没想起来。
“怎么,娘娘开始嫌弃馨儿了?馨儿伺候娘娘这么久,早就不想着嫁人这回子的事了,再说了,就算现在馨儿想嫁,也没有人啊!娘娘,你也说了,馨儿跟在您的身边都二十年了,就算娘娘想打发馨儿,馨儿也离不开娘娘了。这辈子啊,馨儿哪里都不去,就一直守在娘娘的身边,娘娘去哪儿啊,馨儿就寸步不离的跟到哪儿!反正,娘娘是不要想把我从您身边赶走了!”说完还调皮的扬了扬头。
“馨儿!可这样会耽误了你啊!女儿家的青春……”虽然听了这番话,蓉儿心里头很是感动,只是,倘若再耽误下去,可就是一辈子的事了呀!
“馨儿的青春不是都给了娘娘了嘛!我早想过了,打皇上登基的那天,馨儿就发誓这辈子都不离开这皇宫了。娘娘可是要当皇后的,能伺候当朝的皇后,就是拿八人大轿来抬我,我都不出去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低着头,走到蓉儿跟前,宁馨忽然跪下了:“娘娘,馨儿从小跟着你,从紫烟山再到太原,再到长安,直到您被封了秦王妃,接着被册封为太子妃,只一路走来,馨儿从来都没有想要离开过您,更不要说嫁人了。馨儿知道,您是怕我在这宫墙之中耽误了自己的一生,可是如果这一生都能伴在您的身边,那馨儿就不觉得是耽误了。”
半蹲着,抱住宁馨,蓉儿低声地说:“傻丫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