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洗烽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冲也跳上一条小艇,叫艇上军士速速摇桨。军士们不知道他是甚么人,都眼望大船上廖永忠,等他示下。凌冲心中烦躁,一脚一个,把那些军士都踹下水去,自己划桨,慢慢接近岸边。
才上岸,只见彭素王的背影微微颤抖,呆立不动。凌冲上前问道:“前辈,又怎的了?”彭素王一指面前,只见先前被他踢倒在那个黑衣人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口鼻中黑血不断涌出,眼见得是不活了。
“贼子服毒自尽了,”彭素王狠狠地冷笑道,“但我已知是谁指使的他们!”凌冲心中突然一惊,问道:“莫非是扩廓帖木儿遣来的刺客么?”彭素王双眉一轩,突然放声大笑:“退思你忒良善了也,不晓得人间鬼蜮伎俩。”他转身一指江中:“你且看那里!”
凌冲转过头去,只见江上剩余的那两条大船已经驶向江心,正逆水往下游而去。“若与他无干,”彭素王冷笑道,“他逃的甚么?”“想是急往应天,去报陛下的死讯哩,”凌冲惊问,“前辈莫非怀疑是廖永忠要害明王性命?”
彭素王皱眉望他一眼:“你是真个懵懂,还是特意为他掩饰?廖永忠甚么人,怎敢加害明王?这个若非朱元璋的指使,凭他吃了熊心豹胆,焉敢犯上?!”凌冲吓得后退一步:“怎会……西吴王断不会如此作为,前辈休要乱想!”
彭素王冷笑道:“我还以君子之心揣度他,当他只想受禅为君,不会伤害明王性命。是呵,是呵,白莲是妖,红巾是妖,小明王韩林儿自然是妖魔魁首,明王不死,韩宋不亡,他朱某怎能名正言顺地身登九五哩?!”
凌冲的理智告诉自己,彭素王分析得很有道理,但在感情方面,他却无法接受。才要开口辩驳,只听彭素王又道:“若非廖永忠守备松懈,这些贼子怎能轻易潜入?船沉不过片刻,明王如何便溺死了?明王既殁,他不搜索凶手,反匆匆逃走,又是何道理?休说你的目是盲的,耳是聋的,便看不到,听不到这些真相哩!”
凌冲道:“且待回应天去见西吴王,看他如何解释。”彭素王冷笑道:“他如何肯解释?你见了此事,再休回应天去呵,防他杀人灭口。”说着话,狠狠地一跺脚:“此人如此阴毒,怎好教他坐了天下,岂不害苦了百姓!”一个纵身,跳回小艇上去。凌冲惊问:“前辈哪里去?”彭素王端起桨来:“我蹑上去看个究竟。嘿嘿,虽则荆轲刺秦,非英雄所为,但此人狠毒至此,不杀他是苍生之祸哩!”
凌冲听他说要去行刺朱元璋,又惊又怕,急忙也跳上另一条小艇,一边叫:“前辈且慢,容再商议……”彭素王喝道:“商议甚么?!你且看他如何处置廖永忠。正如司马昭弑了魏帝曹髦,他若肯杀贾充,还可说与其无干,他纵放了贾充呵,其心岂非路人皆知!”
他是拿三国的史事来做比喻:魏帝曹髦痛恨司马昭擅权专政,亲自率领宫中侍卫、僮仆三百余人,杀向司马昭的府邸。才出南门,就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率领千余名士兵拦住。曹髦仗着天子的威势,亲冲敌阵,无人敢挡。贾充大叫:“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于是帐下骁将成氏兄弟冒阵突前,一矛将皇帝刺死。事后,太尉陈泰请杀贾充以正视听,可是司马昭只肯砍掉成氏兄弟,连贾充的毫毛都没有碰。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从这个故事里引申出来的。
凌冲头昏脑涨,理智与感情不断交锋,不知道是该怨恨朱元璋好,还是该承认这是政治需要,不得不为好。他虽然跳上小艇,却四肢僵硬,动作纡缓,才刚拾起桨来,看彭素王已经逆水扳桨,去得远了。他本不惯操舟,手忙脚乱的,直到天亮,才驶出一里多地,干脆横渡长江,靠上南岸,然后找个集市买了匹马,飞一般向应天驰去。
距离应天越近,他心中越是忐忑。这个时候,事情的真相,乃至是非对错,似乎都已经不重要了,他担心彭素王真的仿效专诸刺僚、荆轲入秦,把朱元璋给害死了。朱元璋若死,西吴政权立刻分崩离析,坚持了二十年的反元斗争,就要毁于一旦!
飞驰入应天城,才到王府门口,就有一名侍卫上前来拉住马缰:“大王正在等候官人,官人速往书房去来。”凌冲一个翻身,跳下马来,直往府中跑去。还没到书房门口,突然一个人影从斜刺里跳出来,一把扣住他的脉门:“退思,何事如此慌张?”
凌冲大惊,彭素王“再休回应天去呵,防他杀人灭口”的话猛然涌上脑际。他定睛一看,舒了口气,抓住自己手腕的,原来是颠仙人周颠。凌冲急忙鞠躬道:“仙人在此最好。我有要事要面见大王。”
周颠一拉他的手:“且随我来。”凌冲跟着他进入书房,只见书房中除朱元璋外,还有军师胡惟庸。两人神色都颇紧张,正凑在一起商量着甚么。周颠轻轻放开凌冲的手,凌冲向上一揖:“大王,军师,明王驾崩之事,可知晓了么?”
朱元璋抬起头来,望他一眼,满脸沉痛之色:“退思来了。此事廖永忠已遣人快马传报,我才知晓——哼,这厮卫护明王不力,我必重罚之!”
凌冲问:“不知大王待怎样处罚廖将军。”朱元璋恶狠狠地道:“若非其兄有大功于国,且尚陷贼中,我就斫了他狗头,有何不可?此番归来,定要削他封邑,并赏一顿板子,以为疏忽之戒哩!”他表情似乎非常愤怒凶狠,可讲出来的处罚办法,却分明是将板子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照顾一下观众的情绪而已。凌冲想起彭素王的话,心里不禁“格登”一下。
凌冲忙道:“此番明王覆舟,虽是廖将军卫护不力,实则有人暗害!”朱元璋猛然站起身来,惊问道:“竟有此事?!”于是凌冲简单扼要地把事件的先后经过讲述一遍,并说:“那彭素王疑是大王遣廖将军害了明王性命,故此要来应天寻大王理论。我怕大王遭逢不测,速速赶回来报信。”
这话不说还则罢了,话一出口,朱元璋拍案大怒,双眉倒立,眼中如要喷出火来:“甚么狗屁,好生无理!我为甚要害明王陛下?!”凌冲看他似乎是真的动怒,心中也不禁疑惑。本来他虽然认为彭素王的推测很有道理,但道理和事实间还是有差距的。何况小明王韩林儿不过一个一无是处的傀儡,廖永忠却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为了小明王之死,而让廖永忠填命,朱元璋不愿意这么干,也是情理中事。
凌冲知道廖永忠虽然善战,但是头脑简单,做事不够谨慎。护卫不力,事发后没有及时追缉凶手,他犯这种错误也不会令人感到奇怪。顶多说朱元璋识人不明,重任交错了肩膀,因此就推导出是朱元璋主使廖永忠暗害了小明王,也多少有点牵强。
胡惟庸急忙解劝说:“大王息怒,且细细查问。”转向凌冲:“退思,你且将经过再详细描述一番,休错过一点关节。”凌冲想了想,就从自己遇见彭素王开始,把经过又详细说了一遍。胡惟庸望一眼周颠,冷笑道:“我知之矣!”
※※※
作者按:关于韩林儿之死
《明史·韩林儿传》记载:“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廖永忠传》也说:“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但这终究是一场事故呢,还是一个阴谋呢,本着成王败寇和为尊者讳的旧史原则,正史记载当然语焉不详,难窥端倪。
《通鉴博论》上说:“丙午岁,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埠。太祖恶永忠之不义,后赐死。”认为不是事故而是阴谋,但这阴谋是廖永忠自为,不干朱元璋的事。可是廖永忠死于洪武八年三月,是“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犯了杀害小明王这样大罪,时隔九年才取他性命,也太说不通了吧。
《国初群雄事略》引高岱评韩宋政权之语,一付奴才嘴脸,大说混话。他说:“我圣祖之开创,于宋毫无发藉,以和阳(郭子兴)一命,奉之终身。至安丰之围,尺书告急,即亲将赴援……卒以脱林儿于虎口。林儿不死不改元,下令犹以皇帝令旨先之,恐汉高之于义帝、光武之于更始未必能若是也。呜呼,明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倒是同书后引李文凤的评论,还算是公道话。他说韩宋率先起义,好比秦末的陈胜、吴广,“后之议者犹曰秦民之汤、武也”。韩宋辉煌的时候,“据河南,荡山东,躏赵魏,跞上都,入辽东,略关西,下江南,大抵尽宋之将帅,不谓之中国之汤、武不可也”。而当朱元璋在江南扩充实力之时,“元之不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