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舰队的踪影。
可惜这个时候,战争刚刚开始,只有空军与海航部队表现的有机会,不过其它部队也没有闲着。战前解放军陆军主力部署无异常情况是造成美军情报判断失误的一大因素,因为攻台必须要登陆台湾,那自然是陆军的工作。因此开战之后,解放军陆军必须向预定的集结地前进靠近海岸线的地方,以便登船渡海作战,这意味着这些部队少则需要机动120公里,多则500公里,而且规模庞大,需要运送之人员近百万,物资以百万吨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
按美国人的乐观估计,解放军准备发起一场“构成威胁”的登陆作战至少需4…5天,登陆台湾岛则至少需要14天时间准备。可惜美国人的估计错误,确切的说是低估了。中国大陆地区的交通状态要比美国人估计的好许多,解放军部队的机动能力也比美国人估计的要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办事效率也不低,事前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早已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一件详尽的人员与物资输送计划早已完成,并分配到每一个参与者身上。
此前,整个运输计划进行周密按排。大批物资与装备早已在各种名义下,运送到预定的地点加以储存,只需部队运达后领取。需要运送的人员与装备也根据作战计划的需要,划分成多个等级,以达分类输送之目的,每一批人员或物资都制定了详尽的运输计划。
从4日早晨9点,参战部队几乎同时运动起来。各部队首长只需打开不久前下发的密封命令,即可知道本部队何时从何地出发,由什么工具运送,所经路线,沿路的休息点,加油点,维修点,以及何时到达何地等等,一切早已明确的写入计划,部队只需依命令行事即可。
部队与沿线地区各部门全力配合,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行动开始后,交警们配合军队值勤人员维护交通秩序,保证部队一路畅通无阻。军方除于沿线设立大量加油站,维修点外,还强制性征用沿线的私营或国有的加油站,维修点等为部队服务。交通部门优先安排军事运输,铁路部门为保证军列,不惜让其它列车停运,以至战区内,铁路货物积压严重,客车晚点率创新高。等等,运输系统正以超负荷的状态运转着。
与此同时,战区内的沿海港口被军方接管,大批民用船只被强制性征用,所征集的民用船只,小至不足百吨的渔船,大至10万吨级的油轮,可谓应有尽有。此前军方借演习之名,将大批民用船只集结,几天前虽已下令解散,但大部分船只因种种“原因”没能离去,因此开战仅几个小时即有大批民船被征集,并开始装载人员与物资,意图非常明显,准备参加登陆。除民用船只外,解放军还拥有大量登陆舰艇,停战期间,登陆舰艇的建造被列为最优先级,各造船厂为此加班加点,但登陆舰艇的数量依然不够,于是将全军的登陆舰艇抽调一空,许多已退役的舰艇也重新服役,甚至有许多尚未完工的舰艇也被提前前货。
经过紧张的准备,4日上午10点,即开战后一小时,满载海军陆战队及其装备出海的第一支登陆舰艇编队在水面作战舰艇的掩护下出海。海军的主力作战舰艇则早已借海上阅舰式之名出海,此时正在东海集结之中。
由于解放军海军主力集结于东海,大部分征集的民用船只也集中于台湾海峡以北的沿海港口,以及其它迹象,高技术的应用,使实施大规模军事调动而不被发现成为不可能,因此台湾海军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解放军将在台湾北部登陆。
虽然前方捷报不断,但依据以往的经验,战场上的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好消息总是比坏消息传的快,战报中的敌方损失数字常含有水分,因此对于前方传来的好消息俞登总是持怀疑的目光看待,不过他已经从这些消息中感觉出形势一片大好,除非他的部下有意隐瞒真实情况,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此时他的心中非常自然的充满信心。
他拥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没有人可以随便打忧他。他做为战区最高统帅的工作仅仅决策,具体的工作需要由其他人来完成,他正注视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张巨大的台湾地图,这是他特意让人挂上去的,此时他仿佛在寻觅着什么?
这时杨国雄推门走了进来,“情况如何?”还没等他开口,杨国雄就说道,“一切比预想的要好?”然后进一步解释道,“我军已掌握了制空权,虽然台湾空军主力事前因躲入地下工事损失不大,但是我们有能力确保制空权不失。A号行动是否按计划实施?”
“按计划进行!没有必要推迟。”俞登回答道,虽然没有完全消灭台湾空军,但他不想再等下去,可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命令:A号行动是开始!”
接到实施A号行动的命令后,已待命多时的数千名伞兵活动起来了,几个小时前他们就接到了命令,检查完伞具、装备等工作后赶到停机坪,开始焦急的等候进一步的命令,然而一等就是一个半天,所以一接到命令大家就争先恐后的登上运输机,随后数十架运输机几乎同时开动发动机,行动开始了!
直至登机前的一个小时,每一个伞兵才知道,他们执行的任务是:攻克澎湖,为执行这一任务,他们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了。刚刚开战就在澎湖实施空降,是不是太草率了?澎湖可是台湾岛的门户,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受停火协议的限制,台湾撤走了部署于澎湖的全部重武器,并拆除了许多工事,但是澎湖并没有被放弃,台湾陆军要将澎湖列岛也变成如金门一样的要塞,先后以各种名义部署了近2万人的部队,而澎湖人口尚不足10万,当地所有适龄男子也全部编入预备役。此举之目的,不求守住澎湖,仅求以此为台湾岛内的防御拖延点时间。
俞登非常清楚,澎湖列岛是台湾岛的大门,因此欲攻台必先取澎湖列岛,为此他决定投入伞兵近5000人,外加由海军登陆舰艇运送的3000人的海军陆战队员及陆军的一个整编步兵师。这些兵力已足以对付2万守军,问题是伞兵必须能够安全着陆,并坚守住阵地,为后继的登陆部队登陆创造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伞兵的接应,那么后继部队的登陆将非常困难,进而影响整个作战计划的实施。目前最最关键的问题是伞兵部队能否安全着陆,为解决这一问题,俞登派出了他手中的王牌第50集团军机载步兵旅第1营,就在伞兵员登机的时候,该营已乘直升机出发。
第50集团军机载步兵旅第1营原为解放军第一支机载步兵部队,曾于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立下战功,但这次是他们是因在战前的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三才能派去执行机降澎湖这个最容易完成的任务,应该说明的是参加加评比的仅有3个营,其实机载步兵旅所属的3个营那个也不弱,全是精锐中的精锐。第1营所乘的直升机群为躲避面达,采取超低空飞行,几乎要贴着海面了。这样台湾的预警雷达系统自然无法发现他们,但他们被美国人发现了,一架正台湾南面的某一空域飞行的美军空中预警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可惜机上的控制人员的注意力被解放军空军对台湾的大规模空中打击行动吸引住,过了很久才注意到这一情况,可那时直升机群已经靠近目标,此时再通知台湾方面已经晚了!
当直升机驾驶员看到澎湖岛的海岸线时,空军的攻击机群正在进行空中火力准备,如果不是由直升机发动机发出的噪声,那么你可以听到攻击机从头顶呼啸而过,以及炸弹击中目标时发出的巨大声音。面对猛烈的轰炸,守军几无还手之力,受停火协议的限制,澎湖守军只能算是一支步兵部队,拥有的防空武器太少了,也太差了。
第1营营长虞金虎向他的部下下达了准备出击战斗的命令,马上就要着陆了!此时他的心情相当平静,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不过当他从直升机中跳下时,心中不免产生一种喜悦终于踏上了澎湖与大陆分离多年的台湾的一部分。着陆之后,他看了一下表,时间是下午3点整,属于按计划到达。
“很顺利吗!”他的心中不禁欢呼,守军的表示比想象的差多了,到现在还没有清醒过来,不过他一点也不敢大意,毕竟面对的是2万守军。最值得庆幸的事是,原认为负责澎湖守卫的沈光明是一个让人头痛的人物,
金门之战给解放军的印象非常深,指挥金门守军的沈光明自然不会被小看,可现在看来,他是空有其名,将手中的全部兵力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