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争指导方面,毛泽东和彭德怀始终胜敌一筹。而美军在战役上的失利则是替战略付出了代价;它在战略上的失败又是替美国的政治付出了代价。    
    在中国出兵朝鲜后,美国人曾经发出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的叫嚣。对此毛泽东表现了大战略家的从容。他指出:不要说苏联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杜鲁门不敢冒险打一场原子战争,就是真想在朝鲜投原子弹,也没有义务通知对方。美国的核讹诈终于破产于我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统帅风格。    
    战争不仅是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是两种哲学、两种战争智慧,以及两种道德和勇气的较量。战场是最公平的考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进攻穿插作战的奇迹,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朝鲜战争是异常激烈的。在朝鲜半岛狭小的战场上,双方投入兵力最高达300多万人。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兵器。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飞机轰炸密度、战场兵力兵器密度和伤亡比例,都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而我军参战初期,既无空军,又无海军(后来虽有少量空军参战,也只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线,不能直接支援一线作战)。陆军装备也相当落后,参战初期基本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而且是过去缴获的各种陈旧武器混用。但是,我军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和考验的人民军队。他们英勇善战,克服了一个个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以劣势装备战胜高度现代化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业绩,惊天地、泣鬼神。    
    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政策、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与中国进行直接和间接较量,都遭到了挫折。这种心理重创,在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补偿,但这两场战争的胜利都带有夸大的成分。例如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杰作的从伊科边界向巴士拉迂回作战的“左勾拳”行动,如果把地图颠倒过来看,再换到朝鲜的地形上,就是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德川向军隅里、三所里穿插迂回,切断美9军退路的战法的翻版。但海湾战争美军的“左勾拳”是用装甲部队打伊拉克的溃军,正如美国的一个材料上所说,“伊军的混乱状态使盟军部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主要战略机动——相当于13个师的‘左勾拳行动’。在这次作战行动中,美军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第7军是2。4公里,第18空降军是4。1公里。而当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左勾拳”,是步兵作战,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是5公里,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南朝鲜第7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0公里,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向南突围与向北增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在大量飞机、坦克支援下,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这一仗,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获得“万岁军”的赞誉。有人评价说,有史以来步兵从未如此辉煌过。    
    人与武器同等重要。越是以弱胜强,人的能动因素越起决定作用。越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武器装备因素对胜负的影响越大。建立一支掌握现代高技术兵器的人民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确立大国地位的基本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但是毋庸讳言,由于敌我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我军的火力、机动力和后勤补给能力与对手相比,都相差甚远。战争证明,没有必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就影响取得更大的胜利。这场战争使我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以便有效保卫国家安全的迫切性,因而下决心建立自己的军火工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军。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轫。在战争开始后,我军迅速着手建立了新的军、兵种,特别是空、海军和装甲部队,边组建边投入作战,在战争中成长壮大。我军取得了现代化战争的经验,各军、兵种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现代作战需要的军事指挥人才,并在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基础上,依据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惟一的一场两个对立的大国直接参战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不过在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连续的进攻行动将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之前,国际社会还不承认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西方的习惯观念认为,在战争中打败大国军队的国家才具备公认大国的条件。就这个意义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荣富强的里程碑,它将永久载入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原载《解放军报》2000年10月25日第9版)    
    


第五辑宫少鹏 (1)

    外交作为各种矛盾的纠合处,内中有深刻的学问    
    宫少鹏,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陕西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应征入伍。1975年转业后在北京内燃机厂工作,于1978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外交学院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年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中心进修两年,学成后回到外交学院任教。    
    无论未来的中国有多么大的发展,“说理外交”的传统都不应为“表态外交”所取代。    
    ——宫少鹏    
    被误传为宫达非之子    
    2003年8月29日,北京外交学院教授宫少鹏应邀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就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的意义与网友进行交流。这虽是宫少鹏第一次作客人民网,却已是无数次在媒体上露面了。就像他走进中央台视台的直播室解读中东局势时一样,宫少鹏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纵观世事风云,评说政治焦点,其思维纵横捭阖,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宫少鹏1952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过早离开人世,使宫少鹏在很小的时候就尝到了痛失亲人的悲伤。这是宫少鹏永远的伤痛,却很少为人所知,以至成名后的宫少鹏一直被人误认为是我国前辈外交家宫达非的儿子。大概是因为他们气质太过相像,连笔者也一直深信不疑,直到笔者采访宫教授向他核实时才恍然大悟。    
    不过宫教授对笔者冒失的提问并无吃惊。据他所说,多年前包括中央高层在内很多人都把他和宫达非联系在一起。    
    说来也巧,宫少鹏的父亲生前也在外交部工作,与宫达非年龄相仿,他们都是山东胶东地区人;宫少鹏的母亲和宫达非的夫人也都姓张;且宫少鹏身上的儒雅气质和名士风范与宫达非有着惊人的相似。    
    这诸多巧合难怪让人们会发生误解,就连宫达非本人对宫少鹏也产生好奇。    
    有一次,宫达非见到在外交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宫少鹏,和蔼地问道:你是哪儿的宫家?    
    宫姓在全国是少有的姓,在山东也只有几个县才有宫姓。宫达非饶有兴致的提问仿佛是要从这个后辈身上找到繁复的宫氏家谱中的神秘链节。    
    宫达非1917年3月生于山东省莱阳,学生时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来创办了誉满齐鲁大地的通俗报刊——《鲁中大众报》,曾任《鲁中南报》社长兼总编辑,兼任新华社鲁中分社、鲁中南分社社长、总编辑,成为著名的报人。新中国建立后,他调到国务院外交部工作,长期主管非洲国家外交事务,历任外交部西亚非洲司专员、副司长、中国驻摩洛哥使馆参赞、驻伊拉克大使、驻扎伊尔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是一位颇有建树和名气的外交家。    
    1971年宫达非作为中国代表赴科威特谈判,促成两国建交;1976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扎伊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中非,与博卡萨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1983年他对新建交的安哥拉进行友好工作访问并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