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考状元学习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动手来画思维导图



我们来总结一下画思维导图的几个步骤:

第一,明确中心,在纸的中间写出来,所有的的思路都围绕中心展开;

第二,展开联想,从这个中心我们可以想到什么,越多越好,把它们全都列出来,不要管什么层次,也不要管有没有道理(这是初学者区别于麦肯锡顾问们的地方,毕竟我们的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平,不可能一上来就进行系统的思考);

第三,把列出来的内容做一下分类,从而找到二级关键词,这些二级关键词应该在内容上不存在重叠,或者很少重叠(即相互独立),把它们写到中心的四周,用线条和中心连起来;

第四,再围绕二级关键词,重复第一到第三个步骤,找出三级关键词;再按照前面四个步骤从二级关键词不断发散到三级、四级、五级,直到觉得穷尽了所要思考的问题的所有方面。

下面,我们来自己动手画一幅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思维导图,请拿出一只笔和一张白纸,如果可能,最好是几种颜色的笔和尽量大的纸,但没有也关系不大。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

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圆圈,写上“优秀的学习者”。

然后,开始联想,“优秀的学习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想想你身边那些被称为“好学生”的人——他们也会有缺点,有些东西并不是值得你去学习的,我们只是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发,当然这个好学生也有可能就是你自己。

我想很多人会想到“聪明”,也会想到“努力”,还有什么“爱问老师问题”“乐于助人”“心态良好”“发挥稳定”等。总之是充分联想,想到的东西越多越好,把这些想到的全都在纸上写出来。

然后对想到的东西做一下分类,“聪明”是智力方面的因素,努力、心态良好、发挥稳定等应该是属于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爱问老师问题”“乐于助人”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确定一个二级关键词的范围:

思维智商、心理智商、社会智商是作者用的一些学术概念,你自己画的时候完全可以总结成别的名字,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只要是有助于理清思路就可以了。如果觉得三个方面不够,还可以列出四个、五个方面。

有了二级关键词,我们进行下一级的发散联想。比如说,心理智商让你想到什么?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否正常的学习和解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如何面对、有没有意志力执行自己的计划而不受外界的干扰等。

上面的图只是一个大概的样子,具体的内容留给大家自己画,总之这个导图可以无限延伸,直到你觉得穷尽了自己全部的想像力为止——它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的思路变得开阔、全面和清晰。

画完这幅图有什么用呢?当你把你所想到的优秀的学习者需要具备的素质的所有方面都想出来之后,再和自己对比一下,看看哪些方面还没有做到,或者没有做好(就像麦肯锡的顾问们以画好的思维导图作为指引,来调查阿尔法珠宝公司的各个方面,从中发现问题一样)。

发现问题之后,我们不妨来制定一个改善计划,可以称为“一月一个好习惯”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让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富兰克林就是这样: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于是列出自己心目中杰出人物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每个月改掉一项不好的习惯。

每个月改掉一个坏习惯的速度看起来很慢,但积累起来效果惊人。后来,富兰克林果然成了一位相当杰出的人物,他创办了北美最大的印刷连锁企业,又第一次从物理学的层面解释了电的概念,是电学的奠基人,后来成为驻法国大使,在独立战争中为美国赢得了欧洲各国的支持。此外,他在政治学领域的见解也成为美国立国精神的重要来源。

现在,你自己画好一幅思维导图,也可以像富兰克林那样行动了。

具体到我们学习的各个科目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把教科书找出来,把课本的名字比如化学第一册,政治第三册作为中心,然后把每一章的名字作为二级关键词,把节的名字作为三级关键词,再把具体知识点作为四级关键词。

这样可以画出一个比较粗糙的思维导图,然后在这个初稿上面进行修改,该合并的合并(比如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只是因为内容比较重要所以独立成一章,这就需要用“相互独立”的原则,把它归纳到“电流电压电阻”这个部分去),该删除的删除(一些导言性质的章节)。充分联想,逐步修订,就可以画出这门科目的大思维导图了。

聪明人用笨办法来学习,那么他就不是聪明人;不聪明的人用聪明的办法学习,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聪明人。这就是学习的大智慧。




做个聪明人并不难



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前面已经讲完了。本章我们再来对这几个原则所包含的思想做一点深层次的分析。在前文中,我们用清晰的思路解决了“子弹穿过水瓶”的问题,还画了一幅思维路径图。一定会有细心的人注意到,这幅图虽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但里面也有什么水的浮力、密度,甚至光的折射、反射等跟正确答案一点都不沾边的东西。

既然解决这道题,只需要知道水的压强的方向就够了,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吗?不是浪费时间吗?本来我就觉得自己脑子不够聪明,想要提高思考的效率,现在倒好,用了这幅思维路径图,不仅没有找到“捷径”,还要多走几条弯路,这不是在拿人开心么?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它是1983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叫做“挖井”。

这幅漫画很容易看懂: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像图中的挖井人一样,东挖挖、西挖挖,三心二意、浅尝辄止,最后还埋怨地下没有水——实际上只要他再多努力往下挖一点,就可以找到水源了。所以说,干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这个寓意当然很好,不过现实情况和这幅漫画的情况有所差别。大家比较一下,下面这幅图和原图有什么区别?哪个更符合现实?

在现实中,要想成功必须坚持不懈,但坚持不懈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你坚持的方向对不对。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道理很深刻,但是不能胡乱套用,比如说:“地下面本来没有水,挖得深了,也就有了水。”这就错了,地下如果本来没有水,挖得再深,也挖不出水来。

真正要把水挖出来,实际上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是横向挖,然后是纵向挖。

纵向挖大家都明白,就是往深了挖。但在费力地深挖之前,先要估计一下地下面有没有水,值不值得费那么大的劲挖那么大个坑——这就需要横着挖。所谓横着挖,就是在地面上多换几个点试着挖一下,如果越挖泥土越潮湿,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大,就值得深挖;如果越挖越干,那有水的可能性就小,或者发现石头太多,根本挖不动,就应该换个地方试一试。

我们在学习和解题的时候,也跟挖井一样,需要横向的思维和纵向的思维。一道题目拿到手以后,除非你是天才或者以前做过这道题,否则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出答案。正常的思考过程应该是:根据条件和问题,想一想从哪些方面着手可能做出来,每个方面都试一试,如果此路不通,那就再换一条——这是横着挖。

不断的尝试,发现有一条路可以走通,于是深入思考,精确计算,最后找出答案——这是纵着挖。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现在往往只重视纵向的思考,而忽视了横向的思维。比如老师讲题:“大家看!这道题的思路是这样的:从这个点出发,这样推、这样推、这样推——就把答案算出来了。”至于这个点是怎么找到的,推理过程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则很少去讲。很少去讲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这样做就找不到正确答案。

这就好比我们去向挖井高手请教怎么挖出水来,他把我们带到某个地方,说:“看我的。”说完只看见铁锹乱舞、尘土飞扬,一会儿挖出一个深坑出来,里面咕噜咕噜往外冒水。然后对我们说:“明白了吧?就是这样挖的。”

大家一看,哇,原来挖井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