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解情绪密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要想纠正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还应该学会把生活“分解”。一个人关注于长远目标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把眼光放在远方,而忽略了自己身边细小的成功,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所以完美主义者的“完美”,应该是一种阶段性的“完美”。他要学习如何把自己愿意做的东西变成一个个的阶段性成果,然后逐一加以克服,否则很容易变成好高骛远。


凡事追求完美并没有错,完美主义者也不是个坏名词群体,只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喜欢追求完美的朋友,不要有过重的心理压力,只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试,就可以在工作、人际和生活等方面做到完美。


芦 淼 告 诉 你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因为“追求完美”始终是大家都认可的价值取向。尽管很多人都在表面上承认“悠闲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但当他们真正面对生活时,还是忍不住要给自己层层加码。这并非什么坏事,因为意志坚定和自律性强永远都是好品质。然而“万事追求完美”,有时却并不能取得大的成就。要知道,“不完美”其实并不意味着“失败”,那只是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一个谬论而已。


记忆最不可靠


记忆力好,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记忆力不好,一定会让你糊涂,一定让你失败,而且失败的很难看!


——全球著名投资商 沃伦?巴菲特


上学时最讨厌的事就是记笔记。老夫子们每当看到我们如同骄傲的小公鸡般把笔记本甩开时,总是摇头叹息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我们都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直到有次看到一起冤案:


有个赶车的,被警察认为是通缉犯,因此被押上法庭。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指认,这个赶车的就是越狱的逃犯。此时,真正的逃犯已经在城市里隐藏起来,而且已经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官员。但最终,逃犯不忍见他人无辜受过,主动挺身而出,投案自首。


这起案件熟悉吗?它发生在雨果笔下的名篇《悲惨世界》里。那些警察和证人,都一口咬定赶车的就是逃犯。他们与赶车人有仇吗?事实上,他们素昧平生。在这里,做伪证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记忆。


有人会说:记忆是最可靠的,怎么会撒谎?我记性好,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从懂事开始的所有事我都记得,连喝奶用什么样的奶瓶我都有印象。


不妨让华盛顿的心理学家丹尼尔?瑞特博士的实验来说话。


博士找了40个学生,分别给他们看一本漫画。漫画里画了一起盗窃案。一个女子趁两个小伙子打台球的时候,把他们衣服口袋里的钱包偷走了。


当时的情形是:博士要每个学生单独看这本漫画。因此,没有人有机会与其他人交谈。


学生们看完漫画后,博士问了他们一些问题。里面有个细节问题:这个偷钱的女人有没有同伙?


40人里,有39个人都答对了问题。也就是说,正确率接近100%。


然后,博士允许他们两两一组讨论片刻。


但是注意了,陷阱就在这里:两人小组不是随便组合的!博士一共有两种版本的漫画,其中一种,偷钱的女人有同伙,另一种版本中则没有。在分组时,博士有意识地把看到不同版本漫画的人分到一组。


如果记忆不会骗人的话,那么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成共识:两人看的版本完全就不同嘛。


只可惜,让我们这些不喜欢记笔记的懒人心碎的是:20组中,只有5组人没有达成共识。其他30个人,全都互相“商量”出来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答案。


这叫什么呢?瑞特博士把它叫做“社会标准化倾向”。


其实人的大脑很有趣。它会记下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事,但这些事情都是以片段的形式存在脑海里。最终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根据记忆,填补起其中的空白,提供给我们一个连贯的“假记忆”。这些被自动填补上的东西,并非是真实情况,而是大脑根据逻辑判断而形成的,因此也就最容易被篡改。


这种篡改可能来自自身,也可能来自外部,而且一旦形成,大脑就会拼命为它辩护,因此很难修正。其实我们现在所能想起来的童年趣事,有大约25%都是我们自己臆造出来的,有时可能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其他人不断对我们进行诱导的产物。很多成年人会臆想自己小时候曾在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里走失,并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可以回想出当时的天气、周围人的穿着等诸多细节。但其实呢?这件事情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


 
环境在变,人们的特别能力也在变。最简单的例子,同战争时期相比,我们承受亲人离去的能力大大减弱了。现在人们可能会因为宠物的离开而痛不欲生,但在战争年代,亲人的辞世却是司空见惯之事。


同样,我们在很多方面的特别能力也比以前要强,相比前人,我们更敏锐,更智慧,更懂得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童年,关注自己的未来,关注自己身上有哪些傲人的品质。无论是对社会、对环境,还是对自己,我们的认识都比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


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奇妙。当你向前走得越远,就越能够发现自己的弱点。对自己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发现自己欠缺的不足。所以尽管我们的父辈无法提出他们对自身欠缺心理能力的理解,但这正说明了我们在关注自身心理上的进步。


只是社会环境在变。高速发展的社会,像一架马车那样拖着人们前进,在环境的剧烈变革中,人的一些心理能力被弱化了。英国有心理学家称,人类再进化1000年就会达到巅峰,那时候的人无论体力智力都将臻于完美,外貌、身高、体重都无懈可击,基因医学也将杜绝大部分绝症,心理发展那时也是最成熟的阶段。


然而巅峰过后必然是低谷。1万年后,人类会面临整个人种的退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社会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缺失。而这两点,都是人类心理能力的一种表现。


所以找出那些我们失去的,对人生和生活都有帮助与益处的心理能力,就成了目前面临的问题。这个结论并非基于英国人的推论,而是随着人认识自身能力的不断进步而必然要面对的。


对这个问题,我的意见是两点:爱与感受。


爱,是觉察、弥补心理缺点的一种基本状态,换句话说,是前提。


其实我们的祖辈,并不懂爱。在最容易迸发出爱的婚姻关系里,他们遵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际上是用温情代替了爱情。当然,爱并不仅仅指男女爱情,也包括了兄弟之爱、朋友之爱,乃至天下之爱。然而这种爱在过去,常常被温情、仁慈等等其他情感而取代。中国人内敛的民族习性,让人们羞于谈爱。


但在我看,如果要发掘自身遗失的能力,必须要用“爱”来做依托。这“爱”包括友善、信任、同情、怜悯、感同身受等诸多要素。


对世界怀有戒心,觉得其他人随时可能坑害他的人,很难敞开心扉面对世界,甚至包括面对自己。他内心的诸多伤痕,以及被压抑下去的很多情绪,会被他自己人为地判定为“痊愈”。所以说,这样的人无法面对自身,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有什么缺失。


不懂怜悯的人,在面对他人和自己时,会很僵硬地照本宣科来探索,从而缺乏了那种小心翼翼的关爱。实际上,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面对伤痕的时候。粗暴,是找寻、弥补能力的大敌,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感受。而这些,不懂怜悯的人是做不到的。

 
 
“爱”还包括了一个意义:信任。信任别人不会伤害自己,信任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大多数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信就可以做个实验:闭上眼,伸出手,请你最信任的人拉着你走一段路,一边走一边聊天。有多少人能够克制住自己睁眼的欲望?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个过程里平静地袒露自我?


除此之外,要发掘自身遗忘的能力,还要学会“感受”。


这感受也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人要学会感受对方。


这实际上说的是一种社交技巧,或是说社交心态。我们从唯唯诺诺发展到“我的地盘我做主”,其实并没有多少年,所以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表达心态”。在人际交往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