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墉-把话说到心窝里-故事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用,就是不伤情——把要说的都 
 
 

婉转地说了,又好像没有真说;仿佛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却又可能是“言者有心”,只是装作无心的样子。 想想,历史上多少名臣,不就靠这种本事,“拐弯抹角”地劝谏了君王吗? 所以幽默也像太极拳,它有软中带硬、实中带虚、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最后,让我举近代才女林徽因的幽默作结尾吧! 当林徽因放弃徐志摩,跟梁思成结婚之后,梁思成问林徽因:“你为什么选择了我?” 林徽因笑笑,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看样子,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让我们再三咀嚼这一代才女的机智与幽默,在她那一句话里,包含了多少人生的“不能承受之轻”啊! 幽默常常就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 
    
 
 

 
 
 后记 大道理也能说成小故事 
 
 如果说有一本书,在我心里藏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能动笔,那本书就是《把话说到心窝里》。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在成功高中教”演辩社”,在师大教”朗诵诗”;师大毕业之后,又教好几所大学的”诗社”,并到各处以”说话的艺术”发表专题演讲。 我一直想把自己对这方面的心得写出来,只是一拖拖了二十多年。原因很简单—— 我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得生动,却不知如何以”文字”描写得精采。 直到今天,出了六十多本书,写了《我不是教你诈》、《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我才渐渐有把握将自己在”口语传播”上的学理,生动地诉诸文字。 对的!是”学理”。 当你一路看来,觉得这本书真生动、真有意思,而且有些《我不是教你诈》的味道时,实际你已经听我说了许多”学理”。 只是那些”学理”都隐藏在”生活”之中,我透过许多平凡的小故事,把学理呈现在你的面前。  哪个学理不是由生活经验中产生的呢? 学理是经过分析之后得到的东西,它能提供我们说话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应有的”战略”。但是”学理”不见得能成为”战术”。许多理论家也就因此,成为了纸上谈兵。 所以,我用了二十多年去犹豫,至今才能把书写出来,我等的不是”学理”,而是五十多年”真真实实的生活体验”。 现在,让我们回头想想,在这本书里你是不是看到了如何不说、如何在别人多说的时候冷静观察,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表现”说大人,则藐之”的技巧,如何报导新闻、陈述事实、主持节目,以及调配说话的次序、创造说话的气氛? 还有,你是不是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老交情”,怎样的请托较有效,什么是”自我催眠”,怎样不撒没有必要的谎,以及如何尊重你的听众,使你的”词能达意”,”言能由衷”。 当然,你更学到了怎样对待别人的”放话”,以及如何”放话”给对方。你知道”副手”对”副手”的道理,以后看新闻,也能了解”那个看来笨到家,总说错话的副手,其实后面有个聪明的正手在指点。” 至于孔子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也不再只是”课文”,而成为你能灵活运用的”人生智慧”。 你甚至学到了”断句”、”顿挫”、”重音”、”同音异义字”、上声(三声)音的”变调”,乃至取名字的技巧。 到了最后两章,你看到了”以进为退”和”以退为进”的许多例子,以及”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说话”!知道”会说话的人,总用言语肯定别人、关怀世界,使自己看得开、看得远,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乐。” 我在此时推出这本书,还有个原因—— 我已经 52 岁,本来近年就很少在外演讲,未来显然只会更为减少。我常怕自己的身体快速老去,有一天不能写了,所以决定这几年,把我过去重要的演讲材料都整理出来。 《把话说到心窝里》预定写四本,第一、二集为处世说话及一般语言技巧,第三集为幽默技巧,三本都是极好看的书。至于第四集,则因为属于”音律”及”演讲学”,只能作为专业教科书。我深深盼望自己能有时间和体力,在短期之内,把四本书完成。也希望每位读者都能由这些表面风趣的作品中,见到我写作的初衷及故事背后的东西。 如同 26 年前,我制作电视节目时坚持的—— “不要因为观众喜欢观看,而作给他看。要作给他看,而且使他喜欢看。”
 现在,我终于把这本《把话说到心窝里(处世说话篇)》呈现在您面前,与您分享我的心得。它是我”设计”20 多年的产物,希望您喜欢,也请您介绍给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