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天骄;世界著名企业家成功典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衡阳。当学业无继,生活无着,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幸运地找到了一
份银行职员的工作。时隔不久,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又践踏到衡阳。他只好
随着逃难的人群逃往山城重庆,一路上吃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在重庆期
间,他继续从事银行职员工作。由于他热情聪慧、积极肯干,并且精力过
人,很快便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被提升为工矿银行的副经理。抗战结束后,
他返回上海,被任命为上海银行副行长。此时的他,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
银行业务知识,并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中获得了从事贸易的许多启
示。

1949年,包王刚携家迁往香港,开始从事贸易业。从这时起,一个
依靠银行发展自己的企业王国的宏伟目标,已开始在他的心底孕育。5O
年代中期,包玉刚开始经营航运业。他独到稳健的经营作风开始引人注
目,尤其深受香港银行家们的赏识。香港汇丰银行的资产超过
50亿美元,
香港的大部分钞票是它发行的,大部分贸易也是由它支持的。总之,汇丰
银行操纵香港金融和贸易的方式,是任何地方的银行都少有的。香港银行
业对买船生意没什么兴趣,认为它风险大。银行业和中国船东的少数生意
往来,主要是由英国公司充当中间人进行的。在一次进出口贸易洽谈中,
包玉刚结识了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桑达士身材高大,仪表堂堂。
他们之间的友好合作,一直持续到
1971年桑达士退休。1959年,包玉刚
深感本家族的财力难以支付自己扩大经营所需的资金,便直接去找桑达
士。包玉刚首次与桑达士协议,取得了成功。汇丰银行同意以一艘船为抵
押,给包玉刚发放一部分贷款。

稍后,一笔更大的商务奠定了他和汇丰银行的长久合作关系:包玉刚

决定以
100万美元买一艘船,并把它租给一家日本航运公司,期限是五
年。包玉刚为此找桑达士商议贷款事宜。他对桑达士说,他将用对方银行
75万美元的信用状向汇丰作抵押,汇丰不会有任何风险。桑达士起初小
瞧了包玉刚,认为包玉刚不可能得到
75万美元的信用状。于是便对包玉
刚说:“只要包先生能迅速拿来信用状,就可以贷款。”事后,桑达士碰
见包玉刚的一位同事,当谈到包玉刚贷款一事时,桑达士有些不以为然地
对那人说:“你们的包先生是不是疯了?”包玉刚与桑达士谈判后立刻动
身去了日本,很快带回了日方银行
75万美元的信用状。香港一些银行家
都很惊诧,想不到日方银行竟会无端地支持一个陌生人!

此后,汇丰银行便更加信任包玉刚,支持包玉刚。1962年桑达士升
任汇丰银行首脑后,汇丰与包玉刚的合作关系就更为密切。不到两年,包
氏成立的新公司在汇丰所占股份已达三分之一,后又增至五分之二。1970
年,汇丰和包玉刚合资成立“环球船运投资有限公司”,汇丰所占股份为
45%。一年后,包玉刚当上了汇丰银行董事,成为这家英资银行董事的第
一位东方人。桑达士退休后,汇丰对包玉刚的投资并没有中断。随着包玉
刚经营业务的扩大,汇丰对包氏集团的投资,帐面上已超过五千万美元。
由于包玉刚的财富与汇丰银行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因而使包氏集团在商界
立于不败之地。香港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像包氏集团这样与银行的关
系达到如此密切的地步。

□用银行家的风格经营海运业
包玉刚最喜爱的活动是晨泳。每日早晨七点钟,在香港那个美丽幽静
的深水湾准能看见他的身影。无论夏热冬凉,即便是下雨天,他也不会改
变晨泳的习惯。他游泳时总是一种姿势——蛙式。他不断地把头伸出水
面,动作极慢而又有规律,而且毫不松懈,一直向前。人们说,他的经营
作风和他的晨泳有异曲同工之妙,稳健求益而又锲而不舍。

海运的代名词其实就是风险,在风险中投资,在风险中赢利。船队在
波浪滔天的大海上航行,有可能获得大笔财富,也有可能船翻人亡。因此,
航运界历来以冒险自豪。世界知名的大船东,无一不在海运经营中敢于冒
险,追求暴利,并对船队采取帝国君主式的统治。包玉刚以他银行家的慧
眼看到惊涛骇浪的风险经营中,还有一条不被人们重视的发展道路,那就
是稳妥求利、薄利长租。1955年,他
37岁。他前往英国以
70万美元买
下一艘名为“英谖纳”的旧货船,易名为“金安号”。包玉刚由此而创立
“环球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航运界。此时的航运业,恰逢世界经济复苏
而处于大发展之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像其它航运经营者一样,抓
住这一大好时机,以高额租金,攫取大量财富。另一个选择是,放弃眼前
的高额利润,实行低租金长租期,与租船一方长期合作。这种无风险的经
营可以获得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具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经营策略的包玉
刚果断地采取了后者,并且一直是以后一种选择来经营他的船业王国。

包玉刚的第一笔航运业务,是把他的船以低租金长期租给一家日本公
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他只需袖手旁观,坐收租金。当时航运界通行单
程包租的办法,航运收费很高。凡实行此种包租法的租船业都能牟取到暴
利。他却背道而驰,似乎对高额利润视而不见。1956年,苏伊士运河被
埃及收归国有,由此而造成航运费大增,许多船东趁机赚了一大笔钱。此
时,“金安号”恰好与日商合同期满,包玉刚却不为暴利所动,仍旧与那

家日本公司续签了租约。虽然租金有所提高,但利润较少,被人讥讽为“傻
瓜”。然而,时隔不久,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对航运业所造成的影响终于消
除,航运价格立刻跌至历年的最低点,租船业纷纷陷入困境。正当航运界
纷纷陷入困境时,包玉刚却稳收租金,得利不薄。至
1956年底,他已用
赚来的钱买下了七艘船,至此,包氏的银行家风范才使航运界刮目相看。

包玉刚以他精明的生意头脑,看到在日本造船最合算,无论船的价
格、质量,还是交货日期,都是其它国家的船厂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包
玉刚的船队有
90%以上的船只是日本订购的。无论船运业的市场情况如
何变化,日本造船厂始终与包氏保持联系与合作。1970年,航运市场看
好,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日本,力争在日本造船。日本厂家一时忙不过
来,几乎不肯接受订购单,但对于包氏却例外,包氏始终有办法在日本造
船。1971年,市场落入低谷,许多船只都在赋闲,船厂几乎停业,但包
氏仍然向日本订购六艘船,总吨位为
15万吨。许多人对他的这一做法都
不理解。包玉刚的船有
85%是租给日本使用的。因此,日本总是竭力给
他提供一切方便,包括提供资金、订购船只等,并且尽可能租用“环球船
运”名下的船只。包玉刚在东京与在香港的时间一样多。他在日本的办公
室称为“一号贵宾室”,时面有摆成长方形的舒适的长沙发,包氏和日本
朋友经常在这里很有耐心地用英语洽谈着生意。

60年代中期,中东石油产量猛增,需要大批油轮运输。一条油轮跑
一趟中东可赚
5OO多万美元,包玉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赶造了
10万吨
级的大型油轮,依然采取低租金和长租期的经营方式。1973年,中东爆
发石油危机,油价猛涨,许多石油消费国都极力削减本国的石油需求量。
由此而导致油轮需求锐减,许多船主进退维谷。然而,包氏的环球集团公
司依然生机勃勃。因为他们的船都与租用者订有中期或长期合同,合同中

6O%是空船契约,所有的保险、维修、燃料一概由租船的一方承担。

包玉刚用银行家的作风经营极富风险的航运业,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
功。他所拥有的船队总吨位是世界航运企业之冠,被誉为“世界船王”。

□与政界、商界名人广交朋友
在超级富豪中,包玉刚是最平易近人的一个。他很善于同各方面的人
士接触,而且不论新朋友或老朋友,都推心置腹、坦诚相待,使人感到和
他接触如沐春风,一见如故。

香港高耸入云的会德丰大厦的第
24层,有包玉刚的办公室,凭窗眺
望,可俯视到繁华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与世界风云
人物邓小平、里根、伊丽莎白等合影的巨幅照片。这些巨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