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闁牸黄栎延胴帷3鲆喔纯喑睿蝗胍喔纯喑睢1叩囟啾纾皇髂竞瘟浟洝4泳乐吕郑谎幽晔偾铩!
然而;甄洛万万没有想到;这首凄恻哀怨的情诗;不但没有使丈夫感念旧情;反而适得其反。曹丕读诗后恼羞成怒;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六月(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由洛阳派使者前往甄洛独居的邺城旧宫;逼她服下了毒酒。
冤死之时;甄洛四十岁;负心汉曹丕三十五岁。
在这起杀妻事件中;曹丕的翻脸程度;让我们对皇帝的爱情再一次大失所望(纵观两汉后宫;后妃即使失德或有怨言;也不过就是废居冷宫。再看曹操对待丁夫人的态度;如今一首失意诗居然能引起杀机;向自己少年初恋的女人下手;曹丕实在不如乃父多矣)
更让我们奇怪的;是卞太后的表现。甄洛自嫁入曹家;在这位婆母的身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孝顺之意甚至超过了曹家的儿女;卞太后也不止一次赞扬甄洛的贤惠孝顺;更对甄洛为自己的生的孙儿孙女爱如掌上明珠。可是在曹丕即皇帝位的两年时间里;卞太后既没有为甄洛出头;要求儿子立她为皇后;更没有在她面对死神的时候救她的性命。这位婆婆;真是让人费解。
十二、不能不说:甄洛之死的另一种传闻——《洛神赋》
据说;在曹丕兄弟争夺魏王世子位的斗争中;卞夫人是倾向于自己的三儿子曹植的。而甄洛与婆母一样;也支持小叔子即位——因为她已经爱上小叔子曹植啦。所以;甄洛之死;与她的婚外情爆光大有干系。曹植因为在权力与爱情方面都与大哥作对;后来还被逼着来了个〃七步成诗〃;万幸逃出生天之后;他为自己心爱的嫂嫂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纪念逝去的爱情。
在这里;容我先对这种文人之说先晕倒一下。
假如甄洛与曹植有情;她还写什么《塘上行》?盖对于感情走私的女人来说;老公变心乃是大好事一件;臭男人离得越远越好;简直是给自己一片自由天地啊!
其次;《洛神赋》原名《感甄赋》。而此〃甄〃不同彼〃甄〃——在作《感甄赋》的前一年;即黄初二年;曹植被曹丕封为甄城侯;第二年又晋封为甄城王(今山东濮县)。所谓感甄者;所感的不是甄洛之甄;而是怀才不遇的甄城王之甄。
而洛神;则是洛水之神;名宓妃;是传说中伏羲氏之女。曹植在《洛神赋序》里写道:〃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后来;甄洛的儿子曹睿即位为魏明帝;他对叔叔的文章倒是很喜欢;不过觉得题目起得不好;便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
无论是曹植;还是曹睿;他们都没有想到;他们先后为该赋起的两个名字;恰好嵌进了甄洛的闺名。于是文人附会;臆想百出;那个在洛水之畔赠送枕头的女子;便由宓妃变成了甄洛。
至于曹丕想杀曹植;因此将甄洛的枕头给曹植看;并逼他七步成诗;也是改头换面的〃典故〃。
此事正史不载;而最早的版本见于《世说》;后来收录进了《太平广记》。原文是这样的: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直译如下:魏文帝曹丕曾经和弟弟陈思王曹植一同出去游玩;看见两头牛在墙里斗架。一头牛斗不过对方;掉到井里摔死了。曹丕命令曹植;以死牛为题材作一首诗。但不许说〃牛〃字;也不许说〃井〃字;不许说〃斗〃;也不许说〃死〃。马走一百步;必须作完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如果一百步作不完;就杀头。曹植一边骑马往前跑;一边提笔写道:〃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诗作完了;还不到一百步。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自己怜悯自己的三十个字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原来不是枕头;而是牛头;不是步行七步;而是跑马百步。写的也不是三十个字;而是四十个字再加三十个字。
话再说回来;后世文人们硬要把甄洛和曹植扯到一起去;真不知道他们是同情曹植甄洛;还是恰恰相反?——有媳之叔和有夫之嫂私通;什么年代都不是好名声;假若真有这等风流事;岂不是变成曹丕杀妻有理?!
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由甄洛《塘上行》一诗来看;〃众口烁黄金〃……谗害她的是整群后宫妃嫔。从史载的郭后为人来看;她不一定是坑害甄洛最起劲的第一人……不过她代替了甄洛应得的地位;所以矛头便指向了她而已。
更何况;女人说争宠对手坏话很正常。妃嫔(包括郭女王)们说甄洛的坏话是肯定有的;但是她们恐怕不会当真想要她的性命——说白了;甄洛还不是皇后;让她不得封后即可;杀她没有必要。——而这男人居然下得了杀手;谁又想得到!
十三、曹魏王朝有了一位出身卑贱的皇后
现在;曹丕的原配妻子非但失宠;甚至更被丈夫杀掉了。那么;帝国的首位在任皇后应该由谁来做呢?
在身边所有的莺莺燕燕中;曹丕最属意的人选;自然是比自己年长三岁的郭贵嫔郭女王了。
在甄洛冤死的第二年(黄初三年;222年);曹丕正式提出策立郭女王为皇后。然而魏晋时代;是中国最为重视门阀家世的时期。因此;曹丕的此一项提议立即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们提出;皇后必须出自世族;何况郭女王出身婢妾;乃是下贱之中的下贱。《春秋》有云:不得以妾为嫡。齐桓公也说〃无以妾为妻〃。做为婢女出身的姬妾;郭女王这样的身份;是不配做嫡妻、更不配做皇后的。
得知这道奏章的内容后;郭女王以退为进;反而向曹丕进了一道正式的谢表;说:〃我既没有娥皇女英的节操;也没有姜氏、任氏那样的品德;确实不足以充当皇后的尊位、担当掌管皇家的重任。〃
郭贵嫔小心谨慎的表态;反而更进一步坚定了曹丕的决心;他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终于在黄初三年九月庚子日这天;册封郭女王为皇后。
成为皇后之后;郭女王表现得非常称职;她对婆母卞太后百般承顺;孝名远扬;甚至有超越甄洛之势。在对待后宫嫔妃的问题上;她也非常周到。在当时的魏宫中;柴贵人受宠的程度仅次于郭皇后;郭皇后对柴氏以礼相待;处处褒奖。对于其它的妃嫔;郭皇后也非常注意。
曹丕在做了皇帝之后;脾气越发地糟糕;非但杀了结发之妻甄洛;身旁的姬妾也常常因为小过失便被他大怒发作;动辄受罚;甚至有性命之忧。每逢这种情形;郭皇后都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向曹丕下跪磕头请罪。而更多的时候;她会把妃嫔们不慎犯下的过错遮盖起来;不让曹丕发现。万一不慎走漏被曹丕发觉;她也会第一时间向丈夫解释妃嫔们犯错的原因;竭尽所能将妃嫔们面临的灾祸减到最低限度。因此;她虽然既无子又出身卑贱;后宫中出身高贵又有子女的妃嫔们;仍然对皇后诚心拥戴;毫无怨言。
郭皇后生性节俭;不事享乐;而且严格约束娘家人。她的亲兄弟都在战乱中丧生;她便将自己的党兄郭表改立为父亲的继子;并封郭表为奉车都尉。并对亲戚们说:〃嫁娶之事;应该安守本分;只要门户匹配的乡里好人家就可以;不能趋炎附势;与高官贵族攀龙附凤。〃
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的关系;郭皇后对家族中男人们三妻四妾的行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娶妾;郭皇后坚决制止;说:〃如今适龄的女子少而男人多;应该让她们嫁给为国征战的将士。你们本已有妻;就应该与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权势好色纳妾。如果族人中有谁违反这规矩;我一定要给予重罚。〃
黄初五年;曹丕亲征东吴;郭皇后留在许昌永始台。当时大雨接连百余日;楼台城墙多数被洪水淹没冲垮。大臣们奏请郭皇后离开皇宫。郭皇后答道:〃从前楚昭王出游;妻子贞姜留住渐台;江水暴涨;使者请她离开而忘记带王符为令;贞姜便坚决不肯轻易离开;直到被大水淹没。如今皇帝在远方;我怎么能随便离开呢。〃大臣们都无话可说。
十四、继母的悲剧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四十岁的曹丕崩于洛阳嘉福殿;临终时;他将后宫中自淑媛、昭仪以下的所有姬妾都遣归娘家另嫁;并且最终决定册立甄洛的儿子曹睿为继承人。
——早在郭女王成为皇后之前半年的黄初三月乙丑日;冤死的甄洛之子曹睿已被封为平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