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不给皇后留什么面子。这自然也就入不了慈禧太后的眼。慈禧太后越来越觉得珍妃任性反叛;对她的好感也荡然无存。
随着年龄的增长;光绪帝越来越觉得有必要培养真正只忠于自己的臣下;他先后提拔了许多这样的人;他的老师翁同龢也进入了军机处。对于光绪帝的心思;珍妃不但全力支持;还主动推荐了不少人选给光绪帝;其中也包括她儿时的老师文廷式、她的哥哥志锐。在珍妃的大力举荐下;光绪十九年的时候;文廷式不但官升得快;还当上江南乡试副主考。志锐则于甲午之战的当年正月直升礼部侍郎。
文廷式与志锐都是进士出身;提拔虽有私意;却也没什么明显的失当。但是珍妃在其它事情上的作法却使人有机可趁:卖官。
早在光绪十八年尚未失去慈禧欢心时;她就曾经将一个知县的缺儿卖给了文廷式的亲戚;此后由于得宠;珍妃卖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功率甚至比慈禧太后还高。光绪二十年初;有个叫耿九的人贿赂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王长泰、聂德平;想买得粤海关道之缺。两个太监居然不求慈禧太后;反去求珍妃;很快将此事办成。慈禧太后得知;既怒且羞;将两个太监发配黑龙江并在途中杀掉;借此警告珍妃。
然而两个太监的死并没有警醒正沉溺于帝宠中的珍妃。不久;她居然将上海道兼管海关的肥缺卖给了一个从未踏足仕途的富商鲁伯阳;令朝臣侧目。光绪帝在此事上颇觉亏心;便打算在朝臣面前挽回些脸面。然而他的挽回方式却是在四月时坚决否定了养母慈禧许诺给木商玉铭的四川盐茶道官职。从大义上来讲;光绪帝否决玉铭是正确的;然而有鲁伯阳之事在前;对比之下慈禧太后遂再次羞怒交集。
同年十月;就在中日之战开始不久之际;珍妃因卖官之事又得罪了皇后。
原来皇后的舅舅想要谋个福建将军的职位;皇后自知帝宠不如珍妃;就拉下脸面去求珍妃帮忙。然而珍妃却回绝了这个百年难遇的后妃和解机会。原因是河南巡抚裕宽想升任四川总督;重金求到了珍妃这里。珍妃一心要办裕宽之事;不愿将机会分给皇后;不但拒绝了皇后的请求;据说态度也颇不恭敬。
皇后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性子的女人;受了皇帝的冷遇和珍妃的气哪里还忍得;立即跑去向慈禧太后哭诉;并把珍妃卖官卖到总督一级之事也向慈禧太后兜了出来。
慈禧太后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深入追击。
十月二十八日;慈禧太后将珍妃召来;当众杖责;将她打得死去活来。第二天;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颁布降珍妃姐妹为贵人的懿旨。——瑾妃受牵连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珍妃将卖官所得的银子也分了些给她使用。
十一月初一;慈禧太后明旨给予皇后打探光绪帝与嫔妃一切事宜并随时上报太后的权力。
十一月初二;慈禧太后再次召见军机大臣;严责光绪帝包庇宠妃;并将光绪帝及珍妃身边〃涉案〃的太监或杀或充军;死者达六十余人。
十一月初三;帝党重要成员、珍妃兄长志锐被调离京城;做了〃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珍妃另一位兄长志锜则因牵涉裕宽案逃亡上海。
帝党当然不甘示弱;珍妃虽然卖官;毕竟是帝党成员。十二月;帝党成员纷纷上书;要求恢复珍妃的妃位。为了激起光绪帝的反抗之心;帝党成员甚至对光绪帝说:〃太后虽穆宗(同治帝)之母;实文宗(咸丰帝)之妾。皇上入继大统为文宗之后;无以妾为母之礼。本非母子;宜收揽大权。〃
这番〃离间母子〃的话很快传开。本已收手的慈禧太后怒不可遏;立即对帝党官员进行围剿;文廷式革职、翁同龢革职、汪鸣鸾革职……前方甲午战争;后方党派纷争;国事一败涂地;真是不亦乐乎。
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太后总算消了气;十月十五日(12月1日);她重新恢复了珍妃姐妹的妃子名位。然而这个仇;却是从此结得大了。
光绪帝的桃花运极其糟糕;他初选后妃时最后入围的五名秀女都没有丝毫母仪天下的资格。太后侄女当然不是好妻子;珍妃卖官之举也足以证明她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女人;就连当初光绪帝曾一见钟情的德馨之女也如此——这对姐妹的父亲是个好色之徒;姐妹俩也学得风流浪荡;热衷看情戏还与戏子们眉来眼去;若是当真选进了宫中做了后妃;光绪帝头上的帽子恐怕就要有点发绿了。
光绪帝本人也并不具备皇帝应有的资质。依顺珍妃卖官是一例;他还曾经应珍妃之请;动用近万颗上等珍珠为珍妃串制披肩;其本人虽然节俭;但在宠妃身上花起钱来可真是不含糊。据说珍妃曾经问光绪帝:〃你这样宠我;不怕别人妒恨吗?〃初初亲政的光绪帝笑曰:〃我是皇帝;谁敢说我半个不字?谁敢不听我的?〃
光绪帝是这么想的;后来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由于甲午大败;原本对儒家书典信服无比的光绪帝转而恨透了典籍;认为国事皆败于此。恰在此时;以康有为居首的举人们反对《马关条约》;〃公车上书〃事件发生;康有为成为政治新星。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
平心而论;光绪帝与变法书生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整个变法过程却过急;激进得超过了极端的程度。他和康有为似乎当真认定只要是皇帝;谁就都得听他的。在短短一百零三天的时间里;光绪帝在康有为等书生的鼓动下;一连发了二百多道谕旨;似乎想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将两千年的封建王国立马变成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管这些计划可行不可行。且不说看起来似乎必要的裁撤机关之类得罪官员;另一些实在毫无必要的变革更将举国上下都得罪了个七七八八。其中最离奇的莫过于下令将所有的寺庙道观祠堂改为学校;连出家人和略有宗族意识的民众都得罪完了。再如废八股科举;得罪了天下所有一辈子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数不清的读书人因此自杀寻死;数不清的出身科场的读书人切齿痛恨。科举制度是清入关之后为笼络汉族读书人的选择;甚至还规定进士前三甲一定出自汉族书生;因此巩固了王朝的统治;很多读书人为了求得功名;也就此放下了民族之争。如今既然没了仕途出身之路;满汉之分的老帐又开始算了起来;清王朝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
除此之外;光绪帝还急于起草宪法;建立〃制度局〃;实际上就是想要重新成立一个新政府;将后党的所有势力一扫而光。
然而古人有云:欲速则不达;更遑论此时的军权还掌握在后党人马手中……
八月初六;慈禧太后突然带着大队人马从颐和园赶往紫禁城中和殿;发动〃戊戍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之中。慈禧太后再次〃训政〃。康有为在英国保护下逃往香港;梁启超在日本保护(!!)下逃往横滨;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则被杀;称〃六君子〃。新政则被陆续废止;最后只保住了一个京师大学堂——因为它没有打掉别人的饭碗。
对于此次政变;一般都说是康有为等人认为守旧人物掣肘;意欲发动兵变除掉他们的后台慈禧太后;向袁世凯请求兵力帮助;谁知却被袁世凯向荣禄告发;慈禧太后便先下手为强发动了政变。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慈禧太后早对激进的变法不满;中途甚至还免去了翁同龢的官职;因此她是主动出击政变的。袁世凯随后才向慈禧太后告发谭嗣同意欲兵变的消息。
无论如何;慈禧太后以光绪帝〃重病〃的借口;将他囚禁了。而珍妃则被打入冷宫;囚于北三所;不但长年不见阳光;还每逢节日就要挨太监训话。
光绪被囚禁后;慈禧开始着手安排废帝。她选中了端郡王载漪十五岁的儿子溥(亻隽);将他立为大阿哥;1900年1月31日;溥(亻隽)入宫。据说一个小太监当时喊了一嗓子:〃今天换皇上喽!〃一语道破天机。
然而光绪帝的维新虽然漏洞百出动摇清王朝的国本;却因其制度构想西化而得到了外国公使的欢迎;他们都反对废帝;甚至还派军舰在中国沿海示威表示支持光绪帝。这情形使慈禧及其心腹们都非常头痛;无法将废帝化为现实。
更令慈禧头痛的是;溥(亻隽)是个花花公子;在后宫中到处勾引宫女;甚至还发生过宫女犯错受杖责时;被施杖者发现身穿溥(亻隽)内衣的丑闻。
正在此时;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了(禁止)。义和团曾经是反清组织;但此时却枪口对外;改口号为〃扶清灭洋〃;包括荣禄及同治皇后之父崇绮在内的许多高官都信了义和团;慈禧太后也想要借义和团之手铲除管闲事的外国列强。当年夏天;慈禧太后向各国发出了宣战书。
然而义和团运动失败了;面对洋枪洋炮;义和团虽然围攻了各国使馆达56天;仍然没有什么战果;八国联军反而步步进逼;八月终于推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