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云、遵化等地。
朱棣初起兵时;方孝儒们并不以为然;仍然专心地忙着复古改制。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燕王有如此影响力;又有如此的韬略;竟然将元老大将耿炳文的十余万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终于着了急的建文帝君臣急于取胜;做出了又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临阵易将;换上〃读书通典故〃的李景隆为将。然而这位公爵爷是个不折不扣的绣花枕头;很快就会让建文帝吃尽苦头。
李景隆集合了五十万大军;打算轻松搞定朱棣的少少兵马。趁着朱棣出袭大宁的时候;他将所部兵马分成三路;主攻一路由他亲自领头;攻打朱棣的根据地北平。
大宁(今内蒙古宁县);正是前面说过的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封地。他虽然有雄厚的兵力;但建文帝的削藩之举还没有来得及落实到他那里;他仍然有大量剽悍的部属。朱棣起兵后颇有力量不逮之叹;遂定下计谋;打算先奔袭大宁;夺取宁王之兵。到大宁之后;胆气颇壮的朱棣在郊外埋下伏兵;自己则以请求朱权为自己草谢罪诏为名单骑入城。在城中盘桓数日后;借着朱权出城为自己送行的机会;暗令伏兵出动;将朱权活捉;妃嫔儿女也没能逃过;数万精兵也轻易就成了朱棣的部属。大宁城为之一空。
朱棣冒险去了大宁;北平城里;只剩了朱棣的徐王妃和世子朱高炽留守;精兵也都随朱棣在外;城中只有些老弱之兵。
面对兵临城下的强敌;徐王妃非常冷静;她先是在宫中指导儿子应变;见情势紧急;她又传命;给所有和自己一样留在城中的燕王部属及官绅士民之妻都配发甲胄;让大家都加入战事中。徐王妃本人更是亲自登城督战。这时正是农历十月;徐王妃又命众人水泼城墙及城下兵将;李景隆措手不及;望城兴叹。
在徐王妃的指挥下;北平守军坚持到了燕王朱棣成功收编宁王军队;回师救援的时候。
这场守城之战;清晰地显示了徐王妃做为开国勋臣之女的风范。她在其中表现出的智谋胆略;在历代皇后中是极为罕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更容易想象得到她与自幼习兵的丈夫之间;情投意合志趣相当的生活场面了。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皇宫里燃起了熊熊大火。在火光中;建文帝不知所踪。民间传说;朱元璋早已预料到以孙子的性情本事;终不免这一天;所以早就为他准备下了一只铁箱;其中装着逃离南京的方法;还有袈裟度牒。建文帝只得借火遁。
朱棣起兵时虽以清君侧为名;但所有的人都知道;叔侄间一旦分出胜负;绝不是除掉两个大臣;而是要变易皇权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朱棣虽在攻入南京前向大嫂吕氏(故太子朱标继妃)做了种种保证;仍然于四天后登上了皇帝宝座。而朱标的儿子们;除了不知下落的建文帝、早死的朱雄英之外;另三人都陆续被朱棣除掉;不得善终。
朱棣雄才大略一如父亲;文治武功更出于其上;在他的手里;明王朝达到了被史书称为〃远迈汉、唐〃的水平。但他当初以〃靖难〃起兵;嗣后却又自己登基称帝;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因此能否把自己说得名正言顺;也就成了朱棣的当务之急。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嫡妻马皇后生了两个女儿;还生了排行最前的五个儿子;朱棣是老四;乃是朱元璋的嫡子;很符合〃立嫡〃的要求。然而对于他的生母是谁;野史却议论纷纷;虽然说法不一;却都认为正史资料早被朱棣修改;并质疑他的嫡子地位、登基资格。
一种观点说;朱棣压根就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这种观点也有两种说法。都说其母是朱元璋攻取元大都时掳来的元顺帝妃嫔;不过一指该妃为蒙古族人;一指该妃为高丽族人。总之;这女人入明宫不久就生下朱棣;朱元璋疑心儿子是元顺帝的骨血;便以〃铁裙〃之刑处死了妃子;将孩子送给马皇后抚养。——其实只要略一推敲时间;就知道这种说法是非常离谱的;多半是朱元璋和朱棣的仇家放的风。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而攻大都及元顺帝北逃则在公元1368年。什么都可以做假;年龄做不了假;封王完婚的时间年龄都摆在那儿;传说却竟将朱棣的出生时间硬往后推了八年;把徐皇后出嫁时意气风发的十七岁丈夫愣是变成了九岁。何况朱棣出生时朱元璋已有三子;何况以朱元璋的杀伐决断;压根就没有替元顺帝这个心腹大患养儿子的可能。
还有一种说法;讲朱棣确系朱元璋之子;但是个归养嫡母的庶子。并有朱元璋葬地孝陵中的牌位做证;其实马皇后压根就只生了两个女儿;没为朱元璋生过儿子;包括早死的太子朱标在内;五个归在她名下的儿子其实都是庶出的。其中朱标朱樉朱㭎为李淑妃所生;朱棣朱橚为碽妃所生。不过这说法也奇怪;在朱元璋的后宫中;地位仅次于马皇后的女人一直都是孙贵妃;她没有儿子;因此死后朱元璋特命周王朱橚行孝子礼。而传说中生了三个儿子给马皇后的李淑妃;却直到孙贵妃死后十年、马皇后死后两年;才被朱元璋册为〃淑妃〃;全没有一点〃生育有功之人〃的架势;也从没见太子朱标为她争取过什么。而史料更明确地记载了太子朱标的出生时间地点;更没有丝毫避人查验的意思。
最多见的一种说法;则是说朱棣的母亲是高丽进贡的碽妃。碽妃因触犯宫规被处死;儿子也因此归养皇后。朱棣称帝后感念母亲;不但盖了大报恩寺;还因此格外宠爱高丽妃子。可是这也很有些说不过去: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只是野杆子小明王韩林儿手下的一个〃吴国公〃;高丽国的贡女再多;也送不到朱元璋头上。而朱棣在对待高丽籍妃子的态度上也并不见得有多偏向。他的后宫中虽然有权贤妃、任顺妃、李婕妤、崔美人、韩氏(传说中还有吕庄妃吕康妃)等等高丽妃嫔;但她们所得的待遇并不见佳。在徐皇后死后;朱棣最宠爱的是苏州人王贵妃;命她掌管后宫。这位贵妃没有儿子;死后朱棣命儿女们为这位庶母守孝;一如朱元璋待孙贵妃之礼。而在高丽诸妃中最为得宠的权贤妃;虽然也和王贵妃一样无子而终;却根本没有得到王氏身后享有的待遇;其它的高丽妃嫔就更是糟糕;不是触怒朱棣被处死;就是在朱棣死后被遗诏殉葬。
在马皇后究竟生没生儿子;生了几个儿子的问题上;说法五花八门;还有说她只生了五子周王一个的;那就更令人费解。朱元璋恪守〃立长立嫡〃的观念;倘若只有周王是皇后嫡子;他就更没有在长子朱标死后坚持立朱标之子的理由了。
马皇后的生育问题、朱棣的生母问题;由于年代的久远已经很难有令所有人完全信服的答案。其实过多地追究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并没有多大意义。翻着各色史书对朱棣看来看去;很容易使人感觉到不管是他的雄才伟略勤政富民;还是他的暴燥杀戮;甚至于他的外貌个性;都足尺加三地继承自给予他生命的父亲朱元璋。而无论他是以怎样的身份和方式登基称帝;他最终都完成了一代雄主〃威德遐被;四方宾服〃的任务;将父亲一手创建的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使之成为〃明帝国〃;并将皇位顺利地传给了自己的子孙。
做为妻子;在朱棣竭力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徐皇后也倾尽全力相助丈夫。
朱棣称帝的第一个新年;即永乐元年正月;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这部经书的序言正是徐皇后撰写的。徐皇后在文中写道;洪武三十一年(即朱元璋去世那年)的正月初一;自己正在焚香读经的时候;身边忽有紫气金光弥漫;恍若梦境;随后便看见观世音菩萨徐徐走来;亲口告诉她说;国中将要发生大难;特来为她消灾接引;并赠此功德经一部。观音临别之际还口吐纶音道:〃凤冠不久于尔。〃
这部经书连同它的序言;立即得到了朱棣的高度重视;不但颁行天下;而且迅速入藏;被列为佛经之一;天下僧尼并善男信女无不口诵心念;为朱棣应得帝位大造声势。此经直到清乾隆三十年以后;才正式被提出为〃伪经〃;从而排除在佛经典藏之外。
饱读书史的徐皇后当然并不仅仅是撰写了这部声言丈夫〃君权天授〃的经书序言。她还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颁行天下;这些文字旨在推行针对女性的教育;并倡导修德劝善;为自己更为丈夫赢取民心。
做为皇后;徐氏辅助丈夫的工作并不仅止于文字游戏。朱棣即位之初;为立威除患;曾对建文帝旧臣大行非刑。就连自己起兵亲信道衍的面子也不肯给;把道衍竭力想要挽救的〃读书种子〃方孝儒灭了整整十族。(方孝儒死得虽惨;也算自作自受;何况此君读书读迂了脑袋;满肚皮只知恢复古礼以及如何找个好名目死了成就名声;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忠心和才智;就连建文帝眼见失败之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