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后妃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兵分三路出兵;起初;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然而随着战事深入;局势开始改变。
事实上;早在当年辽景宗时北宋伐幽之后;萧绰便已经开始致力于对辽国军事实力的培养。她不但将辽国最出色的将领耶律休哥、萧道宁等人派往与宋相邻的边境镇守;更授意他们一切皆以对宋抵抗用兵为宗旨做各项准备。因此;他们早已成竹在胸。萧绰对治下将领十分优遇;辽国名将耶律斜轸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统和元年八月;在萧绰的安排下;辽圣宗耶律隆绪当众与耶律斜轸交换了弓矢鞍马;结为生死之交。——和将领臣子做这样的结交;北宋的皇帝是万万做不来的。
于是;萧绰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潘美、杨业一路;自己则亲自带着韩德让和儿子辽圣宗赶到南京;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就在这年五月;萧绰亲披戎装上阵;一面率兵在正面与曹彬对阵;一面派耶律休哥包抄宋军后路;阻断水源粮道。终于在五月形成夹攻之势;使得宋军转胜为败;死伤惨重;竟致于使得易州之东的沙河被尸体所堵塞。
曹彬所部的大败;影响到了原本一路取胜的另两路宋军。萧绰因此得以腾出兵力;转向西路宋军。辽帝和太后亲征大胜的消息;极大的鼓舞了辽军的士气;而宋太宗连忙下令全线撤退。撤退的消息则更影响了宋军的士气;使西路军一路连吃败仗。
七月;西路宋军终于退至代县一带。宋名将杨业审时度势;认为辽军势头正劲;不能硬拼;再者皇帝已下令撤退;也应该暂避其锋芒。然而同率西路军的潘美和监军王侁却欲争功;更因杨业乃是北汉归宋的降将;而斥责他为胆小怕死。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早已对杨业妒忌万分;这时也随声附和、步步紧逼。身经百战的杨业不堪受辱;负气进攻朔州。结果正中了萧绰所设的圈套;陷入了辽军的埋伏之中。当杨业按事先的约定;退至陈家谷口之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他:主将潘美原本是带了主力来接应的;但是监军王侁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催逼着潘美将伏兵带出谷口;想要赶到前线去争功;在半路上得知杨业战败的消息后;真正胆小怕死的王侁却又立刻带着潘美和兵士逃之夭夭了。
悲愤填膺的杨业突围不成;便命部下各寻生路。然而部属无一人愿做逃兵;都誓死相随;最终包括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也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杨业是公元979年随北汉国主一起归降北宋的;他为北宋立下了极大的功勋;却被一个根本不懂军事的〃监军〃葬送了性命。宋太宗对杨业的冤死感到非常惋惜;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并将王侁撤职查办、潘美降职。但可悲的是大宋朝廷并不以此为鉴;对于国家的强盛和政权的占有;老赵家选择了后者。为了扼止将领谋反的可能;此后更多的监军陆续有来;限制着将军们的治军方略;使大宋一步步沦落为一个文弱的国度。
说起来;杨业可谓是辽国的死敌之一。辽景宗乾亨二年(公元980);辽国曾经派十万大军南下攻宋雁门关;当时杨业只有数千兵马守关;但是他灵活运用策略;不但取胜;而且抢挑辽国驸马萧多罗;取得了〃雁门关大捷〃;使辽人闻风丧胆;称为〃杨无敌〃。萧绰虽然对杨业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质非常赞叹;但是为了鼓舞士气、进一步扩大胜利;她仍然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
杨业头颅的四处传送;对于亲眼见过他的将士来说;无疑确证他是死了。这消息使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在辽军的猛攻之下;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使得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宣扬辽国国威的目的达到之后;萧绰下令在古北口为杨业修建祠堂;四时祭祀不绝。
雁云大捷是宋辽之间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大战役;从此以后;辽国改被动为主动;而宋朝却改主动为被动;对辽国多以抵御为主;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守。辽国从此占了上风;成为压在宋朝头上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既不懂军情;又〃贪功生事;轻而无谋〃贸然提议这场大战的贺令图父子;就在当年十二月;在葬送了数万大宋将士性命之后;他们自己也死在了耶律休哥的刀下——更可笑的是;贺令图之被俘受死;居然是中计受降所致。真不知他是自信心爆棚;还是的确狗屁不通。
五、澶渊之盟
自雁云大捷后;萧绰更进一步经略军事;在实力雄厚之后;她开始主动地向宋朝挑战;甚至多次亲自披挂上阵、跃马疆场。在所有的战事中;她几乎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威名远扬的一员女将。辽国的声势也在她的一次次旗开得胜中扶摇直上;党项、女真等等周边部族国家都纷纷向辽国称臣纳贡。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深秋闰九月;萧绰领着辽圣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在萧绰合宜的战略安排、也在太后皇帝亲征的鼓舞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消息传到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混乱;很多大臣都是手无缚(又鸟)之力的笔墨人材;听得如此局势;一个个巴不得立刻抱头逃窜。主和的还算是上等人物;更有甚者;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弃都南迁至金陵、枢密院陈尧叟主张迁都成都。唯有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
果然;当宋真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十万之多的援军与辽军对抗。
这对萧绰的南征大计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久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床子弩射中身亡。辽军未战先丧大将;士气大受影响。萧绰审时度势;又加上韩德让的劝告权衡(看来对家乡还有些香火情);决定阵前议和。
这个时候;宋真宗的胆小怕事帮了萧绰的大忙。本来寇准和杨业之子杨延昭是想以战议和;逼使深入宋境的萧绰归还幽云十六州的;没想到宋真宗怕得厉害;不但不敢坚持此议;甚至还对谈和使曹利用说:〃只要萧太后答应退兵;不割地;就算给100万金帛也不成问题。〃宰相寇准对上司如此态度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曹利用召到自己面前动用宰相所能有的权力恐吓:〃如果你敢许给辽国超过30万的金帛岁币;我就敢砍你的脑袋!〃
曹利用带着皇帝和宰相的双重命令;来到了辽军阵里;萧绰和韩德让并肩坐在驼车上接见了他。总算曹利用还是个人物;经过一番交涉;他圆满地完成了皇帝所给的任务;商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同时他也完成了寇准所给的任务;为北宋朝廷省下了七十万金帛。
当曹利用议和事成;返回行宫汇报时;宋真宗正在帷幕内吃饭;让内侍问他究竟许给辽国多少金帛。曹利用自觉有愧不敢开口;只是伸出三个指头。内侍随即对真宗说:〃曹某人伸出三个指头;难道是三百万?〃宋真宗大惊失色:〃这也太多了!〃过一会儿又说:〃只要能把事情摆平;再多也认了。〃
曹利用在帷外只听到真宗的话;还以为皇帝怪罪自己;连忙上前请罪;说:〃臣许之银绢过多。〃真宗追问:〃到底多少?〃曹利用回答道:〃三十万。〃他满心以为皇帝要责怪自己;没想到真宗一听之下却大喜过望:他方才已经做好了三百万的准备;如今一听竟然省下了十分之九;简直是赚了;于是一扫满脸晦气;阳光灿烂起来;立即对曹利用大加褒奖。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在中国的历史上正式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幽云十六州属于辽国;双方结束了为此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这使得萧绰的功业更为辽人所景仰。就在这一年;辽圣宗再一次为母亲加进尊号;使萧绰的尊号从统和元年的〃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的〃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一直加到了〃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六、太后再嫁
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汉官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帝了。
在促使萧绰签订和议并执行始终方面;韩德让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这时的他;早已与萧绰在事实和名份上都成为夫妻了。
萧绰一向对韩德让另眼相看;这在契丹贵族和辽国宋国之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早在统和初年;在一次朝会上;和韩德让之父韩匡嗣有宿怨(此宿怨是由于韩匡嗣反对对宋用兵、虎古则坚持对宋用兵所致)的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意见不一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