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就这样继续当着最普通百仞公社社员。有的不安分的林家子弟不想干活的,就去保安团报名当了兵。林功劳虽然喜欢舞枪弄棒,对当澳洲人的兵却没有兴趣――他觉得那是很傻的兵,排得整整齐齐的走路放枪也叫兵?再说他压根就不相信澳洲人能在临高待得长远。
吊床随着船只的摇摆晃动着,舱室里气味浑浊。有人因为晕船而呻吟,也有得睡着了,发出鼾声。还有人在说话聊天。林功劳睡不着,他百无聊赖的望着头顶的舱板――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忽然把他和许多族里的人给送到崖州来呢?这是哪个混蛋出得主意?临高好歹还算繁荣。崖州这地方,可不就是所谓的“天涯海角”,专门流放犯人的所在嘛。
移民队伍中除了林功劳和他的一部分族人之外,还有陆家的一些族人。
这两个宗族被拆分开之后,穿越集团对他们依然不放心,林氏家族光男丁就有近二百人,不成丁的孩童和妇女还有三百多人,在本地是一股很大的力量。百仞和博铺之间距离很近,林家的人时而还经常在一起聚饮,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要举行全族活动。特别是今年除夕林氏全族聚集在一起祭祖吃酒的场面让穿越集团的人对此心生警惕。
政保总局在调查中发现,林家的宗族体制还维持着,林显明等人在宗族中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一些人正在试图发起建造林氏宗祠。不但在全族人中间积极串联,还在临高的其他林姓人中间大肆搞“连宗”,有扩大宗族的企图。
林家族人很多在工厂上班,收入不少,经济能力比一般劳工要好得多。许多刚到临高不久,日子还过得紧巴巴的林姓穷社员就贪图宗族里的接济,纷纷和他们连宗。
这里面最为活跃的,就是林家的几位“二代”,包括林功劳、林功勋兄弟,这两个人因为技艺不精,始终进不了工厂,一直当社员,心怀不满之余对这种事情即显得特别热衷。
穿越集团一直对宗族势力始终保持极大的警惕性。时任民政人民委员的邬德决定立刻对这种宗族集团死灰复燃的状态进行遏制和打击。
第一个措施就是将林家进行第二次拆分,不安定分子林功劳和林功勋两人成了移民。林显明大吃一惊,通过李迪苦苦哀求,李迪也觉得一下子把人家的二个儿子都弄走了似乎不大好。最后给他把林功勋留下了。
林氏家族被迁徙走得还有一批人,大约有十几户。其中即有林功勋这样不忘过去的辉煌岁月的人也有只想好好干活有个好日子的人。邬德专门和胡五妹谈过话,要他特别注意这十几户。除此之外,邬德把过去在林家备受欺压的王三狗也派来了专门用来监视这伙人。
陆家同样被迁走了几户。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削弱陆家在临高的工业企业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榆林也的确需要铁匠。
胡五妹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但是这几个月来已经有了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首长的话就是绝对的圣旨,甚至比圣旨还可怕,因为皇帝不是什么都知道,首长可是什么事情都清楚。
他还清楚的记得一同来投临高的海盗头目中有人后来企图带着自己的船一走了之,这件事情还在策划阶段就被首长们知道了。这人某天被人客客气气的请去,把他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准备干什么全给说了一遍。最后什么也没干就把他放了出来。这海盗头目从此以后彻底变了,首先他再也不要管船了,彻底“献纳”给澳洲人,其次他赶紧把身边的子女全部送进了澳洲人的学校以示自己的忠诚。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三节 D日
天色这会已经蒙蒙亮了在大东海外驻泊的平静的船队开始骚动。船上的人忙碌着:士兵们在检查武器,劳工们被叫了起来,现在多数人都不怎么感到晕船了,肚子开始咕咕叫。水手们开始分发早饭。
有条件的船上尽量供应了一顿热饭。水兵们分发了木制的一次性饭盒。众人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雪白的米饭,饭里夹杂着蔬菜末,还有一整条鱼和鸡蛋。
劳工和士兵们高高兴兴的吃起早饭来,原本低落的情绪稍稍好转。吃完饭的人可以从热气腾腾的铁皮桶里舀一碗热汤:用蚕豆酱做得酱汤,里面有鱼干和海菜,暖呼呼的暖胃又舒服。
无法供应热饭热菜的船只上也分发了比较好的干粮:分发了甲1号口粮。一种坚硬的饼干,用米粉混合了猪油、果仁、鸡蛋粉、盐和糖做出来的。属于最高级的应急口粮。除了特侦队和少数海军水兵之外,其他土著部队连见都没见过。热汤是从大船上用小艇送过去的。卓天敏坚持要让每个人至少要喝到一碗热汤。这不是无意义的福利――劳工们需要补充这六天来晕船厌食所消耗的体能。上了岸还有很多活计等着他们去干
劳工队的组长、中队长和大队长们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一边给大家鼓气一边督促劳工们收拾好自己的装备。马上就要开始登陆了。
穿越众们一个个神情紧张,但是又不乏兴奋――D日T时就要到了!
六十多艘船,花费六天环绕了半个海南岛,现在就要展开穿越集团最大的海上行动,这是日后无数次登陆中的第一次。他们策划准备和训练了好几个月的成果到底如何,就看这一刻了。
船只在海面上排开了队形,等待依次逐批进入大东海。
“开始行动!”站在8154渔轮驾驶室里的王洛宾下达命令,随后他宣布,“现在我把指挥权交给李海平,直到我们在岸上建立前进指挥所为止。”
接着,船队里的电台和通信兵全部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通过无线电波、信号旗和旗语发布出来,传达到每一艘船上。
迅鲸和大鲸号上,吊机开始隆隆作响,钢丝绳绷得笔直,笨重的木制机动艇从甲板上缓缓的吊入海中,这是4艘交通艇,安装了小型蒸汽机,每艘艇由4名水手操纵,运输12人和若干物资。
机动艇上运载的是要在鹿回头和田独河河口建立登陆场的先遣队员,每处2艘――登陆将在多个地点同时展开,以节约航渡和转运的时间。鹿回头和田独河口将各自先建立一个临时哨所,便于及时展开工作。
先遣队员将在登陆场设立灯光和发烟标记,以方便后续的船只日夜识别,而且还携带了不同颜色的大幅识别布板,前往不同登陆地点的船只都有任务卡片:上面除了任务内容之外,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运到哪个登陆点,卡片就是哪个登陆点的颜色。这种方法及其简单直观,非常适合水手们的普遍教育水平。据说这套体系是文德嗣发明的――他醉心于标准化建设。“未来的国家是一个ISO体系的国家!”这便是他的名言。
看到机动艇的烟囱里已经冒出了黑烟,开始启动,队列中间的67式登陆艇发出了巨大的咆哮声,白色的水花从尾部喷涌而出,这艘老旧的登陆艇再次充当了突击先锋的角色。
登陆艇上,是二辆装上了推土铲的的红履带式拖拉机。拖拉机两边的空隙里,见缝插针的挤着越野摩托车、新组建的特侦大队三亚分队的侦察兵和海军的一个海兵排的全体人员。后者正半是羡慕半是惊讶的看着前者的装备。
侦察兵们穿着美国海军陆战队BDU;全套美式装具,除了脑袋上的头盔是80钢盔――合成纤维头盔有保质期,在一开始选购物资的时候就被摈弃了。
特侦队的装备原本就是穿越集团中最好的。发了沉船的财之后更是鸟枪换炮。普通队员每人一支SKS,一名枪法最好的队员装备了装备瞄准镜的M44莫辛…纳甘步枪,一名担任火力支援的队员使用MB77B1自动步枪。还有两名队员使用霰弹枪。站在驾驶台上的钱水协肩膀上挂着一支VZ68,胸前挂着俄罗斯产的望远镜,腰间插着一支GLOCK17,屁股上挂着美军多用途刀具和一把丛林砍刀,戴着墨镜,左手持无线电对讲机,右手一支12号口径泵动霰弹枪,脚下还趴着一只捆上了专用救生衣的拉布拉多犬。嘴里要是再叼上根雪茄。活脱脱就是一个南美游击队里的小头目。
钱水协原本不在特侦队,他是被薛子良拉去的。钱水协的专业是开重型卡车跑运输,D日之后没安排什么正经工作,时而在这里干活,时而在那里帮忙,基本上不是开车就是操艇。组织处考虑这么一个人才继续在新世界当司机未免太过浪费。一直想给他搞个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当差。
薛子良因为玩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