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军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实施战役反突击。
这次演习是由北京军区组织的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方面军防御战役实兵
演习。这次演习展示了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
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实战
水平。它标志着我军在提高合成军队协同作战能力、运用现代化作战手段对付敌人
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这次演习也体现了我军指战员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
和战斗作风,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出色的指挥艺术和熟练的战术技术素养,武器
装备也有了改善。新时代的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有战斗力的、完全可以
信赖和依靠的强大人民武装力量。
演习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受阅部队排列整齐气势磅礴地缓缓驰过阅兵
场。一个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方队,显示给人们的是我军严整的军容和铁一般
的组织纪律性,是无坚不可摧、无险不能克的坚强的战斗意志。
一箭多星试验成功
1981 年9 月20 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这是我国首
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卫星准确入轨,各系统工作正常,不断向地面发送各
种科学探测和试验数据。这三颗卫星是我国自1974 年4 月24 日发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以来,发射的第9 、10、11 颗人造地球卫星。
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最早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是美国。1960
年美国用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了两颗卫星,次年又实现了“一箭三星”。前苏联曾
用一枚火箭将八颗卫星送入轨道。1981 年欧洲航天局的“阿里安”火箭将一颗欧
洲气象卫星和一颗印度实验通讯卫星同时送入地球同步轨道。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
组空间物理探测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西欧航天局之后,第4 个掌握星
箭多次分离技术的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些科技人员和部队参加了这项科研实验。
军队参加植树造林
1954 年5 月,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出《关于部队参加
植树造林工作的指示》,阐明了部队在不妨碍整训和备战的条件下参加国家植树造
林事业的重大意义,要求部队爱护树木,保护森林,在两三年之内完成驻地和各种
国防工程的绿化工作,并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参加国家统一的造林事业。
1982 年1 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向全军发出指示:“军队在植树造林中,
要积极地多做工作,除搞好营区植树造林外,营区外10 公里范围内,要与地方共
同协商搞好植树造林。”3 月3 日,全军绿化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在上述精神的指引下,人民解放军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作为参加社会主义
建设、造福人民的一项战略任务。全军参加绿化祖国的工作,从季节性的义务植树
发展到常年爱林护林,从在营区内植树,在小范围植树,发展到大规模参加重点绿
化工程建设。在绿化祖国的事业中,人民解放军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出
动飞机,进行飞播造林,为加快绿化步伐,装扮祖国河山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 年12 月,全军植树造林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向30 个单位
授予了全军绿化红旗单位的称号,向136 个单位和25 名个人分别授予全军绿化先
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会议通过了《全军植树造林规划纲要》。《纲要》提出,
全军从1983 年起到1990 年止,要全部实现“一林、两化、三自给”的目标。即
:部队驻地及能够造林的地方要努力建成果木林、经济林和用材林基地;凡能够植
树、栽花、种草的空地,基本上实现花果化、园林化;要争取实现苗木自给、植树
造林经费自给、营房维修用材基本自给。会议期间,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举行了全军绿化成绩展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
1983 年4 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北京成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部执勤任务的部队
同公安部门实行兵役制的武装警察、边防警察和消防警察统一组建而成,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中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组织。
其基本使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保
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隶属公安系统,在公安部直接领导下,设中国人民武装警
察部队总部。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设总队,下辖支队、大队、中队和站、所,
受上级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并在当地中国共产党委员会、政府和公安部门的
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从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执行中华人民
共和国兵役法,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结合本部队的特点进行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和巩固人民革命政
权的需要,许多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过名称不一的执行公安、保
卫任务的武装部队,如1938 年5 月至1947 年3 月在延安建立的警察队。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陆军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
民公安部队。以后经过多次整编,使用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公安军”、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名称。1983年4 月,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为加强武警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授衔后,
1989 年1 月21 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武警部队将官警衔仪式在北京举行。
仪式上,宣布了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的命令状,授予中国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李连秀中将警衔,授予政治委员张秀夫、副司令员范志伦、
副政委张海天等29 人少将警衔。从1989 年1 月21 日起,武警部队统一佩戴警
衔、符号。武警部队的组建和正规化建设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巩固和加
强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民解放军援建引滦入津工程
为了彻底解决天津市工农业用水紧张、居民吃水困难的问题,经中共中央、国
务院批准,水利电力部和天津市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工程从1982 年5 月全线开工,到1983 年7 月保通水工程全部完工,
1983 年9 月正式通水。引滦入津工程是建国后最大的综合性城市输水工程。工程
包括从引水、蓄水、净水、配水的完整系统。线路全长234 公里,跨越滦河、海河
两个流域。全线共有215 个项目,工程保通水工程113 项,总土石方量2870 多万
立方米,浇筑混凝土80 多万立方米,建筑物面积12万多平方米。竣工期比国家提
出的1985 年提前了两年,比天津市原定的1983年底提前了4 个月。
引滦入津工程最关键、最艰巨的是由铁道兵和解放军驻津部队担负开凿的一条
过水能力为每秒60 立方米、12。39 公里长的穿山隧洞,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地下引
水隧洞。特别困难的是,这条隧洞是在我国地质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开凿的,需要克
服大小200 多条断层和破碎带造成塌方的危险。然而,参加引滦入津工程的部队用
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色,实现了为民造福的庄严誓言。
指战员们说:天津缺水的困难,我们要以加快施工的实际行动战胜它。许多部队头
天到达现场,第二天就开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广大指战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不顾酷暑严寒,日夜奋战。许多
同志放弃休假、推迟婚期,全身心扑在工程上。还有的同志为引滦入津工程献出了
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危难面前他们更是奋勇当先,敢打硬仗,不怕牺牲,团结协作,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特别是,他们讲胆略,讲干劲,更讲科学,讲
技术,赢得了速度、质量、安全和节约并举。在全强风化区的施工部队,便由于善
于学习,勇于创新,依靠科技人员,发扬群众智慧,采用先进技术,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