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与盛宣怀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胡的后台是左宗棠,盛的后台是李鸿章,而左与李有极深的矛盾。这就是胡盛斗争的缘由。   
盛宣怀击溃胡雪岩的案例是非常精彩的。他采用直击要害的手段,使胡雪岩在短时间内力不能支,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财富大厦轰然倒塌。《孙子兵法》说:“兵贵胜,不贵久。”意思是打仗要速战速决,避免拖入持久战。在打击对手的时候要牢记,不出手则已,出则必击要害。正如打蛇要打七寸。   
首先,盛宣怀来了个“掐七寸”。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的生丝,以此来垄断生丝市场,控制生丝价格。而当你越来越依靠某种东西时,你也就渐渐受制于它了。盛宣怀恰恰就是从生丝入手,发动了进攻。他通过密探来掌握胡雪岩生丝买卖的情况,然后就大量收购,再向胡雪岩的客户群大量出售;同时,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让他们不买胡雪岩的丝,致使胡雪岩的生丝库存日多,资金日紧,苦不堪言。   
这仅仅是第一步。紧跟着,盛宣怀开始“釜底抽薪”,打上了现金流的主意。胡雪岩比较大胆,是属于敢于负债经营的那种。他在五年前向汇丰银行借了六百五十万两银子,定了七年的期限,每半年还一次,本息约五十万两。次年他又向汇丰借了四百万两。合计有一千万两了。这两笔贷款,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   
这时,胡雪岩历年为左宗棠行军打仗所筹集的八十万两之巨的还款正赶上到期,这笔款虽然是帮朝廷借的,但经手人和签合同的是胡雪岩,外国银行只管向胡雪岩要钱。这笔借款每年由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照理说每年的协饷一到,上海道台府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以备他还款之用。盛宣怀在此却动了手脚,他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跟他说:“李鸿章,李中堂想让你迟一点划拨这笔钱,时间是二十天。”邵友濂自然照办了。   
对于盛宣怀来说,二十天已经足够了,因为他已经事先串通好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款了。这时,左宗棠远在北京军机处,来不及帮忙。由于事出突然,胡雪岩只好将他各地钱庄的钱调来八十万两银子,先补上了这个窟窿。他想协饷反正要给的,只不过是晚到二十天。   
然而盛宣怀却给了胡雪岩致命的一击。他通过内线,对胡雪岩的一切调款活动都了如指掌,估计胡雪岩调动的银子陆续出了阜康银行,阜康银行正空虚之际,就托人到银行提款挤兑。   
这些提款的人都是绅商大户,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但盛宣怀知道,单靠这些人是挤不垮胡雪岩的,他便让人四处放出风声,说胡雪岩积囤生丝大赔血本,只好挪用阜康银行存款。如今尚欠外国银行贷款八十万,阜康银行倒闭在即。尽管人们相信胡雪岩财大气粗,但他积压生丝和欠外国银行贷款却是不争的事实。很快,人们由不信转为相信,也纷纷开始提款。   
邮传部尚书盛宣怀旧照挤兑先在上海开始。盛宣怀在上海坐镇,自然把声势搞得很大。上海挤兑发生之时,胡雪岩正在回杭州的船上。此时,德馨任浙江藩司。德馨与胡雪岩一向友好,听说上海阜康即将倒闭,便料定杭州阜康一定要发生挤兑。他忙叫两名心腹,到库中提出二万两银子,马上送到阜康。杭州的局势尚能支持,上海那边却早已失控了。胡雪岩到了杭州,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星夜赶回上海,让总管高达去催上海道台邵友濂发下协饷。邵友濂叫下人假称自己不在。胡雪岩这时候才想起了左宗棠,又叫高达赶快去发电报。殊不知盛宣怀暗中叫人将电报扣下,左宗棠始终没能收到这份电报。第二天胡雪岩见左宗棠那边没有回音,这才真的急了,亲自去上海道台府催讨。但这一回邵友濂真的去视察制造局,溜之大吉了。   
胡雪岩此时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了出去,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希望能够捱过挤兑风潮。不想这次风潮竟是愈演愈烈,各地阜康银行早已经人山人海,银行门槛被踩破了,门框被挤歪了,都无人来管。胡雪岩这才明白,是盛宣怀暗算了他。不久,一代红顶巨商胡雪岩在悲愤中死去。   
胡雪岩死后,盛宣怀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从此事业更是蒸蒸日上。   
盛宣怀面对胡雪岩这样的强敌,如果采用慢战的战术,胡雪岩可以应付裕如,绝不会破产。所以他采取速战法,抓住胡雪岩的要害,突然出手,使胡雪岩的现金流通一时中断,导致偌大的基业突然崩溃。   
第49节:最大的法,是关键人物的看法     
(二)最大的法,是关键人物的看法   
做大事,要拿大资源,这是一切官商的潜规则。盛宣怀当然也不例外。   
盛宣怀博得老佛爷的欢心,是有一定的不可测的因素的,即运气。   
这运气来自于一纸药方,一纸由一名不得志的也不懂医学的幕僚开出的药方。   
这位幕僚名叫张成昭,刚中了秀才,科举就被废除了。这就使他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成了泡沫。他当不了工人,又不会种地,家里又穷,眼看就没活路了,只好去投奔老乡盛宣怀。   
盛宣怀已经是省部级干部了,哪里会看得上这个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又碍于同乡关系,就干脆收他在府上吃闲饭。张成昭毕竟是念过书的,有理想有报复,一连几个月,天天没事干,吃得也糙,十分郁闷。实在忍不住了,就抖着胆子去找盛宣怀,要一个创业的机会。   
盛宣怀一听,有点不高兴了,说:“我知道你老弟有文化,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搞招商、邮电、银行,接触洋人多,会外语才行,你那套之乎者也不值钱了。你要真想干事,先得从头去学ABC才行。”   
这番话把小张弄得灰头土脸的,小张半天才吭哧吭哧地说:“我知道自己外语不行,也没指望进大公司当白领。我就是想麻烦您帮帮忙弄一张中医执照,我想去开个诊所,也省得在这里白吃白喝。”   
盛宣怀继续羞辱他:“你能下棋作诗我是知道的,可是你哪一天念过医科了?要给你在上海弄个开业执照倒容易,可万一你哪天犯了医疗事故,我倒还要负连带责任呢!”   
小张更加沮丧了,可怜巴巴的样子。盛宣怀有点恻隐之心了,就拿出一个方案:“这样吧,我开的那家医院,正好主治医师经常生病,实在照应不过来,你就到那里帮帮忙吧,也能学点临床经验。再说那儿是公益性质的,免费看病,出了事,患者也闹不成。”   
小张想这样总比待在盛府吃闲饭看脸色强,就去了。   
数月无事。有一天,盛宣怀从北京开会回来,心里很不爽。这次进京,慈禧太后特地单独召见了他,闲聊时,说自己凤体欠佳,就问盛宣怀能不能再推荐个神医。   
“再”字表示以前推荐过一次。原来,数年前,盛宣怀推荐过名医马培芝为慈禧看病,那一次马培芝虽碰巧将太后的病治好,获得了很大的名声,还出了书,可现在马已经去世了。   
盛宣怀正郁闷着,正好这时小张来交流思想。盛宣怀就和他谈起这件事,并顺口问小张有没有能耐配点补药对付一下。小张这人,出生牛犊不怕虎,竟当真答应了。他想,连几个丸药的方子都开不出,能算个医生吗,我要露一手打个翻身仗!盛宣怀见他答应了,反而还不放心了,只好再三叮嘱他:用药要以调理为主。宁可没效果,也不能让太后感到有丝毫不舒服,万一责怪下来,咱俩的脑袋就埋地底下了啊。   
小张回医院后,他想慈禧已经老了,性方面的爱好应该早没了,那无非是滋补调理而已。于是就参照一些现成的药方,配制了一料补药,起了个看上去很幸福的名字——“回春万寿丸”,再配上豪华包装,由盛宣怀送京进贡。   
慈禧太后一见这药名,好听,心里就有了三分欢喜,就按方服用了。也许是药还不差,更可能是加上一点心理作用吧,慈禧觉得服药后精神比过去好了不少。于是,芳心大悦,立马要见盛宣怀,询问药是谁配的,并准备亲自召见这位名医。   
这一下把盛宣怀吓慌了。他想,要是真让张成昭见太后,万一三句话一问漏了底:原来开方的并非世代名医,而是一个不第秀才出身的“三脚猫”郎中,惹得太后震怒起来,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于是他只得胡诌开方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医生,派人去请他开方时,已因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了。幸赖太后洪福,才能开出这张药方。如要他进京,谅已没有这种福分了。至于要他呈出这配料的药方,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