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野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年过而立,尚寝处如伉俪,至有他淫而告讦者,名曰{田女}奸。{田女}字不见韵书,盖闽人所自撰。其昵厚不得遂意者,或相抱系溺波中,亦时时有之,此不过年貌相若者耳。近乃有称“契儿”者,则壮夫好淫,辄以多赀聚姿首韶秀者,与讲衾裯之好,以父自居,列诸少年于子舍,最为逆乱之尤。闻其事肇于海寇,云大海中禁妇人在师中,有之辄遭覆溺,故以男宠代之,而酋豪则遂称契父。因思孙恩在晋,以诸妓妾随军,岂海神好尚,亦随今古变改耶?但契父亦有所本嘉靖间,广西上冻州土知州赵元恩者,幼而失父,其母尚盛年,与太平陆监生者私通,久之遂留不去,元恩因呼陆为契父,事之如严君。其尊称与闽寇同,第其称谓之故,大不侔耳。 

南宋王僧达族子确,年少美姿,僧达与之私款,后欲逼留之,避不往,乃于屋后作大坑,欲诱确来杀之。男色之嗜,至不避族属尊卑,且行凶忍如此,亦闽俗之祖欤。 




   
   
补遗卷四 



○著述 
【经传佚书】永乐中,御史刘有年,沅州人,上《仪礼》逸经八篇,上不省。其后朝鲜国进《颜子》一部,亦不收。《颜子》在彼国今当尚存。若《仪礼》则不可问矣。二书无论真伪,当非汉以后人所办,今《乾坤凿度》等赝书盛行,何独置二书不录也?近年癸巳,日本议封贡,礼部主事刘元卿疏言,先秦徐福入海时,必携古经传同往,此时焚书事未起,必有壁经全书在倭,宜诏取以补伏生之缺。盖祖宋时欧阳永叔《日本刀子歌》中语也,时议以为迂,亦罢不行。 

【祝唐二赋】成化弘治年,吴中祝枝山、唐六如先后负隽声。饶艳藻,唐有《金粉福地赋》甚丽,惜予未之见;祝先有《烟花洞天赋》,正堪与唐作对,其后又有《风流遁赋》则皆俳语也。余少时曾与友人睹钞本,尚忆得一二聊,如画堂内,传杯递斝,参辏著玉帐牙旗;绣帘前,品竹弹丝,掩映出高牙大纛。又云四边厢眼里火,假捏妖言;一会子耳边风,虚张声势。又云急邓邓通红粉脸,不过是诈败佯输;颤巍巍咬定银牙,无非是里应外合。又云寸心千里坐守老营,一日三秋肯离信地。又云欢娱嫌夜短,惟求却日挥戈;寂寞恨更长,那计闻鸡起舞。其他皆不及记,词虽淫媟,亦自有致。盖二公皆老公车不得志,寄迹平康以销壮心,即见嗤于礼法士,非所计也。 

【忠义录】景泰元年,山西天城卫令史贾斌上言汉、唐、宋信用宦官,驯致败亡。今宜法高祖,事无大小,必归宸断,阉人不许窃柄。臣于历代忠义之臣,撮其尤者,为《忠义录》,及恃宠宦官附之。乞刊布臣僚,庶宦者不得行其奸宄矣。此奏盖惩王振之乱也。礼部尚书胡濙,言斌语虽有理,然章圣皇帝《臣鉴》已行,此书不必;且斌擅自离役。宜押发回卫。上从其言,后斌不知所终。濙素柔佞不足道,然以景帝素狎宦官,而不免为濙所惑,谗口可畏哉! 

【季汉书】近年新安人谢少连名陛者,祖朱子纲目,尊刘备为正统,作《季汉书》,附魏、吴于蜀汉之后,尽斥陈延祚《三国志》,自为千古卓识。一时钜公如李本宁亦为之叙,其推许甚至。间有议之者,谓吴中先辈吴尚俭者,已曾为此书,吴为明经不仕,今大参安国之父也。然不知古人又先编葺成全帙,元世祖初年,翰林学士郝经被命使宋请践鄂州和议,贾似道留之真州凡十六年,遂买书作《续汉史》,既成而叹曰“辛苦十余年,莫不被高头巾已做了。”经被放还,甫至燕而殁。 

然南宋初年,庐陵有萧常者,固已修成《续后汉书》,而周必大为之序,惜乎郝又未之见也。可见前人识见,高出后学,遇事便出手做成。盖不特谢生之书非出创见,即吴之旧本,亦徒自苦耳。 

尊刘一说,儒家奉为律令,而摈魏者至与新莽、周曌同科,此不必论。当时刘姓同制一方者,如虞、如焉、如表,不幸而败亡耳。后来刘渊之绍汉,李雄之兴汉,不幸而他姓耳。唐之后,存勖称唐,然虽虏而实赐姓,编入属籍系郑王房者。至南唐之李升,则固吴王恪之后也,据有江淮垂四十年,其事与蜀汉无异,何故不以正统与之?岂其辅相庸碌,无孔明其人者,能声大义致然耶? 

【献异书】本朝谶纬之书,皆有厉禁,惟奇门六壬之属,人间多习之。士大夫亦有笃好且奇验者,苦不得秘本真传,徒以影响推则耳。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河南开封府封邱县民刘安寿进禁书,其目曰五符太乙书一十种,景佑太乙书一十卷,附淘金歌、太乙新历十品各二卷,九宫大乙太乙、八运太乙、草算太乙、祭法太乙、神算五福十神太乙各一卷,太乙局成书二卷,遁甲书六种,景佑符应经、六壬心镜祭法,局算祭法,符六甲、乾经奇门、五总龟各一卷,六壬书十种,兵帐赋、玉律、铃法、中黄五变经、草里寻针法、诀心印诸赋、大六壬断诀、杂六壬书、东方朔射覆、禽书各一卷,意其中必有秘术秘诀,今不知内府尚存此等书否?至嘉靖末年,世宗好玄修,遣御史姜敬、王大任访天下法秘,归而骤进学士,于是方士赵天寿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上曰法秘皆出真传。特授道录司右演法,敕还乡。已乞留静虚观,为上祈祝,不许。至四十四年,天寿又献法秘二十三种,上留览,终无他赏,盖上是时已觉方术之不足信矣。太祖时,刘安寿进书,亦不闻有赐,盖亦意罢归去。 

○玩具 

【玛瑙】玛瑙以西洋为贵,其出中国者,则云南之永昌府,以色红者为上;红白相间者为缠丝,品最下。制为酒杯书镇之属,凡市古董者俱云宋做,盖本朝此石最少,故属之宋,以昂其价。二十年,西洋玛瑙遍行天下,其值不过玉之十一,而色之奇幻,质之莹润,远胜旧物。闻出辽东宣府一带,每块至有重百斤者。按宋政和四年,汝蔡等州上言岩石多变玛瑙,地不爱宝,圣瑞非常,乞下诏封禁,以供御用。后数十年,果不复再见。今偶尔盛产,他时乏绝,必更踊贵,亦理势然也。至如碧玉亦重西番,向最艰得,迩年亦大至中华,以故云南碧玉顿贱。 

【书画学】本朝列圣极重书画,文皇特眷云间二沈度粲兄弟,至直拜学士,然其书不过元巙、子山、周伯琦绪余耳,尚不能敌宋景濂也。画学则宣宗笃嗜,御笔渲染,传世不少,而宪宗、孝宗尤精绘事,特人间不恒见耳。又当时承制待诏者,仅仅林良、吕纪之属,无能为圣艺役,较之宋画苑诸公不啻重佁矣。宋制书画二学,俱令习《说文》、《尔雅》、《方言》等书,并《论语》、《孟子》,又各占一大经书,以篆、隶、草三体隶法,又以虞、褚、欧阳楷体为宗,画以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人主时出新意校试,以第其上下,至出身略与算学同。以故宋世书画,远非本朝可企万一。以今太平盛世,亦宜讲究及此。 

【秦玺始末】秦玺传授,其说不一。据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正月,御史台通事阔阔 告太师国王木黎华之孙拾得之家得玉印,命御史杨桓辨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真古传国玺。且以出处始末考据以上,云子婴奉玺降沛公,传至孺子,藏于长乐宫。王莽篡位,使安阳侯王舜迫太后出玺,投之于地。更始灭莽,校尉公宾得之,献于更始。赤眉杀更始,立刘盆子,为其所有。盆子奉玺降于光武,至董卓等作乱,掌者投于井中。孙坚征卓得之,袁术夺之于坚妻。术死,荆州刺史徐璆闻献帝为曹操迎在许昌,以献之。帝逊位以归魏。魏归晋,至怀帝遇害,玺归刘聪。传曜因入石勒,及石虎灭冉闵,为其将军蒋干所得,以送晋征西将军谢尚,晋始复有此玺。隋灭陈得之,隋亡,萧后携入突厥。至唐贞观四年,后奉玺归唐。 

后朱温篡唐,入温。庄宗灭温,入后唐。传至明宗子从珂,石氏入篡珂自焚,玺不知所在。至宋哲宗,咸阳民段义得之以献。 

至徽宗为金所虏,宝玺俱去,此玺在焉,今出者是也。杨桓之说如此。后顺帝出亡,玺归沙漠,宣德、景泰、天顺三朝,虏酋挟以自夸,称欲进献者,俱祖此说。今儒生辈皆尊信其言,以为秦宝未入中国,乃圣朝缺事,而实不然。宋李心传云曹魏刻玺如秦之文,但秦读自右,魏读自左,秦玺已不在魏矣。 

晋人自刻玺,曰“受命于天,皇帝寿昌”,永嘉之乱,没刘石而仍归江南者晋玺也。晋太元十九年,西燕慕容永以玉玺求援于郗恢,传侯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