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三水笑着道:“谢联队长栽培,我一定不辜负联队长的信任和期待,一定带好自己的部队,为联队长尽忠效力!为日、中亲善尽职尽责!”
苗时正呵呵笑着,又在炮楼周围转了转。朱能为了在联队长面前表现表现,挥着鞭子使劲催逼着壮丁们搬石运土,谁稍事停歇,他立刻没头没脑地一鞭子抽过去,逼着壮丁们赶紧干,打的壮丁们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苗时正连声赞着好,转了几圈对龚三水道:“对,就这么干,以后这天下都是我们的了,我们一定得守好,不能给共产党和土八路以可乘之机!”
龚三水敬礼道:“是!我一定不给共产党和土八路可乘之机!”
苗时正跨上小苟子牵过来的马,对龚三水道:“我还要到其它一些地方去视察,这三个据点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认真负责!”
龚三水大声应了声是,苗时正一打马,带着柳四海等人向远处跑了下去。
等苗时正他们的影子跑的看不见了,龚三水也跨上驴,对朱能道:“我去三小队那面看看,你这里我很放心,炮楼盖好了,壕沟一定要挖宽挖深,这样有利于咱们防守!”
朱能答着是,给龚三水敬个一个礼。龚三水带着那个班向三小队的驻地走去。
(未完待续)
六十 青纱帐起
经过一连十余天的大规模扫荡寻战,参加扫荡的敌人除了田中旅团与根据地部队打了一仗外,十多场小规模的恶战全是与八路军的地方部队和民兵打的,战斗打的很激烈,但日、伪军却没能消灭多少八路军武装,这使得他们总感到是在用大炮打蚊子有力无处使,但是他们也取得了他们认为比较辉煌的战果,首先是抢到了大批粮食物资,这足以满足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的需求;二是扩编了治安军武装,新增了不少据点,彻底保障了重点地区和交通线的安全。这两点让日军大本营感到很满意,虽然没能消灭或打垮八路军的主力,却也能使一段时间内八路军不能有什么大规模动作了。由于找不到八路军的主力,其它战线上又很吃紧,日本大本营决定把参加扫荡的日军部队重新调回前线,一时间,公路上,铁路上,车流滚滚,黄潮涌动,大批的日军重又向前线开去。而日、伪军在各县的驻军部队又因新兵太多,正抓紧时间训练新兵,我军也因损失颇大无力与敌军作战,双方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休战阶段。
周淑芬的伤势在小乔的精心医治,许万喜的细心照顾下也有了一定的好转,虽然她一直躺在铺上休养,也不能多说话,但眼波流转,已经让许万喜等人感到很欣慰。大批鬼子扯走后,石国泉让许万喜等人也回村去养伤,自己则带着赵二虎、贺炳鹏到处去检查布置工作。各村的损失都太大了,老百姓们埋在院里大坑里的粮食全被鬼子挖走了,许多大爷大娘哭着喊着:“粮食全没有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面对着哭天抢地痛不欲生的老乡们,石国泉一面组织大家继续生产,一面向上级作了汇报,他向全县民众发出号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力弥补敌人扫荡给造成的损失。各村的村干部们也是纷纷动员损失小的人家帮助损失大的人家,有粮帮粮,有油帮油,烧了的房子重新盖,毁了的家具重新置。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个口号:“一切为了抗日!”
许万喜回到九里店,一面养伤照顾周淑芬,一面帮助村干部们开展工作。他发现损失大的人家全是把粮食物品埋在了院里的大坑里,而掏洞藏粮藏物的人家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他把这一重大发现迅速报告给了石国泉、丁洪奎。而石国泉在检查工作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个挖洞藏粮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很快形成了,他在县委的常委会上和大家一说,丁洪奎道:“这问题我也想过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另外我想,这洞里既然能藏粮,就可以藏人,我建议各村各户都利用业余时间挖洞,以便于以后敌人再扫荡时我们还隐藏!”
田世英笑着道:“这地洞各家挖通了不久成立地道吗?挖成了地道还可以让老乡和咱们利用地道休息转移,如果再能挖到村外,敌人来了即使包围了村子甚至进了村,咱们还可以利用地道跑出去么!我看丁县长这建议不错,我提倡应当推广!”
柯正维也点头称善,并提出应当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
开完常委会后,石国泉把大家的意见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一面上报上级,一面下发给了各村镇的干部,征求大家的意见。很快上级的批示回来了,各级干部的反馈意见也回来了,大家一致同意挖地道开展新的斗争,以新的斗争形式开展新的斗争。
转眼时间就又过了半个多月,各村的地道都挖的有了相当的规模,有些轻伤员的伤也好了,绝大多数重伤员的伤也都稳定下来并有所好转,这让石国泉等领导感到比较欣慰。
大片的青纱帐郁郁葱葱地覆盖了整片大地,这让民兵们有了更加广泛的活动地域,青纱帐很好地掩护了他们的行动,他们如鱼得水般在青纱帐里游走穿行,一些单独或者少数的鬼子、汉奸们不敢在随便出来了,紧靠着路边的青纱帐里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蹦出来三、五个民兵,缴枪、教育一顿是好的,如果被打上一冷枪,小命就没了。
许万喜的伤好了,看着周淑芬的伤也在逐渐好转,他准备回大队了。
临行前,许万喜坐在炕沿上看着因伤痛而显得非常消瘦的妻子,心里心痛的了不得,万喜娘望着儿子道:“喜子,你就放心走吧,你把媳妇交给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周淑芬也勉强露出笑容道:“喜子哥,现在俺伤势也稳定了,就是慢慢调理的事了,有娘照顾俺,你就放心回大队吧,再说乔卫生员最多三天就会来一次,有什么话俺会让他捎给你,你们多消灭些鬼子、汉奸,就是对俺最大的安慰!”
万喜娘也乐着道:“咱们家这几只命大的老母鸡这些日子也很争气,每天咱们都能捡两个蛋,你爹和你弟、妹都没份,娘全给淑芬吃,等她身子好了,娘还想抱孙子呢!”说完,万喜娘自己先咯、咯地笑起来,仿佛孙子已经抱在了怀里。
周淑芬被婆婆说的不好意思,躺在炕上红着脸撒娇地叫了声:“娘!”
万喜娘向前走了两步,看着儿媳妇笑着道:“女人嫁人生小孩是最正当不过的事,有什么不好意思?俺的好媳妇,你快点儿好起来吧!”言下之意就是你赶紧给许家添个孙子吧!
许万喜看媳妇窘的厉害,就对娘说道:“娘,您去看看俺需要带的东西还缺不缺什么!如果缺,您再给俺找找,但也别带的太多,不然行军打仗也不方便!”
万喜娘明白儿子的意思,笑着说了声好,转身出去了。
她刚走出屋门,周大婶提着几斤挂面、二斤红糖、十来个鸡蛋进院子来了。万喜忙笑着打趣道:“亲家,俺这孙子还没抱,你这坐月子的吃食倒先送来了!”
周大婶也忙笑着道:“亲家,俺知道你们家人口多,俺那里这许多东西都用不上,不一定都给淑芬吃,那些孩子们也都吃点儿,这兵慌马乱的年月,吃点儿差样儿的也不容易!”
许万喜隔着窗户看丈母娘来了,忙对周淑芬道:“淑芬,娘来看你了!”赶紧起身出去迎接。周淑芬躺在炕上听见婆婆和娘的对话,就想起来,可刚想动一动,伤口就疼了起来,身子也弱的没力气,只好就又躺下了。
万喜娘和万喜陪着周大婶进了屋,周淑芬挣扎着叫了声:“娘!”
周大婶看见闺女的脸色儿比前两天看上去稍稍有了点儿红色,心里感觉比较安慰。许万喜接过来周大婶手里的东西,周淑芬挤出点儿笑容道:“娘,这边什么也不缺,您不用总拿东西来!”大家都明白淑芬话里的意思,周大婶忙道:“这些东西俺自己也吃不了,拿过来也不全是为了你,这里的几个孩子也要吃些,不能好东西都紧着你一个人啊!娘昨天就想过来,……”说到这里,周大婶眼圈一红,眼泪掉了下来。
万喜娘知道周大婶不天天来是为了避嫌疑,怕自己家多心认为周大婶觉得自己家对周淑芬照顾不好,就赶紧笑着道:“亲家,万喜这马上就回大队去了,你没事儿啊就多过来看看,俺一个人照顾淑芬也总跑照顾不周。亲家要没事儿,就来给俺帮帮忙,咱老姐儿俩也唠唠话!”
淑芬娘一听道:“那感情好!万喜什么时候走?”
许万喜这时才有机会答话道:“收拾收拾,吃过午饭就走,娘您也别回去了,就在这里吃吧,您昨天没来,淑芬也怪想您的,您就和淑芬多说说话,俺走了,您得多来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