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砉皇峭耆匾览滴湓蛱煲桓鋈恕T诟咦诘牡弁跎闹校谏硖逶市淼那榭鱿拢恢鼻鬃源砉K唤鲈谟阑漳昙淝诿愎拢咳丈铣遥词沟搅撕氲涝辏683)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
再说,高宗在处置涉及皇帝权威和危及皇位稳固的事件中,也从来不见昏懦和缩手缩脚。最有代表性的是永徽三年(652)他处理宗室近属的谋反案件。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对高宗即位心怀不满,牢骚满腹,他们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共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声称太宗三子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斩首,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自尽。同时,又有一大批人像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被流贬岭表,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株连很广。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毕竟也是假手皇帝。高宗如此处理事情的手段,如何会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这样的作风如何能与“昏懦”挂钩?!
李治个人小档案
姓名:李治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
属相:鼠卒年:弘道元年(683)
享年:56岁谥号:天皇大帝
庙号:高宗陵寝:乾陵
父亲:太宗李世民母亲:长孙皇后
皇后:先是王皇后,后为武则天子女:8子,3女(另外有一女被武则天扼死,无封号)
继位人:儿子中宗李显最得意:借皇后废立,打击顾命大臣
最失意:没有活着从洛阳返回长安最不幸: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
最痛心:王皇后和萧淑妃废死最擅长:以柔克刚

武则天
 
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
皇泽寺则天殿内的武则天真容像
武曌(zhào),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与不尽魅力的名字,因为她是高宗李治的皇后,谥号则天顺圣皇后,后世常称之为武则天。或许出于对她的敬重,武曌的名讳并不怎么被人提起,只是史书上会讲一句:“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曌。”“曌”,本是日月当空之义,因为要避其名讳,人们常把它写为“瞾”字,直到明末张自烈撰《正字通》,才明白地在《目部》中讲:此字原从日月,非从二目。不过,日月当空之“曌”所蕴含的深意大概真的是日与月均可光照人间,这样一个曾经自创过天、地、日、月等数十个新字的女性,用一个直白的名字来自称,也不一定没有可能。仅仅由名字就带来许多话题的女性,其周身洋溢的魅力如何,应该是可以想像得出的。
后来的玄宗李隆基在祖母武则天称帝后的天授年间,因为理直气壮地对想要羞辱他的金吾将军武懿宗大声叱责“吾家朝堂,干汝何事”,而得到武则天的特别宠异。她的儿子中宗曾说:则天于朕躬为慈母,于士庶则为名君。睿宗延和元年(712)时,还被一度追尊为“天后圣帝”。这说明武则天的李氏子孙并不把她的登基视为别样皇统、外家朝堂。我国的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也给她按照帝王的武则天自创的文字
规格设立了“本纪”,不过都无例外地称为“则天皇后本纪”。非常讲究春秋笔法、重视君臣名分的司马光,在他著名的编年体巨著《资治通鉴》中,自高宗身后的光宅元年(684)到中宗复辟的神龙元年(705)之间,也就是书中卷二〇三到卷三〇七(唐纪第十九到第二十三)的5卷中,也以“则天后”编年并且把这段历史称为“唐纪”。也就是说,司马光也同样没有否认武则天作为“唐纪”君王的地位。“后”者,本身就是“君”称。由于她不满足于在后宫做一位谨守妇道的国母,也不局限于临朝称制,而是苦心孤诣,终以一个女子龙飞九五、君临天下,实属亘古未有。她身后,给史家政客、文士骚人留下了无穷的话题,褒贬誉詈,聚讼纷纭。
顺陵(武则天之母杨氏墓)石狮而我们在评说唐朝皇帝的时候,自然也不能仅仅因为性别就将她从唐史的皇统中一笔抹去。媚娘之路:从太宗才人到高宗皇后武则天,原籍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她的父亲武士彟,在隋朝末年是位家底殷实的木材商人,也是李渊太原起兵时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建唐后,武士彟因功被封为光禄大夫、太原郡公,后又屡迁为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夫人,出身于关陇地区的望族,系隋朝宰相杨达之女。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弦,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去世后,才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撮合,以近40岁的年龄嫁到武家的。当时,桂阳公主也已嫁给了杨氏的堂兄杨师道。
顺陵石翁仲
武则天是杨氏所生三个女儿中的老二,她出生时,已是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日(624年2月17日)。武则天的童年时代,因为父亲武士彟外任各地的都督,便一直随着父亲到处游历。最长的一次是在父亲利州都督任上,在利州(今四川广元)一住就是五个多年头。这一时期,家庭的生活是和美、幸福的。到贞观九年(635),父亲因高祖李渊的死,悲痛不已,竟在荆州都督任上呕血而死。这时,她的两个异母家兄武元庆、武元爽和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她们母女甚是薄情,武则天也为此怀恨在心。她们母女势单力薄,而性格刚强的武则天不堪忍受家兄的冷眼,少不得发生口角,这给她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后来,武则天常常显得寡情残忍,大概与自幼遭受的这种家庭冷遇有很大关系。
媚娘入宫贞观十一年(637),朝廷的一道诏书给武则天带来了离开家庭的好机会。原来,太宗李世民在上一年时与他的贤后长孙氏永诀于大内立政殿。太宗毕竟是天子,虽然有放宫人出嫁民间的恩德,但是仍需要选美来充填宫掖。他听说武士彟家中次女生得十分美貌,特命下诏召其入宫。在武则天看来,入宫不仅可以离开缺少温馨的家庭,若能得到皇帝的恩宠,一旦有个出头之日,远胜于家兄的白眼,也算是福分不浅了。这种对深宫生活的无限憧憬,足以说明她与一般妇女的见识不同。
然而,武则天无限向往的深宫,并没有给她带来惬意舒心的生活。贞观末年的一个偶发事件,险些使她陷于灭顶之灾。贞观末,太白星屡次在白昼出现,太史奏言这是“女主昌”的星象之兆;加上当时民间盛传的“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有天下”的流言,使太宗对自己身后的政局产生了许多顾虑,他担心自已的基业会因此垮掉,所以当太史令李淳风告知此人已在宫中时,不惜想以大开杀戒来防止祸变,但被李淳风以“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为由劝止。这样,武则天才幸免于难。但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早年跟随太宗出生入死的大将李君羡却因此被下诏处死,原因在于李君羡官拜左武卫将军,爵封武连县公,又掌宫城北门的玄武门宿卫,都有武字,偏巧他的小名又叫“五娘”,女子味十足。此事让武则天亲身领略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武则天称帝后,她曾将李君羡以礼改葬,这也算是对她早年惊魂的一点报慰吧。
感业寺尼贞观二十三年(649),一代名君太宗在终南山中病死。这一事件对于武则天宫闱生活之旅产生了重大影响。
武则天作为太宗的才人,在宫中度过了整整12个年头,她从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逐渐走上了成熟。不过这一时期,她并没有能得到太宗的宠遇。武则天既没有为太宗生养子嗣,自己也没有得到升迁。深宫生活的寂寞,使武则天慢慢品味到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于一个不甘于现状的人来说,倒成了一种受用不尽的财富。然而,当她还未来得及为自己前途作打算的时候,便同其他未生养子女的宫人们一起被剃度落发,进了感业寺。
削发后的武则天忍受着寺内各种清规戒律的制约,但是,她坚信这样的日子不会很长,她把感业寺当成了蜇伏之地。
武则天等待着,期望着,准备着。
她此刻寄予无限期望的不是别的,正是已经即位的高宗李治。李治为太子时,因为来宫内奉侍病榻上的父皇太宗,有机会见到了比他年长4岁的武则天。李治为武则天的美貌与多情的目光所吸引,也为她的聪明才智而心动,他们一见便不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