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女工和童工,竭尽其欺骗利诱之能……
清晨5点,纱厂工人就被吆喝着起床上班,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回到宿舍。刚进纱厂的称为学徒工、临时工,经过三月的试用后,视其情况才转入正式工。在学徒工和临时工期间工资很低,若在劳动中出现差错就没有报酬。女工劳动的条件更差,一站就是十三四个小时,有时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如果断了线接续不及时或者纺织印染中出了问题,还要加倍处罚。舒颖玲说:“爷爷,你在纱厂的做法是错误的,要关心工人的生活,改善劳动环境,劳资双方应做到和睦友善。”俞岚气愤地回答:“友善、关心,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舒俞岚在纱厂的经营上一贯老奸巨猾,耍弄的鬼点子是想从工人那里千方百计地挖回工钱。俞岚提出为扩建纱厂,扩大生产和经营,保证今后有活干、有饭吃,要扣下工人的工资。俞岚这些牢笼之计实际就是想把工人死死拴在厂里不得动弹。然而,适得其反,更加大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工人闹事、停产屡次发生,织布、印染、纺纱等车间也多次罢工。可是纱厂内工会组织的罢工、停产却多次失败,工会组织所受损失也不小。在“舒氏公馆”里,舒昌华说:“爸,你已六秩晋五,就在上海我给你祝寿。过了生日我们同行兰溪。”“昌华,难道你也不知道我的心意?我平生只求两点:一是赚钱;二是有望家业兴盛。为了小小的祝寿旷日持久,我不会答应!兰溪你就不去啦,上海纱厂还要你呢!我多次说让你去拜望杜月笙,去了没有?为了舒氏家业的兴旺我们必须把这条线拉好。你懂得我的意思么?我在上海滩跑了几十年,除了杜月笙还有许多军政要员作为庇护,就靠这些‘保护伞’,我才稳居十里洋场而避开风浪。”舒昌华哑然笑曰:“杜月笙!就是人们说的那个赖皮呐?“住口。”俞岚拦住昌华的话:“杜月笙与我同庚,是你的长辈,怎么能乱说呢?此人神通广大,在上海滩发迹时他的‘保护伞’伸到蒋委员长头上,至有今日之恒社。可见,这把‘保护伞’之重要。”舒昌华听得不住地点头。俞岚又问:“昌华,你刚才谈到纱厂,简直像个马蜂窝,是怎么搞的吗?”“爸,情况比你预想的还糟,不仅生产和经营要加强,而且亟待实施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淘汰效率低、质量差的机器;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扩大纺织印染车间;使一条龙的流水操作在厂里逐渐建立起来。我考察过,国外的先进技术一定能学到手。要技改就需要资金,估算了一下100万法币有少无多。”“我们怎么拿得出来呢?”“爸,没钱行吗?应在广州和香港的公司、工厂里抽调呀!再拖下去纱厂就只有停产了。”俞岚咬着牙辛酸地说:“调走这笔钱如釜底抽薪,使我的公司、工厂又会走上艰难的道路。”“爸,纱厂如条龙,龙头向前还愁龙尾巴不动吗?你经常说上海是舒氏家族的大本营,纱厂好了广州、香港就有保障。”俞岚摇着头,过了许久才说:“让我想一想。”晚上,姜超琼见舒俞岚愁眉不展,惊问其故。俞岚说:“昌华提出纱厂技改需资金100万法币使我为难。这笔钱不是小数,它对广州和香港影响很大。昌华能否把钱用在纱厂上,我极不放心。”“老爷,连你的儿子都不相信呀?你还说把家业交给他呢!”“我的三太太呀!舒昌华是个什么人我心里早有掂量。过去的事时刻警示,难道又要重蹈覆辙吗?你去叫管家过来。”俞岚说了原委,管家立刻言道:“老爷,不可。纱厂技改哪需这么多钱?要技改老爷亲自掌管。”“我不可能事无巨细,纱厂还得靠他。不给他又给何人呢?”“那就派舒小姐去!”俞岚摇了摇头。此刻,超琼急忙插言:“老爷,我去。若做不好,甘受杀头之罪。”“不行。你们都把舒昌华驾驭不了,那时扯起皮来更无法收拾。技改刻不容缓,再拖下去纱厂运转就更艰难了。让我想想。”
黄昏,姜超琼召见舒昌华。超琼问:“少爷,你纱厂技改需钱一事我在老爷面前为你撮合,可知其意?”“三妈,你是想来管纱厂还是想分红?请给我说实话。”“少爷,那些都不重要,要紧的你还没有猜着呢!”昌华摇了摇头说:“啊!实在不知?”“少爷,世间最重要的是人。人是公司工厂、钱财富贵所不及的。我要的就是你这个人。有了你还愁什么呢?少爷,我来摸摸你的心,忘了我姜超琼吗?而我却时时刻刻心中惦记着一个人,那就是你!”姜超琼极尽妖艳之能,给舒昌华递去无限秋色:“快去要挟你爸爸,逼出俞岚的钱来,快,快去呀!”又是轻轻地敲门声,昌华走近俞岚身边:“爸,为纱厂投资的事也许你对我极不放心,过去些许小事何须耿耿于怀?此次技改我当尽心尽力,做到万无一失。”过了许久,俞岚声泪俱下:“昌华啊,你再不能出差错了。这钱是我们舒氏家族的命根子,是靠血汗一点点地积攒起来的,也是我舒俞岚几十年来励精图治的结果。万望用在投入技改的刀刃上。”说时岚拉住他双手,滚出了眼泪:“昌华,你在广州的公司、工厂各拿30万,香港的公司拿40万。”舒昌华跨步出门高兴得跳起来,立即去见姜超琼:“三妈,昌华有礼了!你的恩惠日后相酬。”二人嘻嘻哈哈会心地笑着。
一行人经杭州、富阳,夜宿桐庐。超琼问:“岚,你与大姐在此相圆,有段风流轶事而后发迹,是吗?”“哈哈,此真奇遇!”俞岚点了头,高兴地回忆桐庐之行:那是孙中山先生推翻清朝刚进民国之时,我从金华赶路往桐庐,沿途溪回路转又一峰峦。一日的奔波已是夕阳西坠,瞧见树林人家有灯光,到了家在酒席间我问:姑娘乃令尊之女?现可有
婆家?老人言道丫头20有余早该出嫁。去年算命先生说她是个贵相,今夜相见不知你心意如何?我满面笑容,随即在包袱里摸出“双龙玉佩”作为聘礼,晚饭后,她给我端来洗脚水,脱去鞋,看见我双脚血泡与袜子粘在一起,心痛地问:“疼吗?”我说:“见到你就全是爱,疼就没有了。”下旬的满月升上高空,我俩并排对着明月行礼。我问她的名字,她说叫“桢桢”,我就以她的姓,望着明月,联系她的乳名定
为“卢明桢”。不久有喜,生了舒昌华。超琼跟踪追问:“老人后来怎样?他的家财呢?”“我与明桢离开桐庐不久,岳父就死了。安葬后把财产带到上海。那年我生意受挫,手头吃紧,这笔钱帮了我的大忙,也就从此发迹!明桢贤淑善良。人言‘髫年之盟’情真意切,一点不假。”超琼再次追问:“你与二姐的事呢?”“别提她,对乔芙蓉的话,我一言难尽。”俞岚一行回到浙江兰溪与舒氏本家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吃饭喝酒,谈笑风生。一人言道:“舒家出了这样一个富翁,家财万贯,儿孙满堂,荣归故里。今不忘故土,不弃鄙薄,实为感慨。”另一人夸奖:“在外经商,连年走红;衣锦还乡,名气不小。”岚站了起来世故地环视左右,向众位拱手答谢:“各位亲友,我舒俞岚出外数十年,回到故乡既高兴又惭愧。今有一诗言于其后:
苦我行矣,载渴载饥;今我返矣,霪雨凄凄。
有兴还乡,前程似锦;谁知我心?富贵相依。
颖玲催促着:“爷爷,家族的人都在听你说话,请快点。”“过去,我对父老乡亲少有问候实为歉然,今特来致谢。谈到经商领悟繁多:商场如海,其深莫测,风云变幻,前程难卜;昨日百万富翁,一夜可成穷鬼。我的今后怎样,家族怎样,儿孙怎样,岂能未卜先知?有一对联是这样: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这才是可取之道。我为在生没能为家乡做多少事深感内疚,此次一定补偿。愿死后长眠兰溪。”乡亲们七嘴八舌:“舒俞岚,只要你愿回兰溪,我们在十里长亭迎接灵柩。”“我能受到这样的接待深深致谢。此次带来名酒‘小角楼’请大家品尝!”颖玲急忙问道:“你带‘小角楼’酒是何用意?”“其意深远。颖玲及众位,这其间有个故事愿听吗?”“愿听。爷爷,你就快讲啦!”在舒颖玲与众人的催促下,舒俞岚便娓娓讲起了一则故事:《山海关对联》
相传晋代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1)  乃朝廷大臣,纵游天下。一日来到山海关,见所题关名和两侧对联长年累月经风霜雨露侵蚀残缺破碎,他便重书“山海关”关名,命工匠镌刻其上。父老乡亲再三要求补好残联,王大人不便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