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遂称为查理帝国,以亚琛为统治中心。
为了巩固统治,查理在边境地区设立“马克”(边区),委派藩侯统辖,其地区划分为伯爵辖区,任命伯爵全权治理。对帝国境内各部族的法律进行修订。经常派以伯爵和主教两人组成的巡按使团,巡行各地,对地方行政、司法和宗事务进行监督。他还封赐贵族和教会许多有特权的领地,规定拥有一定数量土的人必须在伯爵或领主率领下服军役,而土地数量不足者则需供养从军者。这些措施促进了封建领地制的发展。
查理和封建主都以领地内的庄园作为主要收入源。他曾发布《庄园敕令》,详细规定庄园的组织和生产管理,反映了庄园具自然经济和以农奴劳动为主的特点。查理利用罗马天主教会作为巩固统治的工。他拥护罗马教皇,加强各级教会组织,命令居民严守教规和交纳什一税,使主教会进一步巩固了在西欧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查理重视文化教,设立学校,罗致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派人收集和抄写大量古典文献,督贵族和教会人士致力学习,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814年1月28日,查理在亚琛去世。他死后不久,查理帝国即告分裂。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之夜,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灯火辉煌,装饰一新。在庄严的音乐声中,一位高大魁梧、仪态威严的国王开始在圣坛前作祈祷。
突然,站在一旁的教皇把一顶金冠戴在了他头上,并带头高呼:“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敬祝他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其他教士和人们跟着欢呼起来。
这位查理是何许人?教皇为什么要给他加冕,称他为皇帝呢?
原来,他就是当时开始称霸西欧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法兰克王国的中心在今天法国的东北部,后来扩展到法国全境和周围地区。6世纪到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制度已经比较巩固。查理的父亲最初是法兰克王国的大臣,在教皇和教会的支持下,篡夺了王位。为报答教皇,他进军意大利,把抢到的罗马附近一大片地盘献给教皇,形成了一个“教皇国”。
查理继承父位统治法兰克王国时期,更开始了大规模地扩张领土行动。查理是个典型的中世纪骑士,身材魁梧,精力过人,从不知疲劳和疾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战争上,据说,他曾经亲自参加了30次远征。后世流传的歌谣中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公元778年,查理率大军顺利地翻越高峻的比利牛斯山脉,南侵西班牙。当时,那里是由一支从北非来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哥尔多瓦王国。
哥尔多瓦的军队遭到了重创,而查理的大军也损失惨重。哥尔多瓦国王提议讲和,查理军中一些将官也主张和解撤军。查理的侄子罗兰侯爵表示反对,更不同意派主和派人物盖内隆去进行和谈。但是,鉴于形势并不十分有利,查理最终没有接受罗兰的意见,派盖内隆前去同哥尔多瓦人议和。心怀怨恨的盖内隆,谈妥了议和条件,也和敌方订下密谋,暗害罗兰。
查理看到议和成功,就率大军回国,罗兰担任后卫。得悉盖内隆送来的情报,哥尔多瓦国王集结起了一支强大的部队,埋伏在险要的比利牛斯山朗塞瓦尔峡谷两侧。
夜幕降临,当罗兰的后卫部队排成长列通过隘口时,哥尔多瓦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居高临下,冲下山谷,包围了罗兰的部队。
最后,查理听到了那微弱的求援号音,率大军赶回峡谷。他发现,罗兰和所有的同伴都已英勇战死。
这次战事,后来被文学家加工成为一部著名的史诗,即法兰西最早的民族史诗《罗兰之歌》。它以悲壮的情节,感动了中世纪的欧洲人。
23年后,查理又一次越过比利牛斯山远征西班牙,终于吞并了山南广大地域,并任命一个儿子为该地总督。
查理一生发动侵略战争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对北方撒克逊人的征服。他以传播基督教为借口,从公元772年起,先后发动8次进攻,时间长达33年,最终征服了撒克逊人,使之成为法兰克国的臣民。
在几十年的征战之后,查理的王国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于今天的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空前强大的国家。而随着版图的日益扩张,查理对国王的称号已经不再满足了。
教皇立奥三世看到查理势力强大,也为便于和查理共同控制西欧,于是,就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皇帝”。
查理欣然接受,并正式称为皇帝。从此,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查理国王成了“查理大帝”。他把自己的帝国当作了古代罗马帝国的继续。
查理统治时期,曾下令教会和寺院办学,并在宫中成立学院,广泛招聘僧侣学者前来讲学。他还从中等人家和低微门弟人家中挑选子弟,与富贵子弟共同接受教育。甚至任命出身贫穷,学习优异的青年教士为主教。当然,这一时代的文化教育仍然是由教会垄断的,教育的目的也是为宗教神学服务。
查理对基督教极为热诚和虔信。他定都阿亨后,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金璧辉煌的宫殿和教堂。所有的大理石柱,是从遥远的罗马等地拆除古代建筑运来的,随着建筑的兴盛,绘画、雕刻等艺术也有所发展。阿亨的宫廷礼拜堂一直保存至今。
查理还派人搜集和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虽然对抄本内容一无所知,但也为后代保留了许多古典作家的著作。
因为查理大帝统治的王朝叫加洛林王朝,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又把查理时代的文化称为“加洛林文化”。
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的西欧各国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人物篇 红衣主教——黎塞留
更新时间:2007…11…13 7:27:15 本章字数:1111
在战国时代,一国的发展就意味着对另一国的威胁,这才是世界历史上的通则,也是西方外交的核心和基石。西方外交的鼻祖是法国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正是他第一个在外交领域走出了中世纪的“蒙味”,开创了现代外交?抛弃任何道德与宗教的束缚,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轴心旋转。他制定的外交政策使法国受惠200余年,主宰欧洲,而他策划的30年战争则使德国生灵图炭,分裂为诸邦小国,永远处于动荡之中,直到卑斯麦统一德国。而德国统一进程表明,没有卑斯麦的“战争权”,就没有国家的统一,更没有发展权。
1585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红衣主教黎塞留出生。黎塞留于1624-1642年间任政府首相期间,法国专制制度得到完全巩固,并建立了著名的法兰西学士院。
中国历史是外交战略的宝藏。春秋战国时代,就产生了很多闪闪发光的战略思想。三国两晋,汉唐明清,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战略家。在西方,17世纪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首开“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现代外交之先河。西方文化虽有民主人权的因子,但其核心包含着白人至上的种族优越感,它在国内提倡民主和宽容,在对外交往中则奉行弱肉强食的达尔文主义。因此现代外交的实质是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按一定游戏规则追求国家权力的最大化,其指导思想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公理是强权的外衣,尽管善良的人们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1328年王位落入瓦卢瓦的查理之手。15世纪末,瓦卢瓦王朝的版图,已与今日法国国界相差不多。16世纪基督教传遍法国,引起一系列宗教和平民战争。波旁家族的新徒那瓦尔法尔王国亨利四世取得王位,他极力恢复和平,休养生息,其后经过主教大臣A。黎塞留和J。马扎然的整顿,到路易十四亲政时,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
黎塞留,路易十三的宰相。他领导法国抵抗住了奥地利的军事干涉,通过削弱贵族和清教徒的力量加强了主权。他还下令成立了索邦大学并促成了法兰西学院的建立。163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创立了法兰西学院,旨在吸纳法国文学和思想界泰斗加入,以保卫和宏扬法兰西语言和文化。这座著名文化殿堂一直只保留40把椅子,即40位终身院士,只有院士辞世空出名额方能投票补选,入选的院士也因此被称为“不朽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