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克文剔着牙,笑道:恐怕时机不到吧。

冯国璋道:国民党二次革命被打败后,正是好机会。那时我就劝他,总统不肯,说是怕违背民意。民意是什么?想做就做呗,管什么民意。唉,总统当初挺果断的,现在怎么有些前怕狼后怕虎呀?

到了这一步,冯国璋本人的态度,已经变得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定了。

他此番与梁启超联袂来京,事先有言,是要试探试探袁世凯的态度。所以他和袁世凯一席话,应该是打探袁世凯内心真正的想法。可临到了另一个场合,他却厚着脸皮说自己劝进,被袁世凯拒绝,此是何故呢?

分析起来,这实际上是冯国璋在试探过后,认准了袁世凯无意称帝,便想捞个顺水人情,声称他支持袁世凯,连袁世凯称帝都支持,不过是顺嘴这么一说,表白自己忠诚可靠,何乐而不为呢?

实际上,冯国璋是超讨厌袁世凯称帝的,因为他顶顶讨厌袁克定。他在许多公开场合上,称袁克定为曹丕,天天找人诉苦说:袁大总统如果做了皇帝,像这样的曹丕,如何伺候得了?

当天晚上,袁世凯下班回家,听说了冯国璋又在瞎掰,气得连连摇头,说:冯华甫岂有此理!冯华甫岂有此理!

袁世凯的意思是说:老冯啊,冯国璋,我知道你是反对帝制的,反对就公开说出来嘛。大家把话说透,当面锣对面鼓,然后分析判断,才能弄明白真正应该怎么办。可是你不能瞎掰无极限啊,你明明是来试探我是否想当皇帝,如果我说是,那就该轮到你发飙了,肯定会跟段祺瑞那样跟我玩命。为了避免你跟我玩命,我只能否认这事儿。可你倒好,我否认了你却说自己是在劝进,拜托,咱们脸皮不要太厚,不能凡事总是你有理啊,你总得给别人留点儿机会吧。

总而言之,袁世凯希望冯国璋能够也像段祺瑞那样,那样的话,事情就简单了。

但是段祺瑞只有一个。

这是袁世凯的悲剧之所在。

无奈之下,袁世凯下令:改建正阳门。

此令一下,京师顿时哗然。

【27。给个皇帝不敢做】

正阳门,又称前门,是帝制时代京城中最重要的门。此门非重大事件不开,通常情况下,只有皇帝死了,灵柩抬出之时,这两扇门才轰然开启。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唯独在此门遭遇到了强力阻击,联军大怒,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正阳门,当时炮火之猛烈,让人惊骇,正阳门三层箭楼,生生被联军的炮火掀掉了两层。

当时的正阳门,由于正门从不开启,人流往来,只能走两边的掖门,也就是从东西荷包门出入。当时八国联军进击之时,东西荷包门被守军阻死,联军怒极,遂一把火将东西荷包门烧成了灰烬。

庚子年守护正阳门的,是来自西北马家军的子弟,时百余名马家儿郎,尽死于此役之中,无一人后退。此事震惊慈禧,从此对西北马家军青眼有加,最终导致了西北马家军的崛起。此是后话,略过不提。

此处单说正阳门被焚毁的东西荷包门,这两门被毁之后,始终未曾修复。何以如此呢?这是因为有堪舆界人士断言,此门断不可修,若修复,必然不利于龙廷帝王。

细想想,堪舆界人士也不是瞎掰,既然正阳门是专门抬死皇帝出去的,你说你修好了这扇门,这岂不是准备给皇帝抬尸吗?

所以这破破烂烂的正阳门,就一直丢在北京城中,两边摆满了卖货的小摊子,人来人往,拥挤不堪,极是不雅观。虽然不雅观,但北京的人民群众,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日日夜夜紧盯正阳门。人们心里太清楚不过了,此门就是中国政局的晴雨表,指示针,修或是不修,将决定着中国向何处去。

明摆着,袁世凯若是不修此门,那必然就意味着他登基做皇帝,赶紧劝进别耽误了,此乃必然之事。

袁世凯若是修复此门,那就意味着他真的不想当皇帝,不想当就算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就在梁启超将冯国璋与袁世凯的对话,发表在报刊上拿稿费之时,袁世凯下令:修复正阳门。

此令一下,北京人民登时顿足叹息:没劲,真是太没劲了,这个老袁,真是不给力啊,给他个皇帝他都不敢做,这人还有什么出息?


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

【01。反对派的呼声】

1915年7月,袁世凯电召各省军人,计有山东将军靳云鹏、江西将军李纯、山西将军阎锡山、奉天将军张锡銮、湖北将军段芝贵,以及东北张作霖、两江王占元等人,问:咱们的共和,搞到底咋个样呢?

除张锡銮外,余者回答都是同一个套路,曰:共和没办出成绩来,希望大总统多负责任,乾纲独断,以慰苍生霖雨之望。

只有张锡銮说道:大总统,你当大总统不是蛮好的吗,干吗听别人的,非要当什么皇帝?告诉你说别怪我没劝告过你,这个皇帝你当不得,等你当了之后就后悔去吧。

袁世凯疑心张锡銮压不住东北的场子,就将其调往湖北,临行之前,军需长将张锡銮历年的军饷余款70多万,给张锡銮汇了过去。张锡銮却说:啥意思?这些钱,我的前任都不稀罕拿,偏我就是个财迷?见钱眼开是不是?少来,这钱老子不要。

总之,这又是一个段祺瑞式的人物,可惜其分量不足,影响力不够。

明确反对帝制的,除了这个张锡銮,再有就是前清状元公张謇。张謇劝说袁世凯道:凯子啊,不是我说你,打早年你投笔从军,随吴长庆远征朝鲜时,吴长庆让你在帐下跟着我读书,你读来读去,硬是没读出个名堂来,那时我就知道,你脑子真的不够用。不是我说你啊,放着中国的华盛顿你不做,非要做中国的拿破仑,拿破仑是那么好做的吗?你自己想想,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袁世凯摇头:老张啊,你别误会,我是真的不想当皇帝,只不过呢,我也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打心眼里认为,君主立宪制更适合中国。但这皇帝我肯定是不做,那么应该让谁做呢?我琢磨着吧,找一个前明朱元璋的后人,来主持这个国家,比如说浙江都督朱瑞,估计老百姓就不会反感了吧?

张謇哈哈大笑:凯子,我说你脑子不够用,你还不服,如果朱瑞能当皇帝,那唱小生的朱素云,唱青衣的朱幼芬,唱花旦的朱桂芳,就都有资格做皇帝了。

张謇和袁世凯的这番对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于是坊间有诗云:

历数朱苗到汝身,都城传遍话清新。

不须更说华胥梦,漳水潇潇愁煞人。

张謇之后,尚有李鸿章弟弟的儿子李经羲(李经羲此前是云南巡抚)进劝袁世凯不要称帝。蔡锷曾向李经羲递过门生帖子,递了帖子之后,蔡锷就翻了脸,将李经羲用轿子抬了,礼送出境。此番师徒二人再会于京师,不晓得蔡锷是个什么态度,是亲热地叫一声老师呢,还是再弄轿子来把李经羲抬走扔掉?但扔不扔李经羲已经不放在心上,他来找袁世凯,是劝说袁世凯不要搞帝制。

李经羲说:凯子,我说句话你可别生气啊,你跟我祖上李鸿章比,咋个样?不客气地说,李鸿章比你强上百倍不止。可我祖上为啥没有做皇帝?那是因为皇帝这玩意儿,实在是太他娘的难做了。你能力不如我祖上李鸿章,机遇也不如他,却想做皇帝,你自己说是不是有点儿太缺心眼了?

袁世凯被气得脸皮黑紫,说:这事儿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全国人民说了才算数。

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还有袁世凯的亲弟弟袁世彤。这个袁世彤,是有名的清寒文士,自打他生下来,一眼就瞧出哥哥袁世凯不对路数,知道这哥哥迟早是个乱臣贼子。从小到大,这个观念袁世彤就没变过,而现在,他发现自己的预测越来越成为现实。

但像以往一样,袁世彤发现自己仍然无力阻止哥哥的胡作非为,只好黯然归乡,等到袁世凯称帝,他马上登报与哥哥袁世凯断绝亲属关系,搞得袁世凯里外不是人。

说起反对袁世凯称帝之人,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两个人,武的是段祺瑞,文的则是严修。

严修这个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此人在晚清时就自己购买了《代数术》、《数学理》、《格致入门》、《天文启蒙》及《地球地录》等怪书,潜心研究现代科学。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开设经济特科,梁士诒考了第一名,杨度考了第二名,而这个经济特科,就是由自学成材的严修设立并出考题的。除了他,中国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有这个本事。

除此之外,严修还可以说有恩于袁世凯。晚清慈禧太后死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