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连心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了一阵的谷场,刚刚恢复了平静,不知谁喊了声“刘喜回来啦!”一会工夫,谷场上又挤满了人,热情洋溢地欢迎刘喜的胜利归来。天已经大黑了,刘喜被大家簇拥着向家里走,他看不清人们的面孔,不能一一答谢,只好感激地说:
“谢谢乡亲们!谢谢乡亲们!”
这当儿,刘家大厅里灯火通明,骑兵大队部就住在这儿,通讯班的小战士们正在里里外外地忙着。大娘儿媳三个在厨房里做饭,忽听刘杰在天井里叫:
“娘,大队长来啦!”
许哲峰、方炜检查完了各中队的驻地,才来到刘家。他们刚迈进大厅,大娘带着枝子,提着茶壶也跟进来了。
“你好啊!大娘。”许、方二人同声向大娘问好。
“哎呀,首长,快坐下歇着。”大娘拉椅子让客。
刘杰急忙上来介绍。完了,大娘叫枝子赶紧倒茶。枝子怯生生地把一杯茶送到许哲峰面前:
“大队长,请茶。”
“这是……”许哲峰不知怎么称呼枝子。
大娘道:“她叫枝子,姓梅,是我娘家表哥的闺女。她爹跟小虎子他爹都是干革命牺牲了的,她娘死得早,是跟着我长大的。”停了停,她又补充道,“这孩子也是小虎子的媳妇,人还小,还没成家哩。”
枝子在给方炜送茶,听到这里,飞红了脸,放下茶杯,拔腿就跑。
方炜一乐,祝贺地说:“大娘,你老人家福气好哇!孩子生得这么整齐。”
“这都是托毛主席的福呀!”大娘欢乐地说:“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我这一家人呀,还不知在哪里讨饭哩之”
“烈士子弟,表兄妹,姑舅两家都革命,跟姑妈长大……”许哲峰自言自语地在重复着这些话,好象对这些话的内容十分关切,又好象引起他什么往事回忆似的,“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巧事!”
刘大娘以为许哲峰对他的话发生了什么误会,便道:“这算巧啥哩?他嫂子跟枝子都是我带大了的,都跟我亲生的闺女一样哩。”
许哲峰笑笑,摇摇头:“大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大娘并未深究许哲峰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便把她一家的往事从头到尾说起来。她觉得她说得已经非常梗概了,却也说了十几分钟还没说完。刘杰赶忙提醒母亲道:
“娘,你尽说,尽说,大队长他们该休息一会啦。”
大娘嫌儿子多嘴:“你知道个啥!有话不对亲人说,对谁说?”
“对,对,大娘再谈详细些,再谈详细些。”许哲峰掏出本来,准备记录大娘的家史了。
一阵吵闹声,打断了大娘对往事的叙述。村长汪老五,民兵副队长鲍三豆子,拉着大队部的军需老柳,一路嚷进了刘家大厅。
“请大队长给解决解决!”汪老五第一个发话。
“老军需不接受群众意见!”鲍三豆子嚷着说。
看他们激动的样子,好象真的发生了争吵。方炜就向老柳道:
“刚到路东,你怎么跟地方同志闹崩了呢?”
老柳着急地分辩道:“教导员,你听我说:村长跟这三豆子同志,挨家挨户检查,不让部队炊事员做饭,说第一顿饭乡亲们全预备好了。我去干涉,他们俩就揪住了我,我越解释,他们越不依,还给我扣帽子,说我影响了他们招待从毛主席身边来的亲人。光他俩还好对付,那些老乡还把咱们的炊事员看起来,硬是不让动手做饭!”
村长抢着说道:“咱们刘家郢可不比别的村,咱们可是支前模范!自己部队来了,这第一顿饭一向都是村里管。”
鲍三豆子接着嚷道:“这是刘家郢的规矩,谁也破坏不了!”
方炜笑道:“做就让他们做吧,吃粮给票,吃菜付钱。”
“要那还争论什么呢?”老柳又急又气地说,“他们就是什么也不要,还要办菜招待部队哩!”
“村长同志,这样做不好吧?”许哲峰想说服村长。
刘大娘插话道:“大队长,你们是生来乍到,还摸不清这儿的乡风哩;路东的部队都知道刘家郢人的脾气,从来也没争吵过。你就依着村里的规矩办吧,要不,我可怎么招待大队部的同志呀!”
大家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刘喜回来了,人们又忙着迎刘喜。刘喜走到许哲峰、方炜跟前,说:
“我上区里汇报情况,没赶上欢迎部队,请首长原谅。”
“怎么,你这个农会主任也这么客气?”方炜握着刘喜的手,笑容满面地说。
又热闹了一阵以后,老柳问道:
“教导员,做饭的事到底怎么办?”
方炜就笑问刘喜道:“刘喜同志,你们村里怎么有这么个规矩?”接着,把老柳同村长争执的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刘喜听了以后,也笑了,说:“这是老规矩了,军民一家嘛!首长,我看就别客气了,老这么别扭着,部队啥时候吃上饭?”
“好吧。”方炜向哲峰霎霎眼,对村长和鲍三豆子道:“我们接受了。不过,只此一回,从明天起,就把这个规矩废除掉。”
鲍三豆子理直气壮地说:“那可不行!规矩是大伙订的,首长一个人意见也只是一票,咱们根据地里兴民主。”
老柳说:“好了,好了,往后的事以后再说。反正今儿的‘官司’你们赢了!”
“老军需,你要是早就这么着,还抬这半天杠干嘛哩?”汪老五高兴地拉起老柳就走。老柳又顺手拉着鲍三豆子,三人一同走出大厅。
“首长!首长!”又有十几个姑娘吵进了刘家大厅。
“又出了什么事?”许、方二人都起身迎接。
领头的是个方脸大眼的十八九岁的姑娘,嗓子最尖,她就是村长的独生女儿,妇救会的小组长汪金凤。她上前来说道:“部队跑了好多天路,又打了仗,衣服都脏了。请首长赶快下个命令,叫同志们把衣服都换下来交给我们洗。”
许哲峰笑道:“我们都有一双手,为什么要让你们洗衣服呀?”
“这是刘家郢的规矩!”金凤搬出了三豆子的经验。
方炜呵呵大笑:“刘喜同志,你们村的怪规矩真多!”
刘喜也笑道:“规矩是人订的,我也没法儿。首长,你就答应她们要求吧,要不,你今夜就别想休息了,刘家郢的姑娘吵架可是出名的哩!”
方炜无奈,只好传令各单位把脏衣服集中一起,交给妇救会。
姑娘们满意了,高高兴兴地奔出了刘家大厅。
她们走后,方炜问道:
“刘喜同志,这些规矩,是你领导着立下的,还是群众自发形成的?”
刘喜憨厚地一笑:“首长,当村干部的,还能不支持群众拥护自己的部队么?”
“哦!原来是这样。”方炜也笑了笑后,严肃地道:“行啦:你们村有‘规矩’,我们部队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毛主席亲手制定的。你们的‘规矩’可不能影响我们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啊!”
哲峰也接话道:“当村干部的要支持人民群众拥护自己的子弟兵,也要支持自己的子弟兵爱护人民群众。你是个农会主任和民兵队长,应该带头说服群众支持我们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才行啊!”
“那,那……”刘喜急得嘴巴打结。
“那,那什么了”方炜决断道,“乡亲们的盛情我们全接受,一言为定:吃饭给票,吃菜付钱,就这么办!”
“怎么样?刘喜同志。”哲峰笑问道。
刘喜犹豫了一阵,到底被两位首长说服了:“行。我按首长的指示办。”
“哈哈!”方炜纵声大笑,“这就是你拥护子弟兵的最好行动嘛!”

春夜,万籁俱静。
骑兵大队的战士们,除了放哨、看马的,还精神抖擞地守在自己岗位上外,都打响了甜蜜的鼾声。
刘家郢村东大水塘的四周,架吊着密密麻麻的灯笼,给战士们洗衣服的妇女,足有五六十人,她们手不停地搓洗,嘴不停地说笑,一片欢乐。
鲍三豆子提着盏灯笼,在挨家挨户地检查马棚。每个马棚里,都有几个帮忙的民兵陪着一个值班的战士,马安静地吃草,人有秩序地劳作,可总是不中三豆子的意,他不是嫌这个草铡长了,就批评那个料拌少了。
“干吗料加得这么少?你还是个民兵班长哩!为啥带头破坏村里的制度?”三豆子批评张家小蹦蹦。
小蹦蹦说:“部队同志只让加这些。”
“是的,只能加这么多。”战士也向鲍三豆子解释。
“我说,同志,你是担心咱们刘家郢供不起马料是不是?放心吧,用不上五天,我保险叫你们的马胖得都跟肥猪一样。”鲍三豆子越说越外行。
“唷!又不杀马肉吃,要那么肥干嘛!”骑兵笑了。
“这是刘家郢的规矩!”
鲍三豆子这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引起了战士和蹦蹦的一阵哄笑。鲍三豆子也哈哈大笑了一阵,向别的马棚走去了。
夜深了,刘大娘家里还有两个人没睡,一个是刘杰,一个是小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